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国际贸易论文 >

民国时期公职人员消费方式的管控研究(1927-1937)

发布时间:2024-12-07 04:21
  清末民初,中国社会消费方式发生了明显的嬗变,尤其是社会中上阶层的消费方式,更加崇洋趋新赶时髦。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层阶级也纷纷效仿,竞相攀比,影响到了整个社会消费风尚。1927-1937年期间,社会上仍然流行着崇洋奢靡的消费风气。公职人员是民国时期精英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饮食服饰、休闲娱乐及婚丧寿宴等消费方式,极为奢侈,而且公职人员阶层的消费方式对中下阶层消费,甚至对整个社会消费风尚具有引领和示范影响,因此南京国民政府展开对公职人员消费方式的管控显得至关重要。本文综合运用凡勃伦的炫耀性消费理论和克里斯托弗·贝里的奢侈理论,采取文献分析、多学科交叉研究与比较的研究方法,首先分析清末民初中国消费方式嬗变的动力,论述洋货、民族工商业、国内交通运输业及广告事业的推动作用,分析嬗变的特点如崇尚洋货、奢侈消费与讲求虚荣;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揭示1927-1937年公职人员的消费概况,探讨此消费方式对国内进出口贸易与中下阶层消费带来的影响;着重探究1927-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对公职人员消费方式的管控举措,包括黜奢崇俭与消费民族主义消费观的提倡,以及对公职人员婚丧寿宴消费、不正当娱乐消费行...

【文章页数】:8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的依据
        1.选题的缘由
        2.选题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消费文化史的视角
        2.消费经济史的视角
        3.社会生活史的视角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
一、清末民初中国消费方式的嬗变
    (一)消费方式嬗变的动力
        1.洋货的传入
        2.民族工商业的发展
        3.国内交通运输业的推动
        4.广告事业的发展
    (二)消费方式嬗变的特点
        1.崇尚洋货
        2.奢侈消费
        3.讲求虚荣
二、1927-1937 年公职人员的消费概况及其影响
    (一)公职人员的消费概况
    (二)公职人员奢侈消费的影响
        1.国内进出口贸易的不平衡
        2.下层阶级竞相攀比的消费风气
三、南京国民政府对公职人员消费方式的管控举措
    (一)理性消费观的提倡
        1.黜奢崇俭的倡导
        2.消费民族主义的提倡
    (二)消费行为的整顿
        1.婚庆寿宴消费的约束
        2.奢侈品税率的增加
        3.正当娱乐的提倡
四、管控的不足与困境
    (一)管控的不足
    (二)管控的困境
        1.政治控制力软弱
        2.国货方面的欠缺
        3.社会消费环境的渲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研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40147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40147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574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