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国际贸易论文 >

欠发达地区电子商务村对农村信息化的推动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6 01:02

  本文关键词:欠发达地区电子商务村对农村信息化的推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欠发达地区 电子商务村 农村信息化


【摘要】:当今社会信息化飞速发展,电子商务作为经济新常态下的主要信息化经济形势,正在越来越多的被人们关注,其中欠发达地区涉农电子商务是近几年发展的重点。农村信息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前提,电子商务村发展必然会带动农村信息化发展。本文界定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将农村聚集发展电子商务描述为电子商务村,并以其为研究点,从社会角度,政府扶持角度及当前政策角度对电子商务村有一个深入的研究和探讨。笔者首先阐述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然后对电子商务村及农村信息化研究现状进行阐述,通过对电子商务村发展现状的调研,对农村信息化的指标测试,以及对欠发达地区电子商务村的实际调研,得到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证明电子商务村对农村信息化具有推动作用;同时找到欠发达地区电子商务村对农村信息化推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 电子商务村 农村信息化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724.6;F323.3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8
  • 1 绪论8-20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8-11
  • 1.1.1 研究目的9-10
  • 1.1.2 研究意义10-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8
  • 1.2.1 国内研究现状11-15
  • 1.2.2 国外研究现状15-17
  • 1.2.3 研究述评17-18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18
  • 1.4 研究创新点18-20
  • 2 欠发达地区电子商务村与农村信息化概述20-34
  • 2.1 欠发达地区电子商务村概念20-21
  • 2.1.1 欠发达地区界定20-21
  • 2.1.2 电子商务村概念21
  • 2.2 电子商务村发展可行性分析21-25
  • 2.2.1 电子商务村发展条件21-22
  • 2.2.2 电子商务村发展优势与挑战22-25
  • 2.3 欠发达地区电子商务村模式25-27
  • 2.3.1 自由发展模式25-26
  • 2.3.2 集中发展模式26-27
  • 2.4 农村信息化相关概念27-33
  • 2.4.1 农村信息化概念27-28
  • 2.4.2 农村信息化建设内容28-29
  • 2.4.3 电子商务测度指标研究29-33
  • 2.5 电子商务村与农村信息化的关联分析33-34
  • 3 欠发达地区电子商务村发展及农村信息化测度指标研究34-39
  • 3.1 欠发达地区电子商务村发展现状34-36
  • 3.1.1 欠发达地区电子商务村硬件设施35
  • 3.1.2 欠发达地区电子商务村软件条件35-36
  • 3.2 电子商务影响信息化测度指标36-39
  • 4 欠发达地区电子商务村发展对农村信息化影响的实例论证39-50
  • 4.1 欠发达地区电子商务村相关农村信息化因素调研39-46
  • 4.1.1 电子商务村信息政策落实实况39-40
  • 4.1.2 基础设施情况调研40-43
  • 4.1.3 电子商务村信息资源因素调研43-44
  • 4.1.4 电子商务村信息主体及信息消费调研44-46
  • 4.1.5 电子商务村信息化产业及其经济来源调研46
  • 4.2 电子商务村指标变化对农村信息化的影响46-50
  • 4.2.1 电子商务村信息政策对农村信息化的影响47
  • 4.2.2 基础设施情况变化对信息化的影响47
  • 4.2.3 电子商务村信息资源因素对信息化的影响47-48
  • 4.2.4 电子商务村信息主体及信息消费对信息化的影响48-49
  • 4.2.5 电子商务村信息化产业及其经济来源对信息化的影响49-50
  • 5 欠发达地区电子商务村发展对信息化推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50-58
  • 5.1 欠发达地区电子商务村发展存在的问题50-54
  • 5.1.1 信息闭塞资金短缺50-51
  • 5.1.2 电子商务村自身发展问题51-53
  • 5.1.3 思维模式禁锢53-54
  • 5.1.4 专业人才稀少,缺少科学规划54
  • 5.2 欠发达地区电子商务村发展对信息化推动的建议54-58
  • 5.2.1 优化信息获取路径引进资金54-55
  • 5.2.2 解决电子商务村本身问题55-56
  • 5.2.3 提高村民文化水平转变思维模式56
  • 5.2.4 大力增加电子商务村专业人才56-58
  • 6 结论58-60
  • 6.1 主要研究工作58
  • 6.2 本文创新之处58-59
  • 6.3 研究不足及展望59-60
  • 参考文献60-65
  • 附录65-68
  • 致谢68-6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耀;政府对欠发达地区援助的国际经验[J];中国经贸导刊;2000年08期

