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银行论文 >

FDI对我国中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溢出效应的分析

发布时间:2017-12-09 18:21

  本文关键词:FDI对我国中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溢出效应的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外商直接投资 技术创新 溢出效应 中高技术产业


【摘要】:我国“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强化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作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重要载体,外商直接投资(FDI)一直受到发展中国家的高度重视。有效提升FDI对我国技术创新溢出效应的强度将有利于“十三五”规划落实。FDI对不同产业、不同层次的制造业产生的溢出效应强度也不同。目前在我国,以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仍然是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领域。2015年,我国制造业吸收和利用外资达到395.4亿美元,占FDI总投资额的31.4%。其中,中高技术制造业吸收利用FDI的平均占比超过了30%。中高技术产业具有产业关联度紧密、为其他制造行业提供大量生产资料和生产设备、创造大量就业岗位等特点,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2015年,中高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制造业全部主营业务收入比例高达33%,其中,约20%的中高技术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来自新产品销售收入。因此,研究FDI对我国中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有着重要现实意义。基于此,本论文拟以创新发展理论为基础,通过案例和计量模型深入分析FDI对我国中高技术产业创新溢出效应的现状、特点及面临的挑战,进一步厘清引进FDI对我国技术创新溢出的效果、影响因素及有效提升的方向和路径。本论文认为,FDI技术创新溢出效应主要体现为产品创新(指企业在产品的生产和经营过程中,对其自身生产或经营的产品所从事的改进、提高或发明的创新活动)、工艺创新(包括新工艺、新设备和新的组织管理方式)。本文论认为,FDI技术创新溢出效应的传导机制主要分为直接溢出效应,即引进新的产品、引进高技术的原材料和生产工艺、引进技术研发和使用先进技术的组织管理形式;和间接溢出效应,即人才的本地化、当地的配套企业、示范效应。本论文发现,从地区层面来看,我国FDI技术创新溢出效应会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开放政策等因素密切相关。但总体来说,技术创新溢出效应在我国东部地区最高,随着我国中西部大开发政策的积极实施,涌入中西部的FDI数量开始快速增加,中西部地区FDI技术创新溢出效应明显提升。另外,从行业层面来看,中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活动呈增长趋势,但外资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质量和商业化程度明显高于内资企业。本论文实证分析发现,FDI对我国中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溢出效应是正向的,制约技术创新溢出的主要因素是内资企业自身的吸收能力和创新水平。另外,由于来自企业自身统计的数据更具真实性和说服力,本论文创造性地运用电梯行业K公司的面板数据进行研究发现,FDI技术创新效应在产业间也同时存在。并且,对促进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双创”政策的开展起了推动的作用。最后本论文认为,在当前“新常态”经济形势下,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正面临着一条从政府主导、技术模仿、投资推动的赶超路径向一条由市场导向、技术创新的领先路径的渐进式的转变。建议:(1)企业要通过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增强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技术创新主体的培育;(2)加大企业的研发投入,缩小与外资企业的技术差距,从而提高吸收能力,加快FDI技术创新溢出效应的提升; (3)政府要注重产业链的整体创新水平的发展,特别是要通过对一些基础产业的关键技术突破,来提高整个产业链的技术水平;(4)政府和企业都要注重对专业人才和特殊行业人才的培养,并鼓励这些人才在内外资企业间的流动,促进行业创新研发体系的形成。只有这样,才能加快FDI技术创新溢出效应,实现企业的自主创新,从而推动我国中高技术产业的升级,突破由外资企业垄断的关键技术,把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建设成为制造业强国。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832.6;F276.4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森林;再谈企业技术创新[J];中华纸业;2000年09期

2 ;企业技术创新要计成本[J];中华纸业;2000年10期

3 森林;企业技术创新与企业家的创业精神[J];中华纸业;2000年11期

4 齐红倩,杜妍;企业实施技术创新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工业技术经济;2000年02期

5 刘建青;关于企业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辩证思考[J];甘肃社会科学;2000年01期

6 车驾明;美国如何扶持小企业技术创新[J];价格月刊;2000年04期

7 刘文燕;技术创新之我见[J];经济师;2000年06期

8 叶槿根,夏从亚;论企业的技术创新[J];经济师;2000年07期

9 胡胜华;强化市场意识促进企业技术创新[J];经济师;2000年07期

10 李岫;企业·技术创新·经济效益——加快技术创新提高经济效益的思考[J];经济体制改革;200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文;;技术创新的意义、内涵和环境[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2 聂忠良;;坚定不移地依靠技术创新 推动企业持续快速发展[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3 陈坤木;;论制度创新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4 杜跃平;王开盛;;创新文化与技术创新[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5 王世章;冀红玲;;技术创新是企业永恒的主题[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6 马成才;;构建生产力促进发展的城市技术创新体系和运行机制[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7 胡文效;;依靠技术创新 推动公司发展[A];2000年中国香料香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8 王晶晶;;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对策探讨[A];中国中小企业改革与发展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9 夏保华;;关于工程技术创新的若干思考[A];“工程科技论坛”暨首届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工程哲学委员会学术年会工程哲学与科学发展观论文集[C];2004年

10 赵建芳;;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难点和思路[A];陕西省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会成立大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知识管理在企业技术创新中的作用[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5年

2 任华哲 郑鸣;论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法律体系的重构[N];光明日报;2003年

3 景柱 曾广波 彭福扬;把生态追求纳入技术创新的目标体系[N];人民日报;2003年

4 本报评论员;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N];人民日报;2005年

5 杜小娟;技术创新,,主导医药的明天[N];中国医药报;2000年

6 辛酉;让制度创新为技术创新助推[N];中国医药报;2000年

7 张峰;技术创新:企业发展的动力[N];中国交通报;2007年

8 万丹;技术创新问题研究述评[N];人民日报;2006年

9 李士;技术创新和发明创造的联系与区别[N];学习时报;2006年

10 余鹏;攀冶机电分公司技术创新重实效[N];中国冶金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怀伏;技术创新溢出的制度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2 陈仲伯;高新技术企业持续技术创新体系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3 边云岗;企业技术创新错误系统分析与消错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5年

4 杨唯一;农户技术创新采纳决策行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5 李靖;企业组织创新与技术创新及其匹配状态的测度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6 国丽娜;中国政府间接资助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7 党国英;知识产权保护的技术创新效应研究[D];云南大学;2015年

8 罗明新;企业高管政治关联影响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9 任劭U

本文编号:12713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uobiyinxinglunwen/12713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839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