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增长的结构分解
发布时间:2017-07-04 09:21
本文关键词: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增长的结构分解
更多相关文章: 生产性服务业 投入产出技术 结构分解 增加值
【摘要】:近年来,生产性服务业占我国国民经济的比例越来越高。基于结构分解模型(SDA),结合增加值诱发系数、中间消耗系数和增加值系数等指标,从需求变化、产业关联和价值创造三个角度分析2002—2012年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增长的动因。结果显示,国内需求增长和产业关联变化是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增长的主要动因,以2007年为界,投资与消费增长的贡献在后期更强,而出口的贡献在减弱;产业关联变化在前期抑制生产性服务业的增长,而在后期起促进作用;由于行业利润系数在后期下降,价值创造能力也随之下降,不利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作者单位】: 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投入产出技术 结构分解 增加值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01126)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14YJC790061)
【分类号】:F719
【正文快照】: 一、引言2015年,我国GDP中服务业占比已达到50.5%[1],增速也保持领先,成为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意味着我国经济正在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加快转变。而生产性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在2014年也达到28.1%,增加值总规模接近18万亿元(当年价,根据统计数据[2]计算)。生产性服务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婷;苏秦;张艳;;陕西省服务业自我循环效应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软科学;2008年08期
2 ;[J];;年期
,本文编号:5172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517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