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国际贸易论文 >

个人互联网理财行为研究—风险感知与价值感知视角

发布时间:2021-04-21 20:54
  随着国民收入水平的持续提高,我国个人理财需求逐年累积,理财市场潜力不断扩大。2013年以来,互联网理财凭借便捷性高、理财门槛低、碎片化管理等优势,迅速吸引了大量投资者,资金规模迅猛增长,使个人理财结构出现转变,甚至对金融机构乃至货币政策产生了影响。目前,互联网理财已由“野蛮扩张”阶段步入平稳增长阶段,监管政策也在不断加强与落实中。总之,互联网理财已经成为居民经济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考虑我国理财市场以个人为决策主体的现状,亟需深入剖析个人互联网理财行为,从而引导居民提高理财行为的合理性,将对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乃至社会长治久安产生积极影响。论文首先总结了货币基金、固定收益和P2P网贷三类互联网理财产品的发展现状,分析互联网理财的政策环境及特征,基于系统动力学仿真预测发展趋势;其次,剖析个人互联网理财行为特征,运用多分类Logit模型实证研究了风险感知、价值感知以及个人属性因素对理财行为的影响;再次,依据文献计量分析结果确定研究假设,利用PLS-SEM方法分别研究风险感知和价值感知对个人互联网理财行为的影响机制,同时对二者的维度构成进行了实证,并运用解释结构模型(ISM)验证各维度的层次... 

【文章来源】: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9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概念界定与研究现状
    1.3 逻辑框架与研究目标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5 创新性说明
第二章 互联网理财的特征及发展趋势
    2.1 我国互联网理财发展现状
    2.2 互联网理财特征分析
    2.3 互联网理财发展趋势预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个人互联网理财行为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
    3.1 个人互联网理财行为致因的理论基础
    3.2 个人互联网理财行为特征描述性分析
    3.3 个人互联网理财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风险感知对个人互联网理财行为影响机制研究
    4.1 风险感知影响个人理财行为的理论基础
    4.2 风险感知对个人互联网理财影响机制研究设计
    4.3 风险感知对个人互联网理财行为的影响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价值感知对个人互联网理财行为影响机制研究
    5.1 价值感知影响个人理财行为的理论基础
    5.2 价值感知对个人互联网理财影响机制研究设计
    5.3 价值感知对个人互联网理财行为的影响研究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风险感知—价值感知”双准则的个人互联网理财行为研究
    6.1 “风险感知—价值感知”双准则行为模型的理论基础
    6.2 “风险感知—价值感知”双准则行为模型的构建
    6.3 基于“风险感知—价值感知”双准则行为模型的互联网理财行为研究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基于“风险感知—价值感知”双准则的个人互联网理财方案优化研究
    7.1 个人互联网理财方案优化的路径设计
    7.2 个人互联网理财投资额度及认知情况统计分析
    7.3 基于风险感知的个人风险偏好类型研究——DBSCAN聚类应用
    7.4 基于价值感知的个人互联网理财方案优化——三阶段DEA应用
    7.5 实证结果的应用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8.1 研究结论
    8.2 对策建议
    8.3 进一步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个人互联网理财行为研究调研问卷
    附录2: 个人互联网理财投资额度及认知情况调研问卷
    附录3: DBSCAN聚类的Matlab实现代码
    附录4: 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DEA效率评价结果
致谢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互联网金融过度创新风险的随机监管研究[J]. 张屹山,王大明.  经济纵横. 2017(07)
[2]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颠覆或共生?[J]. 黄小琳,黄小宝.  现代管理科学. 2017(05)
[3]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及其监管问题探析[J]. 王俊,赵国锋.  改革与战略. 2017(03)
[4]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及监管建议[J]. 黎来芳,牛尊.  宏观经济管理. 2017(01)
[5]信息披露监管与P2P借贷运营模式[J]. 张海洋.  经济学(季刊). 2017(01)
[6]农村信用社区域性风险影响因素分析——基于面板数据Logit模型[J]. 钱水土,陈鑫云.  金融研究. 2016(09)
[7]基于DBSCAN空间聚类的广州市区餐饮集群识别及空间特征分析[J]. 杨帆,徐建刚,周亮.  经济地理. 2016(10)
[8]均值-方差下动态投资组合效率评价模型[J]. 刘德彬,马超群,周忠宝,刘文斌.  系统工程. 2016(07)
[9]基于TAM/TPB的感知风险认知对用户信任及其行为的影响研究——以支付增值产品余额宝为例[J]. 杨翾,彭迪云,谢菲.  管理评论. 2016(06)
[10]基于用户风险感知的互联网支付接受行为研究[J]. 孙赫,任金政.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2)

博士论文
[1]感知风险和信任对互联网理财产品消费行为的影响机理研究[D]. 杨翾.南昌大学 2016
[2]网络消费者感知价值对购买意愿影响的研究[D]. 钟凯.辽宁大学 2013
[3]聚类分析中的最佳聚类数确定方法研究及应用[D]. 周世兵.江南大学 2011
[4]基于任务—技术匹配理论视角的整合性技术接受模型发展研究[D]. 孙元.浙江大学 2010
[5]互联网渠道顾客感知价值研究[D]. 杨毅.大连理工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互联网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D]. 关佩仪.华南理工大学 2014
[2]中国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影响因素分析[D]. 霍飞飞.东北财经大学 2013
[3]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客户忠诚度影响因素研究[D]. 赵阳.浙江大学 2013
[4]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X效率分析[D]. 董凯松.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8
[5]基于Bootstrap方法的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质量控制研究[D]. 王晶.天津大学 2006
[6]风险决策影响因素及其模型建构[D]. 董俊花.西北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1524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31524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a20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