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字签名的移动支付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
本文关键词:基于数字签名的移动支付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移动设备尤其是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快速发展,同时随着国内外3G网络的普及、4G网络的快速跟进、定点Wi.Fi的随处可见,移动互联网大潮也在日新月异的发生变化,这些都为移动支付的快速跟进提供契机和前提,也预示移动支付存在着不可以估量的潜力与价值。根据iResearch统计,移动支付的规模,从2012年至2014年的平均增速在70%以上,一方面得益于电子商务快速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另一方面因为移动支付的使用场景优势显著。可预期的是移动支付将成为主要的支付手段。与蓬勃的市场前景相比,当前的移动支付市场的应用产品明显存在着两级分化。以支付宝应用为依托的移动支付工具占据了市场的近七成交易量,已经形成绝对垄断态势,且随着主导地位的不断增强,对有业务重叠的同类企业采取禁用支付宝产品措施,因此研发一款可定制、安全可靠且可供用户自由选择的移动支付工具势在必行。本文在分析现有的移动支付技术基础上,针对当前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而结合公认安全的数字签名方案,设计并模拟实现可用于在线支付的移动支付系统—MPSBDS.该系统主要提供移动终端的在线支付功能、提供二次开发接口支持个性化定制、提供私钥的动态存储能力、提供移动支付应用的实时检测连接状态功能等,并将移动在线支付功能与电子商务平台相结合,表明支付功能的可用性。本文将从以下方面介绍移动支付系统的主要内容:1、提出混合签名方案以保证移动支付系统的信息安全。一方面选择当前公认安全的基于公钥的数字签名方案(RSA、ECC和JUNA):另一方面提出在系统运行的不同阶段使用不同的数字签名算法的混合签名方案,并对其应用场景、密钥生成和公钥交换分别作详细介绍。2、提出动态存储密钥方法以降低密钥泄露或被窃取的风险。在密钥管理方面采取“即用生成,自动销毁”的原则,将密钥中的私钥存储在程序运行时的内存中,程序结束后自动销毁,进而降低泄漏的风险,公钥存于数据库中,便于交换和后续校验。3、提出超长整数的并行化算法以提升数字签名的运算效率。由于移动终端的硬件配置的提升,尤其是处理器多核的出现,所以在实现数字签名算法的过程中,提出了超长整数运算的并行化算法,经实验可知,在超长整数的位数超过一定长度时,能够提高算法的运算效率。4、采用实时跟踪并反馈支付工具的连接状态以提升用户体验。由于移动支付对无线网络的依赖性,支付工具使用网络心跳检测技术,一方面便于用户及时掌握是否处于在线连接状态,增强用户对支付工具的交互体验;另一方面减少服务端的连接资源浪费。5、开放移动支付工具调用接口以降低企业的研发成本。移动支付工具在设计时加入开源特性,只对其核心的支付业务做版本限制,以防止应用程序的碎片化,其余业务都可以由企业或团体进行二次开发;同时在实现过程中形成了公共调用的接口,以便不同系统可以形成统一的使用方式。6、模拟移动支付工具在网络购物中的使用以验证移动支付系统的现实可行性。最后,本文不仅对系统的不足之处予以说明,而且还进一步指出在下一阶段的研究重点以及工作目标。
【关键词】:移动支付 数字签名 动态存储 心跳检测 电子商务
【学位授予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713.36;TN918.9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14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10-11
- 1.2 移动支付研究现状11-12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12-13
- 1.4 论文结构13-14
- 第2章 移动支付系统相关理论与技术14-25
- 2.1 数字签名定义和原理14-16
- 2.1.1 数字签名定义14
- 2.1.2 数字签名原理14-16
- 2.2 常用签名方案16-18
- 2.2.1 RSA签名方案16-17
- 2.2.2 ECC签名方案17
- 2.2.3 JUNA签名方案17-18
- 2.3 混合签名方案18-19
- 2.3.1 应用自身的数字签名及验证18-19
- 2.3.2 消息传递的数字签名及验证19
- 2.3.3 账户绑定的数字签名及验证19
- 2.4 网络通讯及心跳检测技术19-21
- 2.4.1 网络通讯技术简介19-20
- 2.4.2 使用Socket实现网络心跳检测20-21
- 2.5 系统数据管理21-23
- 2.5.1 移动支付App数据管理21-22
- 2.5.2 电子商务平台数据管理22-23
- 2.5.3 金融机构账户数据管理23
- 2.6 二次开发接口设计原则23-24
- 2.7 本章小结24-25
