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银行论文 >

应用型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和探索

发布时间:2016-09-21 15:26

  本文关键词:应用型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和探索——以《货币银行学》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精品课程建设主要应通过不断优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着重在培养学生运用相关理论方法分析、解决问题上下功夫的能力。正是基于这一认识,本文对就课程教学内容整合、教学方法由教师主讲向师生合作型转变、教学评价方式全过程多样化等问题,如何更有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进行了探讨。

                                教改漫谈管理版

应用型高校精品课程

建设的实践和探索

———以《货币银行学》为例

陈 健 刘美玲

(浙江万里学院商学院,浙江宁波)

精品课程建设主要应通过不断优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着重在培养学生运用相关理论方法分析、解决问题上下功夫

的能力。正是基于这一认识,本文对就课程教学内容整合、教学方法由教师主讲向师生合作型转变、教学评价方式全过程多样化等问题,

如何更有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进行了探讨。

精品课程货币银行学合作型教学

精品课程建设是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适应大学教育发展趋势而启动的一项旨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大工程。目前,一般财经类高校本科教学中,理论性较强的课程的教学方式仍然没有太大的改进。教师课堂讲授,学生被动接受,主动参与程度低。考试主要侧重对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程度的考察,评价单一,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相关理论方法的运用能力评价不足。金融学专业《货币银行学》自2006年进行精品课程建设,课程组重点从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及教学评价入手,探索新形势下高校金融专业课程教学新方式。本文就以上内容结合该课程建设中的改革与实践,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精品课程定位及建设目标

精品课程建设应符合所在学校的办学定位、符合所在学校所倡导的教育理念、符合所在学校的学生水平。《货币银行学》课程是金融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和先导课程,也是教育部确定的“财经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对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和实现培养目标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作为一门金融专业基础理论课,其教学的基本目标一是应为后续专业课程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因此,应根据应用型人才专业能力要求反推学生所必须相关理论知识的度与量,确保宽窄适度。二是在课程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的金融基础知识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运用金融理论和思维方式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

根据课程建设基本目标,确定该课程建设思路。我们可以把建设思路归结为“一个导向、三个重点”:一个导向是以培养学生的素质与能力为导向,以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为核心,不断的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改善教学条件,探索新形势下高校金融专业课程新方式;三个重点是课程建设主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三方面入手。

1.合理整合教学内容,力求与时俱进、删

繁就简、重点突出,为后续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方式的改进奠定良好的基础;

2.采用合作性教学方式改进教学方法,课程基础知识和主要理论方法主要采用课堂讲授和案例分析,理论与方法的综合分析运用主要通过主要采用课程小组进行专题讨论和辩论的方式进行;应强化理论与中国国情的结合3.教学评价方式的转变对于引导学生主

动参与教学以及学习效果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教学的主要内容和环节进行全过程多样化评价。

二、精品课程建设实践

一般来讲,精品课程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教学大纲、教材、教学方法、考试制度、教学环境和师资队伍六方面。在课程建设具体实践中以“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导,贯穿课程建设的所有方面。

(一)合理整合教学内容,为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的改进奠定良好基础

《货币银行学》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货币、信用和银行的基本理论、货币和金融体系的运行机制以及金融运行与经济运行的相互关系;指导学生运用基本理论正确分析当前国际和国内这一领域出现的新问题、新政策和发展动向,为进一步学习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基础。因此,必须在选择适当教材,确定教学内容时首先明确该课程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与其他课程的相互关系,按照与时俱进、删繁就简、重点突出的原则进行教学内容的整合,并确定与之相应的教学方式。根据上述要求我们将课程主要内容确定为四篇:包括基础概念篇、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篇、货币理论篇及货币政策篇以及金融与经济发展。主要教学内容和相应的教学方式安排见表1。

(二)改进教学组织形式,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应用能力

教学组织形式即教学活动应怎样组织和

我们在课程教学组织实施过程中强调“读、写、议”,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参与性、教

师与学生的互动性。这种形式不但扭转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学生也从“学会”变成了“会学”,培养了学生独立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概括来讲,可以总结为以下几方面:

1.课程基础知识和主要理论方法采用课

进行,教学的时间和教学场所以及设备等应如何有效地加以控制和利用。精品课程建设中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和确定取决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手段的变化,也是教学具体实施过程,教学组织形式运用得科学、恰当,对提高教学质量将有直接影响。传统的教学中,绝大部分学校的教师都偏重书本知识的传授,采用了单纯的课堂讲解教学法,老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学,学习中缺乏自主性,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独立思考,整个教学过程中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获取知识、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能力。因此,在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我们以“合作式”教学方式为基础,根据不同教学内容,选择相应的教学手段,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力图通过过程性创新,改善传统教学方式的单一性、机械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应用型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和探索——以《货币银行学》为例

111


  本文关键词:应用型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和探索——以《货币银行学》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196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uobiyinxinglunwen/1196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dd1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