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秘鲁自贸区贸易与直接投资效应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国-秘鲁自贸区贸易与直接投资效应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后,各国纷纷采取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方式来促进本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伴随着全球经济危机的发生,贸易保护主义又逐渐有所抬头,世界各国也开始不断寻求新的经贸发展模式,我国政府也积极与世界其他国家开展自由贸易区的谈判工作,希望与更多的国家建立自贸区。2009年4月28日,中国与秘鲁建立自贸区,此份协定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等内容全面的一揽子自贸协定,进一步促进了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文章主体包括五部分,第一章是介绍选题背景、意义、研究方法、以及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等内容。第二章是文献综述以及与本文相关的理论基础,包括贸易转移效应理论,贸易创造效应理论,比较优势理论以及要素禀赋理论等理论。本文在第三章对中国-秘鲁自由贸易区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从中国、秘鲁各自的经济发展现状与贸易发展现状入手,分析自由贸易区成立前后双边的贸易现状与贸易特征,对中秘两国的贸易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双边合作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分析双边投资现状,总结双边投资中存在的问题。本文第四章的实证部分,首先贸易部分通过测算竞争性与互补性指数,分析中秘自贸区成立后的贸易效应,然后通过引力模型测算了中国-秘鲁自由贸易区成立对中秘两国产生的贸易效应,得出结论是既产生了贸易创造效应也产生了贸易转移效应。其次在投资部分引入模型测算,发现模型检验不显著,则根据中国-秘鲁自贸区的发展阶段给出合理的解释。在第五章,总结实证部分的结论,结合中国-秘鲁自由贸易区的贸易与直接投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促进中国-秘鲁自贸区的升级完善。
【关键词】:中国-秘鲁自贸区 贸易创造效应、贸易转移效应 投资效应 引力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752.7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1章 绪论11-16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11-13
- 1.1.1 选题背景11-12
- 1.1.2 选题意义12-13
- 1.2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13-14
- 1.2.1 研究思路13-14
- 1.2.2 研究方法14
-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不足之处14-16
- 1.3.1 研究内容14-15
- 1.3.2 创新之处15
- 1.3.3 本文不足15-16
- 第2章 文献综述及相关概念理论16-27
- 2.1 文献综述16-20
- 2.1.1 关于贸易效应的研究16-17
- 2.1.2 关于自由贸易区国际直接投资效应研究综述17-18
- 2.1.3 关于应用引力模型分析自贸区效应的研究18-20
- 2.1.4 总体评价20
- 2.2 与本文相关的概念20-22
- 2.2.1 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20-22
- 2.2.2 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效应22
- 2.3 与本文相关的理论22-26
- 2.3.1 国际区域一体化的传统理论与发展22-24
- 2.3.2 基础贸易理论24-25
- 2.3.3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直接投资效应理论25-26
- 本章小结26-27
- 第3章 中国-秘鲁自由贸易协定实施背景与现状27-40
- 3.1 实施背景27-31
- 3.1.1 两国宏观经济概况27-29
- 3.1.2 中秘各自对外贸易现状29-31
- 3.2 中秘贸易现状31-36
- 3.2.1 中秘双边贸易规模32-33
- 3.2.2 中秘双边贸易结构33-35
- 3.2.3 双边贸易中存在的问题35-36
- 3.3 中秘投资现状36-39
- 3.3.1 中秘双边投资规模36-38
- 3.3.2 中秘双边投资中存在的问题38-39
- 本章小结39-40
- 第4章 中国-秘鲁自贸区贸易与投资效应的实证分析40-51
- 4.1 基于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的贸易效应40-43
- 4.1.1 基于竞争性的贸易效应40-43
- 4.1.2 基于互补性的贸易效应43
- 4.2 基于引力模型的贸易效应分析43-47
- 4.2.1 引力模型简介、数据来源与模型构建44-46
- 4.2.2 回归结果分析46-47
- 4.3 投资效应的实证分析47-50
- 4.3.1 变量选取47-48
- 4.3.2 模型建立与回归分析48-50
- 本章小结50-51
- 第5章 政策建议51-55
- 5.1 政府方面51-53
- 5.1.1 大力推进供给侧改革调整产业结构51-52
- 5.1.2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争端解决机制52
- 5.1.3 加大中秘基础设施合作力度52-53
- 5.2 企业方面53-54
- 5.2.1 提升核心竞争力53
- 5.2.2 走出去战略53-54
- 5.3 行业协会方面54-55
- 结语55-56
- 参考文献56-59
- 致谢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海桓;滕福星;;区域投资效应基本理论与评价模型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7年06期
2 侯志新;罗红;;欧盟经济一体化直接投资效应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0年15期
3 金秋;;我国利率投资效应产业差异实证研究[J];科技资讯;2013年16期
4 袁乐平;论消费的投资效应[J];消费经济;2001年06期
5 秦振强,叶谢康;福建投资效应及增长动力的调查与分析[J];福建金融;2002年04期
6 赵尚梅;利率政策的投资效应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2年03期
7 张中华,谢升峰;西方公共投资效应理论综述[J];经济学动态;2002年07期
8 于中琴;一体化投资效应问题研究[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9 陈左;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中的外国投资效应[J];经济纵横;2000年02期
10 张中华,谢升峰;我国财政投资效应分析[J];投资研究;2001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田素华;;汇率变动的投资效应分析——对中国案例的实证研究[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7年
2 刘洪涛;席酉民;郭菊娥;郭广涛;;陕西行业投资效应分析及西部资源开发的战略思考[A];和谐发展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吕学先 通讯员 于占;八大亿元工程放大包头财政投资效应[N];内蒙古日报(汉);2009年
2 通讯员万里 朱云霞;研究投资政策 发挥投资效应[N];哈密报(汉);2008年
3 周婷邋见习记者 孙晶晶;奥运投资效应初现[N];中国证券报;2007年
4 吕佩华;制约我国股市财富效应和投资效应因素分析[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耀辉;减压增资调结构:三张牌的“刺激”效应[N];云南经济日报;2009年
6 记者 韩焱;有力推动我市工业高速增长[N];咸阳日报;2008年
7 阴汉武 刘志坚;平安畜牧业显现投资效应[N];海东时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傅苏颖;恢复性增长持续 明年外贸增速将达10%——15%[N];证券日报;2009年
9 李放;2005年铜市展望[N];物资信息报;2005年
10 渤海证券 张博;通信板块表现强于大盘 静待4G投资效应释放[N];通信信息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于海桓;区域经济发展的投资效应理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张康;基于产业关联的政府投资效应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3 李婵娟;我国公共基础设施投资效应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4 赵滨元;南南区域一体化的贸易效应与投资效应[D];南开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娟;中国-秘鲁自贸区贸易与直接投资效应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6年
2 金秋;我国利率投资效应产业差异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陈菲;国际资本流动“突然停止”的投资效应研究[D];暨南大学;2015年
4 杨蓓;中国加入WTO后外商直接投资效应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5 陶新元;FDI新趋势与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效应分析[D];湖南大学;2007年
6 李波;外商直接投资效应区域差异性的统计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7 李湘君;陕北地区坡耕地投资效应的可拓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8 李风琦;江西现代农业投资效应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1年
9 丁丹;中国内地与香港经济一体化的投资效应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秘鲁自贸区贸易与直接投资效应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659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465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