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08 08:03
伴随着网络经济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子货币在这种时代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电子货币的配套的支付体系包括支付的结算清算系统不断的发展完善,优胜劣汰,与此同时,电子支付方式改革的脚步逐渐加快,典型代表第三方支付的异军突起并且规模和交易额倍数增长,加速了电子货币的替代效应,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时代赋予了多种形式的电子货币。电子货币的出现以及发展难免会对传统货币理论产生一定的冲击,则对基于传统货币理论的货币政策有效性就存在一定的偏差以及不确定性,在这种新形势的大背景下来研究央行在实行货币政策上的效果恰逢其时,基于此,本文从三个方面即货币政策工具、传导机制以及中介目标展开分析探究,电子货币通过对这三方面的影响尤其是对中介目标的影响至关重要。针对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的研究,由于电子货币在国外起步早,国外对此研究的文献比较多,而电子货币在国内相对起步晚,因此国内研究文献相对较少,但从总体来看,国内外的文献很有见地,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一是网络经济形势下催生出来的电子货币没有进行全面系统的分类。二是对电子货币的衡量主要运用银行卡余额来进行,没有用到当下网络经济飞速发...
【文章来源】:山西财经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创新
1.5 论文的基本框架
第2章 电子货币的概述
2.1 电子货币的来源与定义
2.1.1 电子货币的来源
2.1.2 电子货币的定义
2.2 电子货币的类型和特征
2.2.1 电子货币的类型
2.2.2 电子货币的特征
2.3 电子货币发展现状
2.3.1 境外电子货币发展现状
2.3.2 国内电子货币发展现状
2.4 小结
第3章 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的理论分析
3.1 货币政策有效性概念
3.2 电子货币对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
3.2.1 电子货币对公开市场操作的影响
3.2.2 电子货币对再贴现政策的影响
3.2.3 电子货币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影响
3.3 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影响
3.3.1 电子货币对利率的影响
3.3.2 电子货币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
3.4 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
3.4.1 电子货币改变了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3.4.2 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传导时滞的不确定性的影响
3.5 小结
第4章 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4.1 电子货币对利率影响的实证研究
4.1.1 变量选择和数据选取
4.1.2 平稳性检验
4.1.3 协整关系检验
4.1.4 建立误差修正模型
4.2 电子货币对货币供应量的实证研究
4.2.1 电子货币对货币供应层次的影响
4.2.2 电子货币对货币乘数的影响
4.2.3 电子货币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
4.3 小结
第5章 政策建议
5.1 对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有效性要深入研究
5.2 对电子货币收取适当比例的准备金
5.3 加强对电子货币的监管
5.4 强化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监管
结论与展望
1、结论
2、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第三方互联网支付、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政策有效性——基于TVP-VAR模型的研究[J]. 方兴,郭子睿. 经济问题探索. 2017(03)
[2]电子货币的货币供给创造机制与规模——基于中国电子货币对流通中纸币的替代[J]. 印文,裴平. 国际金融研究. 2016(12)
[3]货币政策对短期市场利率动态过程的影响——基于SHIBOR的实证研究[J]. 刘洪愧,王治国,邹恒甫. 当代经济科学. 2016(02)
[4]互联网金融发展、电子货币替代与预防性货币需求[J]. 周光友,施怡波. 金融研究. 2015(05)
[5]电子货币、货币流通速度和货币政策有效性[J]. 王亮,纪明明,张茜.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14(05)
[6]电子货币对货币供给及货币乘数的影响机制研究——包含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三级创造体系[J]. 杨弋帆. 上海金融. 2014(03)
[7]电子货币发展与商业银行流动性需求——基于流动性偏好动机的视角[J]. 周光友,邵锦萍. 金融经济学研究. 2014(01)
[8]ICT、移动支付与电子货币[J]. 谢平,刘海二. 金融研究. 2013(10)
[9]电子货币运营模式的影响及监管指标分析[J]. 孙浩,柴跃廷,刘义. 国际金融研究. 2010(03)
[10]电子货币的货币乘数效应:基于中国的实证分析[J]. 周光友. 统计研究. 2007(03)
本文编号:3174978
【文章来源】:山西财经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创新
1.5 论文的基本框架
第2章 电子货币的概述
2.1 电子货币的来源与定义
2.1.1 电子货币的来源
2.1.2 电子货币的定义
2.2 电子货币的类型和特征
2.2.1 电子货币的类型
2.2.2 电子货币的特征
2.3 电子货币发展现状
2.3.1 境外电子货币发展现状
2.3.2 国内电子货币发展现状
2.4 小结
第3章 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的理论分析
3.1 货币政策有效性概念
3.2 电子货币对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
3.2.1 电子货币对公开市场操作的影响
3.2.2 电子货币对再贴现政策的影响
3.2.3 电子货币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影响
3.3 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影响
3.3.1 电子货币对利率的影响
3.3.2 电子货币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
3.4 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
3.4.1 电子货币改变了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3.4.2 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传导时滞的不确定性的影响
3.5 小结
第4章 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4.1 电子货币对利率影响的实证研究
4.1.1 变量选择和数据选取
4.1.2 平稳性检验
4.1.3 协整关系检验
4.1.4 建立误差修正模型
4.2 电子货币对货币供应量的实证研究
4.2.1 电子货币对货币供应层次的影响
4.2.2 电子货币对货币乘数的影响
4.2.3 电子货币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
4.3 小结
第5章 政策建议
5.1 对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有效性要深入研究
5.2 对电子货币收取适当比例的准备金
5.3 加强对电子货币的监管
5.4 强化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监管
结论与展望
1、结论
2、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第三方互联网支付、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政策有效性——基于TVP-VAR模型的研究[J]. 方兴,郭子睿. 经济问题探索. 2017(03)
[2]电子货币的货币供给创造机制与规模——基于中国电子货币对流通中纸币的替代[J]. 印文,裴平. 国际金融研究. 2016(12)
[3]货币政策对短期市场利率动态过程的影响——基于SHIBOR的实证研究[J]. 刘洪愧,王治国,邹恒甫. 当代经济科学. 2016(02)
[4]互联网金融发展、电子货币替代与预防性货币需求[J]. 周光友,施怡波. 金融研究. 2015(05)
[5]电子货币、货币流通速度和货币政策有效性[J]. 王亮,纪明明,张茜.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14(05)
[6]电子货币对货币供给及货币乘数的影响机制研究——包含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三级创造体系[J]. 杨弋帆. 上海金融. 2014(03)
[7]电子货币发展与商业银行流动性需求——基于流动性偏好动机的视角[J]. 周光友,邵锦萍. 金融经济学研究. 2014(01)
[8]ICT、移动支付与电子货币[J]. 谢平,刘海二. 金融研究. 2013(10)
[9]电子货币运营模式的影响及监管指标分析[J]. 孙浩,柴跃廷,刘义. 国际金融研究. 2010(03)
[10]电子货币的货币乘数效应:基于中国的实证分析[J]. 周光友. 统计研究. 2007(03)
本文编号:31749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3174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