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分权的逻辑:行政发包制及其影响
本文关键词:金融分权的逻辑:行政发包制及其影响 出处:《上海经济研究》2017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微型金融领域,中央与地方金融分权体现了行政发包制的逻辑,在科层制内部引入了市场发包因素。中央政府以属地管理原则为基准,把监管权限和风险处置责任发包给省级政府,但省级政府在保留准入审批权的同时,把日常监督、市场退出监管权限以及风险处置责任继续发包,直至县级政府。而地方政府获取监管权限和承担风险处置责任的内在动力来源于发展本地金融产业的经济激励。这种金融分权模式存在着内部不稳定性,并对微型金融体系产生了消极性影响。因此,行政发包制的改革必须以监管事务的性质为基准配置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监管权限和风险处置责任,实施以消费者保护为核心的非审慎监管,并建立中央与省级政府之间的协商沟通和合作监管机制。
[Abstract]:In the field of micro-finance, the decentralization of central and local finance embodies the logic of administrative contracting system, and introduces the market contracting factor within the branch system. The central government takes the principle of territorial management as the benchmark. The supervision authority and the risk disposal responsibility will be contracted out to the provincial government, but the provincial government will continue to contract the daily supervision, the market exit supervision authority and the risk disposal responsibility while reserving the right to enter into the 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Until the county level government, and the local government to obtain regulatory authority and assume responsibility for risk management, the inherent driving force comes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financial industry economic incentives. There is internal instability in this mode of financial decentralization. Therefore, the reform of administrative contract system must be based on the nature of regulatory affairs to allocate the regulatory authority and risk management responsibility between the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s. Non-prudential supervision with consumer protection as the core is implemented, and the mechanism of consultation, communication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central and provincial governments is established.
【作者单位】: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微型金融领域中央与地方监管权的划分问题研究(批准编号:15BFX128)资助
【分类号】:F832.1
【正文快照】: 一、引言 改革开放初期,中央与地方政府的金融分权问题就已经产生(1)。在1978-1992年间的第一次分权阶段,地方政府实际获得了信贷计划权、信托投资公司审批权,以及证券市场管理权,甚至直接任免国有银行地方分支行的人事(汤柳,2011)。金融监管权限上收起始于1993年全面清理信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俊成;以双赢为目标 妥善处置合作双方的利益与风险——关于固定回报项目存在的问题和潜在风险处置的思考[J];广西金融研究;2005年06期
2 穆争社;;建立农信社金融风险处置基金的有关构想[J];中国农村金融;2011年06期
3 陈峥嵘;;高危券商风险处置的维稳机制[J];资本市场;2007年11期
4 唐宪;;我国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机制的缺陷及对策——来自被风险处置证券公司的解析[J];软科学;2007年02期
5 人行齐市中支课题组;政府主导型“时空转换”风险处置模式:齐齐哈尔案例研究[J];黑龙江金融;2005年02期
6 马经;建立金融安全区的总体框架[J];中国金融;2000年02期
7 张树辉;农信社经营风险处置措施[J];黑龙江金融;2000年05期
8 陈叶挺 ,高建兰;创建金融安全区[J];今日浙江;2001年03期
9 ;省府决定调整省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和农金会风险处置工作协调小组成员[J];广东政报;2000年07期
10 张光涛;刘春波;;金融稳定在英国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从北岩银行说起[J];金融发展研究;201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赵煊;;金融消费者保护理论研究——以零售金融产品为例[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彭涛;;基金产品零售中的金融消费者保护研究[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彭涛;;基金产品零售中的金融消费者保护研究[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册)[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
本文编号:14222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uobiyinxinglunwen/1422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