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财务公司信用创造与存款准备金制度
本文关键词: 信用创造 财务公司 存款准备金制度 出处:《新金融》2017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我国财务公司具有与商业银行类似的运行特征,但其信用创造活动因其服务于企业集团、未纳入中央银行支付清算体系而与商业银行并不相同。财务公司主要以集团企业在商业银行的存款为基础进行信用创造,创造的信用主要在企业集团内部发挥货币作用,与商业银行存款不具有同样的货币作用,且信用创造能力有限。对财务公司实行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并不改变其信用创造的性质,反而导致财务公司信用对商业银行信用的替代,不仅改变了统计口径的货币供应量结构,也影响了货币政策的效果。
[Abstract]:China's financial companies have similar operational characteristics as commercial banks, but their credit creation activities serve enterprise groups. Financial companies mainly create credit on the basis of the deposits of group enterprises in commercial banks, and the created credit mainly plays a monetary role within the enterprise groups. Bank deposits do not have the same monetary effect as commercial banks, and their ability to create credit is limite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legal deposit reserve system for financial companies does not change the nature of their credit creation. On the contrary, the substitution of financial company credit to commercial bank credit not only changes the statistical structure of money supply, but also affects the effect of monetary policy.
【作者单位】: 国务院办公厅;
【分类号】:F832.3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盛松成;;“信用媒介”说与“信用创造说”之争[J];金融研究;1985年01期
2 傅一书;浅议我国政策性银行的信用创造功能[J];经济问题;1996年11期
3 周升业;;信用与货币创造[J];金融研究;1984年09期
4 乔臣;;信用创造与金融虚拟的互导机制及现实思考[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5 肖大勇;胡晓鹏;;互联网金融体系的信用创造机制与货币政策启示[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6 闫业婷;;改善信用环境的几点思考[J];魅力中国;2009年31期
7 冯元力;;衍生品发展及其对信用创造的影响[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8 邓中科 ,张家平 ,蔡培英;信用创造与金融创新:银企互动共赢的机制选择[J];中国金融;2003年24期
9 骆冰;;信用媒介学说与信用创造学说之争的启思[J];经营管理者;2008年13期
10 陶为群;货币创造的确切表达式[J];安徽财贸学院学报;1989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钟茂初;银行收费莫要耗损信用[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
2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 曾刚;银行信用创造过高或造成货币超发“假象”[N];中国证券报;2012年
3 向松祚 中国农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信用与货币区别何在:货币可消失 信用将永存[N];第一财经日报;2013年
4 西南财经大学 胡如月;从信用角度看美国金融危机[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9年
5 韩阳 杨之平 张明华;“信用”的力量[N];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2012年
6 卢铮;美证交会拟出新规严管信用评级业[N];中国证券报;2008年
7 特约评论员 孙立坚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金融学教授;次贷证券化让信用风险逐步升级[N];东方早报;2008年
8 陈志龙;信用失控的苦果[N];新华日报;2007年
9 李力 通讯员 刘春华;诚信为本 操守为重[N];金融时报;2006年
10 特约评论员 刘晓忠;启动加息周期是对经济的救赎[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曾小平;美、德、日信用体系比较分析[D];吉林大学;2004年
2 孟颖;马克思的信用风险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南华大学;2015年
3 龙振红;资产证券化信用风险影响因素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5224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uobiyinxinglunwen/1522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