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西兰FTA与中国-澳大利亚FTA比较研究——兼论中新FTA的升级路径
本文关键词:中国-新西兰FTA与中国-澳大利亚FTA比较研究——兼论中新FTA的升级路径
更多相关文章: 中新与中澳FTA对比 货物贸易 服务贸易 投资 中新FTA升级
【摘要】:中国-澳大利亚自由贸易协定是我国迄今签署的高水准双边FTA之一。由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经济结构相似,2015年12月中国-澳大利亚自由贸易协定的正式生效,使2008年就签署实施的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协定面临巨大升级压力。为深入了解中新FTA和中澳FTA的开放差距,本文基于两个FTA协定的具体条款,从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等角度进行了对比分析,进而提出未来升级中新FTA的政策建议。
【作者单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关键词】: 中新与中澳FTA对比 货物贸易 服务贸易 投资 中新FTA升级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亚太主要区域贸易协定的生产网络效应与中国对策研究”(14BGJ046)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CXTD7-05)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752.4
【正文快照】: 一、引言2015年12月20日,中国-澳大利亚自由贸易协定(FTA)正式生效。中澳FTA是我国首次与经济总量较大的主要发达经济体谈判达成的自贸协定,其内容实现了“全面、高质量和利益平衡”。根据该协定,在货物贸易方面,中国将会实现96%以上产品的自由化,而澳大利亚会实现100%的产品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宾建成;新一代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比较与借鉴——以日新FTA、欧墨FTA为例[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3年05期
2 ;美韩两国展开FTA第三回合谈判[J];WTO经济导刊;2006年10期
3 ;FTA中的海关角色[J];中国海关;2009年07期
4 春日尚雄;邵鸣;;FTA对东盟的影响[J];南洋资料译丛;2010年03期
5 朱幼恩;泰国的双边FTA战略[J];东南亚研究;2005年05期
6 刘夷;;“达成中澳FTA越快越好”——访澳大利亚贸易与投资部长安德鲁·罗布[J];经济;2013年12期
7 龙腾骞;覃逢;;FTA的发展和中国的策略选择——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为例[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8 李建军;;东亚区域化的未来发展趋势——基于东亚FTA网络化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对比研究[J];辽宁经济;2007年10期
9 崔志鹰;;韩国:FTA谈判热火朝天[J];世界知识;2008年13期
10 李亚敏;;韩国-智利FTA的实际影响[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明伟;梁国华;;东亚文化圈:东亚 FTA 和中日韩旅游发展[A];多元视野中的中外关系史研究——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2 王勇;;故障树分析(FTA)在加热炉系统安全和故障分析中的应用[A];2005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第2卷)[C];2005年
3 杨延浩;;故障树分析(FTA)在加热炉系统安全和故障分析中的应用[A];2012’中国金属学会冶金安全与健康年会论文集[C];2012年
4 管雪;王蔚;胡勇;;治理水平与FTA形成原因的政治经济学及实证分析[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善哲;李奕贤:新加坡、中国寻求高质量的FTA[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2 早报记者 张明扬;日本泰国FTA提前落地[N];东方早报;2005年
3 ;美国和马来西亚结束首轮FTA谈判[N];国际商报;2006年
4 黄一琨;“与主要贸易伙伴都签FTA 使韩国成为强大经济体”[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5 记者 莫莉;中日韩FTA首轮谈判取得进展[N];金融时报;2013年
6 早报记者 姜丽钧;自贸区争取年内开立FTA账户[N];东方早报;2013年
7 张明扬;韩FTA谈判迎来“井喷”[N];东方早报;2005年
8 袁波;东盟灾难管理与紧急应变协议生效新加坡与欧盟将启动FTA谈判[N];国际商报;2009年
9 记者 冯迪凡;中澳FTA谈判亟须破局 农业拉锯是主要障碍[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栾鹤;智利农产品借FTA深耕中国市场[N];中国贸易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曾霞;日本FTA战略研究[D];南开大学;2014年
2 柴非;双边FTA谈判中的经济分析方法和工具[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9年
3 金成勋;韩中产业分工结构及自由贸易协定(FTA)经济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李建平;自由贸易协定(FTA)下的中国—东盟及中国—智利农产品贸易发展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5 王珊珊;中国双边FTA的利益分析及战略构想[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畅江澎;FTA累积规则的国际经验比较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5年
2 陈艾莹;韩国FTA战略研究[D];延边大学;2014年
3 刘志成;韩国FTA战略发展历程及其意义[D];青岛大学;2014年
4 金笑娟;韩国的FTA战略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5年
5 刘刚;澳大利亚对华FTA策略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6 鲁青;基于FTA的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的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6年
7 罗炫秀;韩中FTA的预期效应和韩国的对策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8 车舵;中国FTA环境条款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5年
9 赵济逸;建立韩·中FTA对韩国空运市场的影响[D];复旦大学;2012年
10 金海仁(Kim Haiin);FTA的签署对韩国对外贸易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9829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982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