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附加值贸易统计的中国对外贸易失衡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附加值贸易统计的中国对外贸易失衡研究
【摘要】:基于最终消费品价值分解的视角,文章通过拓展附加值贸易统计模型,利用1995~2011年世界投入产数据库测度了中国附加值贸易失衡的规模大小、国别来源和行业结构,并与总值统计结果1比较分析发现:(1)中国单边贸易净额并没有发生变化,2011年仅次于德国居世界第二位;(2)双边贸易失衡结构有所改善,中国与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双边顺差或者逆差规模均大幅度下降,而最大顺差额仍来自美国;(3)外贸失衡主要来自基础产业和制造业部门,服务业部门失衡额较小但增长速度很快;从要素禀赋结构来看喜忧参半,劳动密集型行业顺差额大规模下降,而资本密集型行业大幅度上升,但知识密集型行业净额又有所减少。因而,促进外汇储备合理配置、深入调整外贸国别结构、持续推进行业转型升级等将有助于中国对外贸易环境和质量的改善。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附加值贸易 总值贸易 贸易失衡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攻关项目(11&ZD008);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1BJY113)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金项目(SWU1509516;SWU1509437)
【分类号】:F752
【正文快照】: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国际贸易以产业间分工为主导模式。在该模式下,贸易对象集中于最终消费品,生产链条基本在国内完成,应用海关统计的进、出口贸易差额基本可以反映贸易失衡状况。然而,20世纪50年代之后,经济全球化浪潮兴起,以跨国公司为载体的资本等要素全球配置,产品的生产链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鹞飞;邹霞影;;全球贸易失衡成因分析:基于中美贸易失衡视角下的实证分析[J];金融教育研究;2013年06期
2 张炳政 ,陈勇;贸易失衡 当局掣肘 有限繁荣 逆差背后的“台风”[J];中国海关;2004年05期
3 李仲周;;解决贸易失衡的最佳选择[J];WTO经济导刊;2007年07期
4 梁肖;;中国贸易失衡的根源及解决方法[J];时代经贸(中旬刊);2007年S8期
5 桑百川;;外商投资下的我国对外贸易失衡[J];经济导刊;2007年12期
6 杨圣明;;试析国际贸易失衡问题[J];时代经贸;2008年Z1期
7 沈蕾;;中、美贸易失衡对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特区经济;2008年04期
8 张冠彬;闫仲勇;李海波;;中国贸易失衡主要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经济论坛;2009年11期
9 车文娇;田炜;;中国欧盟贸易失衡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32期
10 张文汇;;中国对外贸易失衡的历史视角[J];中国金融;2011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尹翔硕;;试论技术进步与贸易失衡[A];全国美国经济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陈听雨;日元贬值难改日本贸易失衡[N];中国证券报;2013年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马勇;贸易失衡国门洞开[N];深圳特区报;2013年
3 ;国际贸易失衡的成因与对策[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4 黄继汇;格林斯潘称 美贸易失衡不会危及全球经济[N];中国证券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王宏峰;能源平衡或许能挽救贸易失衡[N];中国矿业报;2014年
6 魏红欣;人民币凭什么要为全球贸易失衡埋单[N];中国改革报;2005年
7 董凤斌;全球贸易失衡影响港金融市场[N];中国证券报;2006年
8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马涛;更好厘清国际贸易失衡问题[N];人民日报;2014年
9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 梅新育;美财政向好缓解贸易失衡[N];中国财经报;2007年
10 朱周良;中国贸易失衡压力仍较大[N];上海证券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熊芳;中国贸易失衡问题[D];暨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5868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586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