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双边自由贸易区创建基础及其贸易效应分析
本文关键词:中俄双边自由贸易区创建基础及其贸易效应分析
【摘要】:俄罗斯不仅与中国同为"金砖五国"成员国,还是"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沿线国。通过创建中俄自由贸易区提升双边经贸合作水平不仅具有坚实的经贸基础和独特的地缘优势,而且具有良好的政治关系保障。自贸区的建立将产生较为显著的贸易效应,实证表明关税总水平降低1个百分点将导致中俄双边贸易额增加0.56个单位。
【作者单位】: 哈尔滨商业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中俄双边自由贸易区 贸易效应
【基金】:哈尔滨商业大学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中俄自由贸易区的模式构建、潜在效应与障碍破除研究”;项目编号:YJSCX2014-286HSD
【分类号】:F752.7;F755.12
【正文快照】: 一、引言依据经济联合的紧密程度,区域经济一体化被分为以下六种形式:优惠贸易安排、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联盟和完全经济一体化。其中,自由贸易区是经济一体化程度较低的一种形式,它是指区域内的成员国通过协定取消关税、配额等贸易壁垒,使区域内各成员国之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泰双边自由贸易谈判[J];橡塑技术与装备;2003年06期
2 刘昌黎;世界双边自由贸易发展的原因特点与我国的对策[J];世界经济研究;2005年04期
3 赵春明;陈昊;李淑萍;;从“套牢”角度看当代双边自由贸易浪潮的兴起[J];国际经济合作;2009年07期
4 刘昌黎;日本通商政策的变化与双边自由贸易战略[J];日本学刊;2002年05期
5 郑先武;全球新一轮双边自由贸易探析[J];对外经贸实务;2002年11期
6 郑先武;全球双边自由贸易热及中国的对策[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3年02期
7 刘昌黎;采取积极姿态——日本双边自由贸易发展及其主要障碍[J];国际贸易;2003年01期
8 杨春梅;;世界双边自由贸易发展趋势与我国应对策略[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2005年12期
9 张旭凤;;经济全球化的新趋势:双边自由贸易[J];辽宁经济;2007年10期
10 刘晓艳;蔡珍贵;卢荣锟;;浅析基于新区域主义的双边自由贸易发展趋势[J];商业时代;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商武;欧盟准备与新加坡率先进行双边自由贸易谈判[N];中国贸易报;2010年
2 早报特约评论员 梅新育;着力推进双边自由贸易是中国全球贸易务实之举[N];东方早报;2005年
3 李玉举;双边自由贸易方兴未艾[N];国际商报;2004年
4 一紫;中新重启双边自由贸易协议谈判[N];国际商报;2006年
5 赵剑英;全球贸易和投资增长迅速[N];经济日报;2006年
6 记者 刘旭颖;中方希望美欧自贸谈判开放透明[N];国际商报;2013年
7 万怡挺;欧盟与第三国在纺织品服装领域双边自由贸易安排[N];国际商报;2002年
8 记者 廖冰清;韩国有望搭乘TPP谈判“末班车”[N];经济参考报;2014年
9 ;中东国家与美国自贸谈判日增[N];国际商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杨舒;WTO:悬在头顶的“架空”之剑[N];国际商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军红;中国双边自由贸易区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文军;对双边自由贸易区“热”的政治经济学分析[D];浙江大学;2008年
2 李明艳;双边自由贸易区发展的成功关键因素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3 林璐莎;中国——新西兰双边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4 邹宁军;新加坡双边自由贸易外交分析[D];暨南大学;2010年
5 夏兵玉;中—日自由贸易区可行性与对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9404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940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