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酒店业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本文关键词:南宁市酒店业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交通网络的完善,人们出行更加便捷,旅游业也随之水涨船高。国家对旅游业的重视和扶持,将提高酒店行业的发展前景。南宁市在21世纪初得到大力发展,人们在享受城市大力扩张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遭遇城市公共基础设施供给不足、各区域发展不协调等问题,不利于酒店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对南宁市酒店行业的空间布局研究非常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从空间分析的角度,对南宁市酒店业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范围确定为南宁市十二个县(区)行政区域,分别为青秀区、兴宁区、西乡塘区、良庆区、邕宁区、武鸣区、横县、宾阳县、上林县、隆安县、马山县。总面积22112km2,建成区面积285km2。通过百度地图等信息网站搜集南宁市酒店(共2029家)的地理坐标,并运用EXCEL软件对这些数据进行整理统计。首先,采用ArcGIS软件中的平均最邻近要素分析方法对南宁市酒店进行分析,得出南宁市全区和中心六城区酒店的平均观测距离、预期平均距离、最近邻指数、z得分和p值五个数值,分析它们在空间分布上的集聚程度。其次,采用核密度分析方法对南宁市酒店进行分析,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进行分析,得出南宁市酒店核密度热点分布区域的变化和发展趋势。再次,运用缓冲分析方法,分析南宁市酒店与交通条件、商业中心、旅游景点、行政中心等因素在空间分布上的趋向性。通过比较发现,当影响因子的缓冲半径统一为3000m时,与酒店因子之间的相关性最强。统计缓冲区内的酒店数量,算出在各个县级行政区域内的相应比重,比较整体和区域之间酒店对影响因子的趋向性。最后,通过对南宁市酒店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影响因素研究,总结南宁市酒店发展的规律,找出南宁市酒店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优化措施。主要研究结论有:(1)南宁市酒店在空间上呈聚类分布态势。中心城区的集聚程度最高,上林县、宾阳县、横县为次级集聚区域。(2)南宁市酒店核密度热点从较单一的点状分布,发展至热度不同的片状分布。中心城区的核密度热点最高,向东面和南面方向发展趋势明显。(3)南宁市酒店的发展方向与南宁市城市总体规划相一致。酒店的空间分布受地区城市发展规划的引导。(4)影响南宁市酒店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有商业中心、交通条件、旅游景点和行政中心。全市酒店空间分布与商业中心的相关性最高,与旅游景点的相关性最低。
【关键词】:南宁市 酒店 空间分布 集聚 核密度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719.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绪论9-16
- 1.1 研究背景9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9-10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10-13
- 1.3.1 国外研究综述10-11
- 1.3.2 国内研究综述11-13
- 1.4 研究对象13
- 1.5 研究内容13-14
- 1.6 研究方法14-15
- 1.6.1 文献分析法14
- 1.6.2 比较分析法14
- 1.6.3 空间分析法14-15
- 1.7 技术路线15-16
-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16-19
- 2.1 相关概念16-17
- 2.1.1 酒店业16
- 2.1.2 酒店发展的影响因素16-17
- 2.2 理论基础17-19
- 2.2.1 中心地理论17
- 2.2.2 区域经济学理论17-18
- 2.2.3 增长极理论18
- 2.2.4 核心-边缘理论18-19
- 3 南宁市酒店时空分布特征研究19-28
- 3.1 南宁市基本概况19-22
- 3.1.1 自然地理概况19
- 3.1.2 社会经济概况19-21
- 3.1.3 城市化发展水平21-22
- 3.2 酒店发展概况22-23
- 3.2.1 旅游业发展水平22-23
- 3.2.2 星级酒店发展变化23
- 3.3 数据来源及统计23-24
- 3.4 分析方法和原理24-25
- 3.4.1 平均最近邻要素分析24
- 3.4.2 核密度分析24-25
- 3.5 空间分布总体呈聚类分布25
- 3.6 时空分布格局的发展变化25-28
- 3.6.1 1999 年至2014年间酒店的发展变化26-27
- 3.6.2 2015 年酒店空间分布格局27-28
- 4 南宁市酒店业空间布局的影响因素分析28-35
- 4.1 交通条件的影响28-29
- 4.2 商业中心的影响29-31
- 4.3 旅游景点的影响31-32
- 4.4 行政中心的影响32-34
- 4.5 小结34-35
- 5 南宁市酒店业空间布局的问题与优化对策35-37
- 5.1 南宁市酒店发展存在的问题35
