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银行业的空间布局特征与模式
发布时间:2017-11-17 04:05
本文关键词:广州市银行业的空间布局特征与模式
更多相关文章: 金融地理学 银行业 银行网点 核密度函数 广州
【摘要】:以广州都市区2013年全部类别银行的1 637个银行网点为基本数据,利用平均最邻近距离、核密度函数、缓冲区分析、空间模式提炼等方法探索广州市银行业的空间布局特征及其类别差异,总结其空间分异模式。结果表明:1广州市银行业空间不均衡性布局显著,并呈现中心集聚特征;2不同类型银行的分布特征差异显著。国有商业银行的服务便利性和数量等级高,网点密度大,构成了广州市银行业的主体;3广州市银行业布局总体呈现由中心向外围逐渐递减的"圈层+扇形"空间模式。其中,核心商圈是银行业高度集聚区,中心城区密度递减最为显著,近郊区密度最低;4不同类型银行的空间密度模式差异显著。国有商业银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分别呈现由中心到外围非均匀递减的倒"S"型、"L"型和"阶梯型"曲线模式。外资港资银行呈现为核心商圈集聚模式。农村商业银行为均质的"一"字型直线模式。
【作者单位】: 广州地理研究所;广东省地理空间信息技术与应用公共实验室;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衡阳师范学院城市与旅游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01164;41401190)资助~~
【分类号】:F832.7
【正文快照】: 城市内部银行业的空间分布问题是金融地理学研究的重要议题之一,也是城市地理学中“行业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全球金融业呈现复杂的集聚与扩散、包容与排斥等新特征[1],使得该议题越来越受关注。例如在全球或大区域尺度层面研究金融机构区位[2~6]、金融机构的空间组,
本文编号:11947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uobiyinxinglunwen/1194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