2 贾学英;抓住产业转移机遇 加快欠发达地区两个根本性转变[J];理论前沿;2000年24期

3 ;欠发达地区如何实现经济跨越——聊城经验:发展高新技术[J];领导决策信息;2000年10期

4 李昱;欠发达地区更要注重科技信息资源开发[J];今日浙江;2000年23期

5 杨武;;如何缩小与先进地区的差距[J];中国经济快讯;2001年45期

6 陈德权;;论科技引导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发展[J];社科与经济信息;2001年07期

7 蒋文军,孙宏军;策应产业转移是欠发达地区快速发展的重要举措[J];工厂管理;2001年06期

8 马奎,杨梅;论湖北欠发达地区在市场化中的困境与对策[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9 蒋文军 ,孙宏军;欠发达地区要策应产业转移[J];老区建设;2001年09期

10 马奎,周顺禄;中央政府在欠发达地区经济市场化进程中的作用[J];中国民族;200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燕;彭万章;;贵州省欠发达地区的界定及其特征分析[A];现代地理科学与贵州社会经济[C];2009年

2 蔡兆银;;经济欠发达地区年鉴的生存与发展[A];江苏省地方志学会成立10周年纪念大会暨地方志与地方文化学术研讨会专辑[C];2004年

3 刘承智;;欠发达地区在驾驭市场经济方面存在的问题浅析[A];《提高驾驭市场经济能力 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论文集[C];2005年

4 周明生;吴正林;;科学发展观在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差别化实施研究[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6年

5 黄志亮;;后发地区区域创新论——论欠发达地区区域创新的几个主要特点[A];成渝地区城乡统筹与区域合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钱素华;;创新政府管理,维护经济欠发达地区社会稳定[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欠发达地区投资战略研究》课题组;刘佩勇;郭居珍;李秀昆;张雪峰;;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投资战略研究[A];中国投资学会获奖科研课题评奖会论文集(1994年度)[C];1994年

8 张金城;;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公司应对入世挑战的几点思考[A];甘肃保险论文集[C];2004年

9 马立业;;关于欠发达地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几点思考[A];科学发展观与领导能力提升研究[C];2006年

10 李泽民;;基于中国国情的产业转移动力机制探究——兼论我国欠发达地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的基本对策[A];坚持科学承接产业转移 促进广西又好又快发展——“广西承接产业转移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评论员;欠发达地区更需要先进文化[N];人民日报;2001年

2 厉征;给欠发达地区留下更多的财力空间[N];中国税务报;2006年

3 李白蕾;272名大学生出征服务欠发达地区[N];福州日报;2007年

4 记者 陈滢;今年大学生志愿服务欠发达地区计划启动[N];闽东日报;2007年

5 市报道组 金新安 记者  郑维富;乐清:引领欠发达地区农民奔小康[N];浙江日报;2006年

6 金波;创新机制 明确重点 加大力度 推进欠发达地区快速发展[N];浙江日报;2007年

7 尹天五邋席殿晋;《努力走出欠发达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路子》出版[N];山西日报;2007年

8 记者 高振发邋通讯员 王东海 贾建勇;北京启动支持周边欠发达地区发展计划[N];河北日报;2008年

9 李陈续;李修松:加强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N];光明日报;2008年

10 闫跃勇;促进社会资本向欠发达地区流动[N];人民代表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亚玲;社会转型期欠发达地区高校教师幸福感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2 马奎;中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市场化研究[D];武汉大学;2002年

3 马江;中国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探析与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4 魏勇;我国欠发达省域竞争力提升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5 刘淑华;欠发达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影响因素与发展战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6 晏磊;欠发达地区支农服务体系建设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7 吴丹;欠发达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及其效应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8 张庆滨;欠发达地区区域创新能力评价与培育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9 贾丽萍;欠发达地区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重建[D];吉林大学;2008年

10 肖慈方;中外欠发达地区经济开发的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海晶;高新技术长入欠发达地区的机理探讨[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2 赖颖;广东欠发达地区政府招商引资对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3 钱晓虎;数字影像在浙江欠发达地区非遗保护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5年

4 董红军;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5年

5 吴向东;促进县域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合理流动的对策研究[D];河南大学;2015年

6 陈鑫;欠发达地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度测度研究[D];广西科技大学;2015年

7 甘秀珍;G省经济欠发达地区医疗卫生人才短缺问题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6年

8 陈念;欠发达地区制度模仿的利益冲突博弈分析[D];重庆师范大学;2016年

9 黄曦茜;破解欠发达地区民间融资困境的对策研究[D];湖北民族学院;2016年

10 张小霞;欠发达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研究[D];延安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8599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8599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4d8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