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电子货币替代影响交易性货币需求的机理解析
发布时间:2021-09-07 13:36
随着电子信息及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第三方互联网和移动支付蓬勃发展,电子货币逐渐取代现金和银行卡成为最主流的支付方式,而这对传统的货币需求理论造成了一定的冲击。本文以Romer (1986)构造的简单一般均衡家庭货币需求模型以及Miller-Orr(1966)企业货币需求模型为理论基础,构建电子货币的货币需求模型,以研究电子货币对于家庭及企业交易性货币需求的影响。同时采用ARDL模型,选取2007-2018年季度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在长期电子货币替代程度的增加会减少交易性货币需求水平,增加货币需求总量预测难度,进而弱化货币政策执行效率,也会给商业银行经营带来巨大挑战。为此建议创新利率调控手段,有效控制货币供给数量;拓展经营业务,增强银行竞争力;顺应数字化支付发展趋势,稳步推进央行数字货币发行工作。
【文章来源】:浙江社会科学. 2020,(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2 页
【部分图文】:
CUSUM检验结果
CUSUMSQ检验结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电子货币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内在机理——基于第三方支付视角[J]. 贾丽平,张晶,贺之瑶. 国际金融研究. 2019(09)
[2]数字化支付时代的货币政策传导:理论推演与经验证据[J]. 刘生福. 当代经济科学. 2019(02)
[3]电子支付发展、电子货币替代对货币需求的影响研究[J]. 史新鹭,周政宁.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18(12)
[4]开放经济下中国的货币需求函数——基于ARDL边限检验法的证据[J]. 黄昌利,黄志刚. 经济学(季刊). 2018(01)
[5]互联网金融发展、电子货币替代与预防性货币需求[J]. 周光友,施怡波. 金融研究. 2015(05)
[6]中国的货币电子化与货币政策有效性[J]. 印文,裴平. 经济学家. 2015(03)
[7]转型时期中国货币结构函数的实证研究——基于货币职能的理论视角[J]. 肖卫国,王光源,刘杰.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1)
[8]中国经济转型与货币需求[J]. 康继军,傅蕴英,张宗益. 经济学(季刊). 2012(02)
[9]电子货币的替代效应与货币供给的相关性研究[J]. 周光友.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9(03)
[10]电子货币发展与中央银行面临的风险分析[J]. 陈雨露,边卫红. 国际金融研究. 2002(01)
本文编号:3389642
【文章来源】:浙江社会科学. 2020,(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2 页
【部分图文】:
CUSUM检验结果
CUSUMSQ检验结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电子货币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内在机理——基于第三方支付视角[J]. 贾丽平,张晶,贺之瑶. 国际金融研究. 2019(09)
[2]数字化支付时代的货币政策传导:理论推演与经验证据[J]. 刘生福. 当代经济科学. 2019(02)
[3]电子支付发展、电子货币替代对货币需求的影响研究[J]. 史新鹭,周政宁.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18(12)
[4]开放经济下中国的货币需求函数——基于ARDL边限检验法的证据[J]. 黄昌利,黄志刚. 经济学(季刊). 2018(01)
[5]互联网金融发展、电子货币替代与预防性货币需求[J]. 周光友,施怡波. 金融研究. 2015(05)
[6]中国的货币电子化与货币政策有效性[J]. 印文,裴平. 经济学家. 2015(03)
[7]转型时期中国货币结构函数的实证研究——基于货币职能的理论视角[J]. 肖卫国,王光源,刘杰.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1)
[8]中国经济转型与货币需求[J]. 康继军,傅蕴英,张宗益. 经济学(季刊). 2012(02)
[9]电子货币的替代效应与货币供给的相关性研究[J]. 周光友.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9(03)
[10]电子货币发展与中央银行面临的风险分析[J]. 陈雨露,边卫红. 国际金融研究. 2002(01)
本文编号:33896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3389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