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认同对流动人口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基于2014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
发布时间:2021-04-22 04:29
本文根据2014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利用OLS回归分析方法,实证研究身份认同对流动人口消费水平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流动人口的城市居民身份认同度越强,其消费水平越高;随着对市民身份认同度的提升,流动人口的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均明显增强。在控制收入等一系列因素后,流动人口身份认同由农民角色转变为城市居民时,其月均消费水平提高4.99%。为解决变量的内生性问题,本文进一步采用倾向值匹配法(PSM)进行稳健性检验,发现前述结论具有一致稳健性。因此,完善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体系、推动流动人口市民化对促进我国流动人口消费水平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章来源】:财经论丛. 2020,(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引 言
二、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设
(一)理论框架:计划行为理论
(二)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流动人口的消费行为与身份认同
1.流动人口的消费水平、消费方式和消费特征。
2.流动人口的消费结构。
3.流动人口消费行为选择的影响因素。
4.身份认同和消费行为。
三、数据描述与模型构建
(一)数据描述
(二)模型建立
四、实证研究结果及分析
(一)不同身份认同群体消费行为的异质性
1.身份认同与消费水平。
2.身份认同与消费结构。
(二)身份认同与消费倾向
(三)身份认同对流动人口消费水平的影响
(四)内生性偏差和稳健性检验
五、研究结论及政策启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养老保险对农民工城市消费的影响——基于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分析[J]. 赵彤.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8(03)
[2]新常态下中国流动人口的居留意愿与家庭消费水平研究[J]. 李国正,艾小青,邬嘉迪. 管理世界. 2017(12)
[3]长期居住意愿对流动人口消费行为的影响[J]. 周明海,金樟峰. 中国人口科学. 2017(05)
[4]新生代农民工缘何进行地位消费?——基于城市认同视角的分析[J]. 金晓彤,韩成,聂盼盼. 中国农村经济. 2017(03)
[5]中国农民工返乡决策与就地城镇化路径探析[J]. 宋艳姣. 兰州学刊. 2017(02)
[6]子女随迁政策对农民工家庭消费的影响机制研究[J]. 胡霞,丁浩. 经济学动态. 2016(10)
[7]村民自我认同对消费方式的影响——基于湖北省H村的调查[J]. 岳阳春. 学理论. 2016(08)
[8]发展与启示:近15年来国内消费与认同研究综述[J]. 付林芮.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 2016(04)
[9]流动人口身份认同的模式与差异——基于潜类别分析的方法[J]. 侯亚杰,姚红. 人口研究. 2016(02)
[10]农民工消费潜力估计——以城市居民为参照系[J]. 王美艳. 宏观经济研究. 2016(02)
本文编号:3153165
【文章来源】:财经论丛. 2020,(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引 言
二、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设
(一)理论框架:计划行为理论
(二)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流动人口的消费行为与身份认同
1.流动人口的消费水平、消费方式和消费特征。
2.流动人口的消费结构。
3.流动人口消费行为选择的影响因素。
4.身份认同和消费行为。
三、数据描述与模型构建
(一)数据描述
(二)模型建立
四、实证研究结果及分析
(一)不同身份认同群体消费行为的异质性
1.身份认同与消费水平。
2.身份认同与消费结构。
(二)身份认同与消费倾向
(三)身份认同对流动人口消费水平的影响
(四)内生性偏差和稳健性检验
五、研究结论及政策启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养老保险对农民工城市消费的影响——基于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分析[J]. 赵彤.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8(03)
[2]新常态下中国流动人口的居留意愿与家庭消费水平研究[J]. 李国正,艾小青,邬嘉迪. 管理世界. 2017(12)
[3]长期居住意愿对流动人口消费行为的影响[J]. 周明海,金樟峰. 中国人口科学. 2017(05)
[4]新生代农民工缘何进行地位消费?——基于城市认同视角的分析[J]. 金晓彤,韩成,聂盼盼. 中国农村经济. 2017(03)
[5]中国农民工返乡决策与就地城镇化路径探析[J]. 宋艳姣. 兰州学刊. 2017(02)
[6]子女随迁政策对农民工家庭消费的影响机制研究[J]. 胡霞,丁浩. 经济学动态. 2016(10)
[7]村民自我认同对消费方式的影响——基于湖北省H村的调查[J]. 岳阳春. 学理论. 2016(08)
[8]发展与启示:近15年来国内消费与认同研究综述[J]. 付林芮.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 2016(04)
[9]流动人口身份认同的模式与差异——基于潜类别分析的方法[J]. 侯亚杰,姚红. 人口研究. 2016(02)
[10]农民工消费潜力估计——以城市居民为参照系[J]. 王美艳. 宏观经济研究. 2016(02)
本文编号:31531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3153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