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国际贸易论文 >

要素集聚、全要素生产率与出口产品质量

发布时间:2017-09-02 21:39

  本文关键词:要素集聚、全要素生产率与出口产品质量


  更多相关文章: 要素集聚 产品质量 全要素生产率


【摘要】:我国外贸出口正处于转型期的关键阶段,研究如何提供高外贸产品的竞争力,实现出口贸易结构的调整,对于我国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出口产品质量这一角度出发,结合“新-新贸易理论”及“异质性企业理论”等最新研究成果,在借鉴Johnson(2012)以及Kamien、Zang (2000)、Wiethaus (2005)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异质性产品质量模型和基于要素集聚的技术溢出效应模型,并进一步引入全要素生产率以及要素集聚的测量模型,利用微观企业数据进行了计量经济学的实证分析。根据已有数据以及本文的研究成果,本文得到以下四个重要结论:1、出口产品价格,出口质量以及剔除了质量因素之后的产品价格都与企业生产率正相关,在考虑到要素集聚因素之后,出口产品价格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呈现出倒U型的关系,产品价格以及除质量因素的产品价格都与要素集聚呈现负相关关系;2、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将会显著降低出口产品的边际生产成本,导致除质量因素以外的出口产品价格的下降,而要素集聚能够通过要素市场的获得成本以及知识溢出效应进一步降低企业的边际生产成本,导致出口产品除质量因素之外的价格的下降;3、分企业类型来看,要素集聚、全要素生产率对出口产品价格以及质量的影响是不一致的,全要素生产率对外资以及合资企业的影响最大,对私营企业的影响最小,外资企业以及合资企业出口产品因企业生产率的变化而波动更加剧烈;4、分质量水平来看,各变量对高质量样本以及低质量样本的影响大小是不一样的,在高质量样本,出口产品价格以及出口产品质量将会受到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影响,而低质量样本受到要素集聚的影响将会更加显著。从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出,政府首先应该通过技术外溢效应带动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增加我国出口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其次,政府应该积极引导我国出口企业参与国际合作,推动中外合资企业各种形式的深入合作的开展;最后,政府应该积极加强出口市场的价格、质量引导,将我国出口企业引导到质量竞争上,推动出口企业依靠质量、附加值增加来提高贸易收益,增加国际市场占有率。
【关键词】:要素集聚 产品质量 全要素生产率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752.62
【目录】:
  • 致谢5-6
  • 摘要6-7
  • Abstract7-11
  • 1 引言11-18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1-13
  • 1.1.1 研究背景11-12
  • 1.1.2 研究意义12-13
  • 1.2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13-16
  • 1.2.1 研究思路13-14
  • 1.2.2 研究内容14-15
  • 1.2.3 研究方法15-16
  • 1.3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16-18
  • 1.3.1 可能的创新16-17
  • 1.3.2 不足之处17-18
  • 2 文献综述18-32
  • 2.1 出口产品质量研究18-24
  • 2.1.1 出口产品质量测度研究18-20
  • 2.1.2 出口产品质量决定因素20-23
  • 2.1.3 中国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研究23-24
  • 2.2 全要素生产率与出口产品质量研究24-28
  • 2.2.1 全要素生产率的概念与测算25-26
  • 2.2.2 全要素生产率与出口贸易26-28
  • 2.2.3 全要素生产率与出口产品质量28
  • 2.3 要素集聚与出口产品质量研究28-31
  • 2.3.1 要素集聚外部性研究28-30
  • 2.3.2 要素集聚与出口产品质量30-31
  • 2.4 本章小结31-32
  • 3 理论模型32-42
  • 3.1 异质性产品质量模型32-36
  • 3.1.1 效用与偏好问题32-33
  • 3.1.2 企业最优化问题33-36
  • 3.2 要素集聚模型36-40
  • 3.2.1 溢出效应模型36-38
  • 3.2.2 创新行为选择模型38-40
  • 3.3 小结40-42
  • 4 数据处理与变量选择42-51
  • 4.1 数据来源与处理42-43
  • 4.2 变量构建与分析43-51
  • 4.2.1 地区要素集聚的测量与分析43-45
  • 4.2.2 全要素生产率的测量与分析45-46
  • 4.2.3 出口产品质量的测量与分析46-49
  • 4.2.4 其他控制变量49-51
  • 5 实证检验51-71
  • 5.1 计量模型的构建51-52
  • 5.2 要素集聚,全要素生产率与出口产品质量研究52-57
  • 5.3 分企业类型检验57-63
  • 5.3.1 分企业类型出口价格分析57-59
  • 5.3.2 分企业类型出口质量检验59-61
  • 5.3.3 分企业类型除质量之外出口价格61-63
  • 5.4 分产品质量63-67
  • 5.4.1 高质量企业分析63-65
  • 5.4.2 低质量企业分析65-67
  • 5.5 动态GMM估计67-68
  • 5.6 稳健性检验68-71
  • 6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71-76
  • 6.1 研究结论71-74
  • 6.2 政策建议74-76
  • 参考文献76-8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坤望;王有鑫;;FDI促进了中国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吗?——基于动态面板系统GMM方法的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13年05期

2 王涛生;;中国出口竞争新优势的测度与分析[J];管理世界;2013年02期

3 刘伟丽;陈勇;;中国制造业的产业质量阶梯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2年11期

4 徐蕾;尹翔硕;;贸易成本视角的中国出口企业“生产率悖论”解释[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本文编号:7810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7810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fe3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