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国际贸易论文 >

迈向“十四五”的中国服务业:趋势预判、关键突破与政策思路

发布时间:2021-05-18 09:29
  "十三五"时期,中国服务业发展成绩斐然,服务业正迎来全面跃升的新阶段。"十四五"时期,中国服务业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将延续稳中向上的发展态势。预计到2025年,中国服务业增加值占比、服务业劳动就业占比、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占比和服务消费占比将分别达到59.05%、54.98%、60.52%和50.40%,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将由2019年的14.62万元/人提高到2025年17.90万元/人。据此判断,"十四五"时期中国服务业的主导地位将进一步巩固,服务经济的时代特征将更加显著。中国服务业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要实现高质量发展这一重大目标,需要综合施策,协同推进,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决定性作用的基础上合理运用政府政策,推动服务业在数字化、平台化、智能化、融合化和标准化等关键环节率先突破,力促服务业发展规模和质量迈上新台阶。 

【文章来源】: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35(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一、“十三五”时期的中国服务业:全面跃升的新阶段
    (一)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提高,服务业的主导地位更加巩固
    (二)服务业就业人数占全社会就业人数比重快速提升,服务业正在成为劳动就业的主渠道
    (三)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服务业已成为固定资产投资的主力军
    (四)服务消费正在成为城乡居民消费最活跃的领域
    (五)服务新领域、新业态层出不穷,服务创新有了新突破
二、“十四五”时期中国服务业发展趋势预判
    (一)服务业发展主要指标预测
        1. 服务业增加值规模及占比预测
        2. 服务业就业规模及占比预测
        3. 服务业劳动生产率预测
        4. 三次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预测
        5. 服务消费占比预测
    (二)基本判断:中国正快速迈向服务经济时代
三、“十四五”时期中国服务业发展的关键突破点
    (一)数字化
        1.服务产业数字化
        2.服务贸易数字化
        3.传统服务业数字化改造
        4.公共服务业数字化
    (二)智能化
        1.提高对服务业智能化的基本认知
        2.更加主动地融入人工智能大潮
    (三)平台化
        1.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平台化
        2.生活性服务业发展的平台化
    (四)融合化
        1.融合发展是现代产业的重要特征
        2.积极推进制造服务化和服务型制造
    (五)标准化
        1.服务标准化是提高服务业生产率的重要手段
        2.推进服务业标准的国际化接轨
四、“十四五”时期推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思路
    (一)强化产权意识,保护投资者权益,稳定服务业企业的投资预期
    (二)深化“负面清单”改革,放宽市场准入
    (三)加强社会诚信制度建设,有序开放公共信息系统和数据资源
    (四)完善支持服务业创新发展的治理体系,推进政策协同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服务业改革研究回顾与前瞻:1949—2019年[J]. 丰晓旭,李勇坚.  改革. 2020(02)
[2]新中国消费性服务业研究70年:演进历程与趋势展望——基于中国知网文献的分析[J]. 魏翔,王莹.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6)
[3]以服务创新推动服务业转型升级[J]. 夏杰长,肖宇.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5)
[4]网络时代的服务全球化——新引擎、加速度和大国竞争力[J]. 江小涓,罗立彬.  中国社会科学. 2019(02)
[5]区域服务效率、制度环境与利用外资转型升级——基于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J]. 陈秀英,刘胜,顾乃华.  财贸研究. 2018(08)
[6]数字贸易的缘起、国际经验与发展策略[J]. 夏杰长.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5)
[7]中国服务业开放40年——渐进历程、开放度评估和经验总结[J]. 夏杰长,姚战琪.  财经问题研究. 2018(04)
[8]以服务消费引领消费结构升级:国际经验与中国选择[J]. 张颖熙,夏杰长.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6)
[9]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升级[J]. 刘奕,夏杰长,李垚.  中国工业经济. 2017(07)
[10]制度、营商环境与服务业发展——来自世界银行《全球营商环境报告》的证据[J]. 江静.  学海. 2017(01)



本文编号:31935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31935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1bb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