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银行论文 >

“债务—通缩”理论的发展与启示

发布时间:2017-10-20 23:15

  本文关键词:“债务—通缩”理论的发展与启示


  更多相关文章: “债务—通缩”理论 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 宏观审慎政策


【摘要】:通过梳理"债务—通缩"理论的发展脉络与典型案例,笔者认为理解"债务—通缩"机制需要把握三个要点:一是资产价格暴跌是"债务—通缩"危机的触发点。二是金融体系的稳定能够降低"债务—通缩"危机的严重程度。三是宽松货币政策辅以扩张性财政政策可以有效帮助经济摆脱"债务—通缩"危机。目前中国金融体系保持稳定,有效地抑制了部分行业"债务—通缩"风险的蔓延,因而中国经济也尚未陷入"债务—通缩"困境之中。但政府部门必须高度警惕衰退式泡沫的形成及潜在的破裂风险。在货币政策保持适度宽松定位的同时,需加强与宏观审慎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以妥善应对当前中国面临的"债务—通缩"问题。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汉青经济与金融高级研究院;
【关键词】“债务—通缩”理论 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 宏观审慎政策
【基金】: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防范和化解经济金融风险研究”(2015MZD03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货币政策研究”(15AZD004)
【分类号】:F820
【正文快照】: 一、引言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债务压力持续加剧,通缩迹象不断加重。李扬等[1]测算表明,2014年底中国债务率已高达279%,比2008年上升了94个百分点,增幅仅次于日本和冰岛等债务最严重的国家。其中,约70%的新增债务源自非金融企业,表明生产与投资领域承受了更大的债务负担。1通缩方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茜;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财政政策的效果分析[J];日本问题研究;2004年04期

2 范从来,卞志村;日本通货紧缩问题研究[J];世界经济;2003年04期

3 昌忠泽;对30年代大萧条的反思[J];世界经济;2000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哲希;韩少华;陈彦斌;;“债务—通缩”理论的发展与启示[J];财经问题研究;2016年06期

2 郭可为;;日本通缩问题对中国通缩治理的启示[J];日本问题研究;2015年05期

3 赵硕刚;;日本通货紧缩的成因分析及启示[J];中国物价;2015年05期

4 陈晓静;;关于我国公司高杠杆率的思考[J];时代金融;2013年24期

5 贡慧;陈建安;;日本政府财政支出的经济增长效应及启示[J];当代财经;2012年02期

6 贡慧;;日本政府财政支出的经济增长效应实证分析——以1956年-2008年为例[J];世界经济情况;2011年11期

7 邹炜;李世新;李亚培;;日本的公共投资政策及历史借鉴[J];青海金融;2010年10期

8 韩文龙;杨玉梅;;关于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成因解释的研究评述[J];北方经济;2010年10期

9 杨选;龚六堂;;日本后危机时期的宏观调控措施及启示[J];农村金融研究;2010年01期

10 宋效中;姜铭;;日本经济复苏的艰难性及其原因[J];日本研究;2009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从来;供给冲击、价格总水平下降与货币量紧缩[J];金融研究;2002年04期

2 马鸿飞,宋昱雯,王杰;困境中的日本经济与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政策[J];管理现代化;2002年02期

3 王洛林,余永定,李薇;20世纪90年代的日本经济[J];世界经济;2001年10期

4 江瑞平;当前日本的通货紧缩:特性与成因[J];世界经济文汇;2001年04期

5 张旭亮,高汝熹,祝春山;日本通货紧缩的成因、治理及对我国的启示[J];上海经济研究;2001年07期

6 王连臣;90年代以来日本财政政策的实施与刺激经济效果[J];世界经济;2001年03期

7 朱民,陈卫东;反通货紧缩:政策选择和滞胀风险——历史经验和对我国的启示[J];世界经济;2001年01期

8 张淑英;从日本的实践看财政调节景气的局限性与副作用[J];世界经济;2000年09期

9 范从来;中国通货紧缩的实证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10 田中景,池元吉;日本经济增长的制约因素及其前景[J];世界经济;2000年08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阙方平,李明理;论金融监管对货币政策的支撑与抑制[J];财贸经济;2000年07期

2 乔清彦;论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及对策[J];工业技术经济;2000年01期

3 郭中海,李利英;制约我国货币政策的因素及对策建议[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0年02期

4 王自力;论改革与发展中的有效货币政策[J];南方经济;2000年11期

5 王明津;用邓小平的金融观点看我国目前的货币政策[J];上海金融;2000年05期

6 王锦煜,徐宏;实施货币政策央行基层行大有可为[J];上海金融;2000年07期

7 戴相龙;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J];中国金融;2000年10期

8 陈永明;推行区域货币政策是实施西北大开发战略的现实选择[J];甘肃金融;2000年05期

9 ;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J];黑龙江金融;2000年08期

10 陈炳才;对我国货币政策一些问题的思考[J];海南金融;2000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帅;徐长生;;货币状况指数:我国货币政策的信息指示器[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高珂;时光;;2008年我国货币政策出现倒‘V’型转变原因浅析[A];中国会计学会审计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许晋波;;新时期我国的货币政策[A];论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C];2002年

4 徐洪才;;2012年货币政策及金融改革展望[A];中国经济年会(2011-2012)会刊[C];2012年

5 李,

本文编号:10699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uobiyinxinglunwen/10699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16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