- 5.1.1 空间分布不均匀,中心城区高度集中35
- 5.1.2 交通通达度不高,基础设施发展滞后35
- 5.1.3 旅游规划前瞻性不足,景点拉动性弱35
- 5.2 南宁市酒店发展的优化对策35-37
- 5.2.1 发展次级核心区,形成多核功能区35
- 5.2.2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35
- 5.2.3 提高交通通达性,降低出行成本35-36
- 5.2.4 完善旅游产业规划,扩大景区规模36-37
- 6 结论和展望37-39
- 6.1 结论37
- 6.1.1 南宁市酒店发展环境良好37
- 6.1.2 南宁市酒店在空间上呈集聚分布37
- 6.1.3 中心城区是酒店核密度热点区域37
- 6.1.4 商业、政府和交通是主要影响因素37
- 6.2 不足与展望37-39
- 参考文献39-42
- 附录42-88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88-89
- 致谢89-9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伦书;推进南宁市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对策建议[J];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02期
2 刘纯彬;;超常规跨跃式增长:南宁市2004-2005年经济发展分析[J];广西民族研究;2006年02期
3 周耀明,文晴;南宁市发展体育产业研究[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S1期
4 罗世闯;南宁市道路交通“一多一少”的问题的成因及对策[J];改革与战略;2003年09期
5 刘刚;;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增长极研究——以南宁市为例[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2年10期
6 蔡琦;;南宁市中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问题研究[J];区域金融研究;2014年05期
7 耿国彪;;既要金山银山 又要绿水青山——南宁市人民政府代市长周红波访谈录[J];绿色中国;2011年19期
8 平平;捕捉春天的声音──小记卧龙山庄[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01年06期
9 李文军;;北部湾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以南宁市为例[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静;外来人口参加南宁中考有条件[N];南宁日报;2008年
2 记者 罗琦 实习生 张安然;南宁市区高中招生录取开始[N];广西日报;2014年
3 记者 关海芳;南宁中考报名招生有4大变化[N];广西日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李绿江;软实力·影响力·魅力[N];南宁日报;2008年
5 记者 邓宏鹰 曾革 通讯员 谭凌宇;南宁市从源头上严把“菜篮子”安全关[N];中国食品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庞革平 谢建伟;绿醉邕城[N];人民日报;2011年
7 记者 冯梓剑;1至9月南宁市区环境空气优良率86.81%[N];南宁日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莫小松;冷眼看“禁摩”[N];法制日报;2002年
9 本报记者 唐正芳 文彩云;城市化是走向现代化的轮子[N];广西日报;2005年
10 记者 吴志刚;去年南宁市区空气质量20年最好[N];法治快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赵斌;南宁市蓟马种类调查及棕榈蓟今发生与防治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2 陈曦;南宁市驾培业综合实力影响因素及评价实证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3 潘艳梅;南宁市环保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和对策研究[D];广西大学;2014年
4 向挺;南宁市青秀区旅游业发展对策研究[D];广西大学;2014年
5 郭玉丽;南宁市临终关怀现状与对策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6年
6 凌霞;南宁市酒店业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6年
7 钟璐琳;南宁市城区居民电影消费调查分析[D];西南大学;2014年
8 宾冬松;广西南宁市高校健身街舞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3年
9 李琼;南宁市可持续发展综合承载力研究[D];广西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5741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574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