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盈利水平影响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6 21:31
本文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盈利水平影响的研究
【摘要】: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极为迅速,与此同时,科学技术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就。一定程度上,科学技术的发展间接推动了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不仅使金融业务在应用模式上有了巨大的突破,而在效率及成本方面,互联网金融的应用模式同样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就,然而,互联网金融业务范围不断扩大的同时,持续创新意识为金融行业带来了鲶鱼效应,使得商业银行不得不进行改革。因此,本文针对目前互联网金融发展对商业银行盈利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互联网金融的创新型概念,将互联网金融分为金融互联网居间服务、传统金融服务的互联网延伸及互联网金融服务三种模式进行了阐述,分析了互联网金融的特点以及理论基础。除此之外,本文还将研究的重点放在了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与盈利上面,根据相关数据显示,互联网金融已逐渐渗透到银行三大核心业务“存、贷、汇”的各个方面,互联网金融企业试图通过对商业银行进行支付业务挤占、存款分流降低商业银行的资金流动额。然而,互联网金融持续的创新意识也给金融行业带来了鲶鱼效应,针对这种效应对商业银行产生的影响,本文不做重点研究,但究其本质,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发展方面确实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间接导致了商业银行运营方式发生了很多变化:比如,物理网点更注重客户下沉,电子渠道业务替代率显著上升,产品、服务模式更加丰富等,这些运营方面的变化扩大了商业银行的市场范围,增加了客户黏性,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收益。由此可见,商业银行自身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提高了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为了验证上述这些理论分析,本文建立了面板数据计量经济学模型,以商业银行资产收益率为因变量,选取13家主要商业银行2006年至2015年的数据为分析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大数据发展下的企业互联网金融业务,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商业银行的发展,这种潜在的不利影响并不轻易被人发现,但不可忽视的是,提高商业银行内部的互联网金融化,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其盈利水平的提升。借助于相关实证分析,再结合有效的理论概念,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本文得出了如下的结论:如今商业银行要拓展经营,提高盈利水平,就必须建立先进的互联网金融思维,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从表面来看,属于一种竞争关系,但究其本质,两者的目的相似,因此,两者在某些方面完全可以加强合作,相互促进。文章最后,综合本文的研究成果,在深度剖析以提高商业银行自身竞争力为个人责任的基础上,来提出行之有效的改革建议,以期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自身优势,使他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可以谋取一席之地,从而更好地为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商业银行 盈利 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724.6;F832.33
【目录】:
- 摘要10-12
- ABSTRACT12-14
- 第1章 绪论14-26
- 1.1 研究背景14-15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5-17
- 1.2.1 研究意义15-16
- 1.2.2 研究目的16-17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17-23
- 1.3.1 关于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关系的研究18-21
- 1.3.2 关于互联网金融模式对商业银行具体业务产生的影响的研究21
- 1.3.3 关于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挑战对策的研究21-23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23-24
- 1.4.1 研究思路23-24
- 1.4.2 研究方法24
- 1.5 本文创新与不足24-26
- 1.5.1 本文创新之处24
- 1.5.2 本文不足之处24-26
- 第2章 互联网金融概述26-43
- 2.1 互联网金融的概念26
- 2.2 我国互联网金融业态模式26-36
- 2.2.1 传统金融服务的互联网延伸模式26-31
- 2.2.2 金融互联网居间服务模式31-36
- 2.2.3 互联网金融服务模式36
- 2.3 互联网金融特点分析36-40
- 2.3.1 金融服务高效、便捷化36-37
- 2.3.2 信息不对称减少37-39
- 2.3.3 交易成本低39-40
- 2.4 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理论基础40-43
- 2.4.1 长尾理论40-41
- 2.4.2 范围经济理论41-42
- 2.4.3 柔性制造理论42-43
- 第3章 互联网金融企业对商业银行盈利水平的影响分析43-53
- 3.1 外部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资产项产生的影响43-45
- 3.1.1 影响机制分析43
- 3.1.2 影响状况分析43-45
- 3.2 外部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负债项产生的影响45-48
- 3.2.1 影响机制分析45-46
- 3.2.2 影响状况分析46-48
- 3.3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利润端的影响48-53
- 3.3.1 影响机制分析48-49
- 3.3.2 影响状况分析49-53
- 第4章 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发展对自身盈利水平的影响53-63
- 4.1 互联网金融化降低商业银行成本53-57
- 4.1.1 物理网点以低成本为建设理念53-55
- 4.1.2 电子渠道业务替代率显著上升55-57
- 4.2 互联网金融业务成为商业银行新收入增长点57-63
- 4.2.1 直销银行提升商业银行获客能力57-58
- 4.2.2 电商平台开发长尾人群58-59
- 4.2.3 平台金融拓展新业务发展59-63
- 第5章 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盈利状况影响的实证研究63-75
- 5.1 模型的选择63
- 5.2 指标选择63-66
- 5.2.1 商业银行盈利能力指标研究63-64
- 5.2.2 商业银行盈利能力评价指标选择64
- 5.2.3 影响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因素的指标选择64-66
- 5.3 样本的选取与数据来源66
- 5.4 变量的面属性统计66
- 5.5 变量的平稳性检验66-69
- 5.6 模型的设计69
- 5.7 模型的估计69-75
- 5.7.1 模型影响形式的确定69-70
- 5.7.2 模型的估计与分析70-72
- 5.7.3 稳健性检验72-73
- 5.7.4 实证结果分析73-75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75-78
- 6.1 研究结论75
- 6.2 政策建议75-78
- 6.2.1 树立互联网思维坐实用户体验75
- 6.2.2 应用互联网营销拓展服务渠道75-76
- 6.2.3 整合互联网模式升级业务体系76
- 6.2.4 遵循互联网逻辑组建专属架构76
- 6.2.5 加大对信息技术的投入扩大化76
- 6.2.6 开展互联网金融业务要发挥商业银行自身优势76-77
- 6.2.7 加强与互联网金融相关企业的合作77
- 6.2.8 寻找新的收入增长点77-78
- 参考文献78-80
- 致谢80-81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8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广恩;;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机制的研究[J];浙江金融;2009年04期
2 赵昊燕;;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3年12期
3 赵南岳;;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业的冲击与机遇[J];西部金融;2013年10期
4 李博;董亮;;互联网金融的模式与发展[J];中国金融;2013年10期
5 宫晓林;;互联网金融模式及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J];南方金融;2013年05期
6 周华;;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业的影响[J];南方金融;2013年11期
7 陈明昭;;互联网金融的主要模式及对商业银行发展的影响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3年31期
8 邱峰;;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冲击和挑战分析[J];吉林金融研究;2013年08期
9 袁博;李永刚;张逸龙;;互联网金融发展对中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3年12期
10 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年12期
,本文编号:8655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865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