- 第3章 MPSBDS移动支付系统需求分析25-32
- 3.1 系统总体需求25-28
- 3.1.1 商品交易流程25-26
- 3.1.2 对账与结算流程26-27
- 3.1.3 安全相关流程27-28
- 3.2 系统安全需求28-29
- 3.3 系统功能需求29
- 3.4 系统扩展需求29-30
- 3.5 系统可行性分析30
- 3.6 本章小结30-32
- 第4章 MPSBDS移动支付系统概要设计32-47
- 4.1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32-33
- 4.2 系统参与者及其职能33-37
- 4.3 支付平台模块构成37-39
- 4.4 电子商务模块构成39-41
- 4.5 系统主要数据流程41-44
- 4.5.1 支付订单数据流程41-42
- 4.5.2 绑定账户数据流程42-43
- 4.5.3 同步订单数据流程43-44
- 4.6 系统主要时序流程44-46
- 4.7 本章小结46-47
- 第5章 MPSBDS移动支付系统详细设计47-65
- 5.1 系统E-R图47-48
- 5.2 数据库关系框架及表设计48-56
- 5.2.1 移动支付平台关系框架48-49
- 5.2.2 移动支付平台相关数据表49-52
- 5.2.3 电子商务平台关系框架52-54
- 5.2.4 电子商务平台相关数据表54-56
- 5.3 核心算法描述56-60
- 5.3.1 数字签名相关算法介绍56-58
- 5.3.2 超长整数并行化算法介绍58-59
- 5.3.3 数字签名相关算法调用59-60
- 5.4 关键程序流程60-63
- 5.4.1 应用自身合法性验证60-61
- 5.4.2 消息传递安全性验证61-63
- 5.4.3 账户绑定安全性验证63
- 5.5 本章小结63-65
- 第6章 MPSBDS移动支付系统实现65-81
- 6.1 移动支付App实现65-70
- 6.2 电子商务平台实现70-71
- 6.3 支付平台服务端实现71-73
- 6.4 支付平台相关接口实现73-75
- 6.4.1 对接电商平台73-74
- 6.4.2 对接金融机构74-75
- 6.4.3 对接二次开发75
- 6.5 系统相关数据结构75-79
- 6.6 系统关键技术实现79-80
- 6.6.1 系统密钥的存储管理实现79
- 6.6.2 超长整数运算并行化实现79-80
- 6.7 本章小结80-81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81-82
- 参考文献82-86
- 致谢86-8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87-8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惠;全球移动支付分析与展望[J];通讯世界;2004年06期
2 傅冬;为移动支付呐喊[J];电子商务世界;2004年08期
3 唐绮薇;;移动支付的多种运营模式[J];数字通信世界;2005年12期
4 ;后金融时代的移动支付[J];数据通信;2006年04期
5 肖晓;;移动支付,,无处不在的魅力[J];上海信息化;2007年07期
6 翟丹妮;;我国移动支付运营模式的分析[J];中国新通信;2007年22期
7 宋颖;;移动支付之综述篇 全球移动支付发展现状[J];通信世界;2008年01期
8 师群昌;帅青红;;移动支付及其在中国发展探析[J];电子商务;2009年02期
9 陈琛;;移动支付小步前行“摸石头”的阶段[J];通信世界;2009年22期
10 陈琛;;湖南:移动支付的星星之火[J];通信世界;2009年2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秦成德;;现场移动支付的技术选择[A];经济发展与管理创新--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张志华;索炜;;移动支付现场应用远程支付账户的几种方案[A];2011年通信与信息技术新进展——第八届中国通信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邱翔;;我国近场移动支付技术标准的确立发展分析[A];两化融合与物联网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高丛;;移动支付与金融中介是竞争还是合作?[A];通信发展战略与管理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尤昊;郑会颂;;我国移动支付企业的运营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A];社会经济发展转型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6 胡s
本文编号:4654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465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