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需求响应背景下考虑用户满意度的分时电价最优制定策略
本文关键词:自动需求响应背景下考虑用户满意度的分时电价最优制定策略
更多相关文章: 博弈论 分时电价 电力需求波动 用户满意度 纳什均衡
【摘要】:基于博弈论研究分时电价最优制定策略。首先,综合考虑电力需求波动的成本、用户对电价变动的负荷响应及用户满意度等因素,建立电网公司与单用户博弈的分时电价定价模型;其次,分析不同用户的用电特性,将所建模型扩展为多类型用户情形;最后,结合实际算例,运用逆向归纳法获取博弈模型的纳什均衡解,并对比分析不同电价策略下的最优电价与最优用电量。算例结果表明,应用所建模型得到的分时电价最优定价策略,能够有效减小峰谷差,降低各类电力用户的平均电价,从而保证电网公司与用户利益;其中不同类型用户获益效果受其对电价响应能力的影响而有所差异。
【作者单位】: 华北电力大学能源与电力经济研究咨询中心;
【关键词】: 博弈论 分时电价 电力需求波动 用户满意度 纳什均衡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271082) 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2012GXS4B064)~~
【分类号】:F426.61;F726
【正文快照】: 0引言需求响应作为需求侧管理的重要措施,在实现供需动态优化平衡、提升电力资源优化配置水平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1-2]。传统的人工需求响应从需求响应信号的传输到对用电设备的控制都完全依赖于人工操作,存在响应速度慢、可靠性低等问题,降低了需求响应资源的灵活性和利用效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鸣;杨雍琦;向红伟;王丽华;曾博;;兼容需求侧资源的“源-网-荷-储”协调优化调度模型[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6年02期
2 王蓓蓓;李义荣;李扬;窦迅;;考虑响应不确定性的可中断负荷参与系统备用配置的协调优化[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5年11期
3 孙盛鹏;刘凤良;薛松;;需求侧资源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贡献度综合评价体系[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5年04期
4 石坤;杨硕;史梦洁;陈雷博;;自动需求响应在中国参与主体的职责与运作模式研究[J];供用电;2014年03期
5 高赐威;梁甜甜;李扬;;自动需求响应的理论与实践综述[J];电网技术;2014年02期
6 刘东旗;王连成;庞金海;吴玉光;;智能电网自动需求响应技术系统的研究[J];自动化仪表;2013年11期
7 刘晓;艾欣;彭谦;;计及需求响应的含风电场电力系统发电与碳排放权联合优化调度[J];电网技术;2012年01期
8 张钦;王锡凡;付敏;王建学;;需求响应视角下的智能电网[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年17期
9 孙琳;刘俊勇;;基于博弈均衡购电电价的分时电价[J];四川电力技术;2009年04期
10 曾绍伦;任玉珑;李俊;;基于博弈论的分时电价模型及其仿真[J];华东电力;2007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鸣;白学祥;李源非;刘伟;程俊;杨雍琦;;基于大系统理论的新能源电力系统优化控制方法及关键技术初探[J];电网技术;2016年12期
2 李彬;曹望璋;崔高颖;刘向军;孙毅;祁兵;翟峰;孙志强;;基于二次分组的避峰负荷优化调控方法[J];电网技术;2016年12期
3 邓凯;;电动汽车充电参与电力需求侧响应软件设计[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年21期
4 艾欣;周树鹏;赵阅群;;含虚拟发电厂的电力系统优化运行与竞价策略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6年23期
5 曾鸣;樊倩男;;新形势下我国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发展方向[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6年06期
6 郭龙华;伍军;郑生军;王红凯;南淑君;;基于发布/订阅的需求响应安全通信机制设计[J];信息技术;2016年10期
7 何永秀;李欣民;;基于市场供需均衡的实时电价机制研究[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5期
8 祁兵;柏慧;陈宋宋;李彬;;基于互联网家电的需求响应聚合系统信息接口研究与设计[J];电网技术;2016年12期
9 周明;殷毓灿;黄越辉;田硕;李庚银;;考虑用户响应的动态尖峰电价及其博弈求解方法[J];电网技术;2016年11期
10 庞振国;邢方方;别少勇;杜乾;;含风电系统的环境经济优化调度与仿真研究[J];计算机仿真;2016年10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牛林华;龚庆武;黄炳翔;刘栋;;大规模风电入网下的风气火电力系统联合优化调度[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5年11期
2 谢应昭;卢继平;;含风储混合系统的多目标机组组合优化模型及求解[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5年03期
3 李丹;刘俊勇;刘友波;高红均;;风电接入后考虑抽蓄-需求响应的多场景联合安全经济调度模型[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5年02期
4 施泉生;平宗飞;陈敏骏;;计及电动汽车入网的电价联动模型[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4年11期
5 王珂;姚建国;姚良忠;杨胜春;雍太有;;电力柔性负荷调度研究综述[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4年20期
6 张宁;胡兆光;周渝慧;肖欣;王一依;丛p樼,
本文编号:7349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7349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