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社会资本视角下网络信用体系的构建
本文关键词: 网络信用 虚拟社会资本 交易成本 网络声誉 出处:《学术交流》2017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随着人们的虚拟社会活动空间不断扩展,信息不对称和网络空间的失信问题凸显。虚拟社会资本作为社会资本的一种新兴形式,其范畴也不断延伸和扩展,对网络信用行为产生约束和激励机制。通过对虚拟网络交易活动中的成本问题和虚拟网络交际活动中的网络声誉问题进行分析,进一步刻画虚拟社会资本对网络信用行为影响机制的产生机理,提出激励网络信用行为和约束网络失信行为两个层面的网络信用体系,构建相关策略,提升网络空间的整体信用水平,促进虚拟社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expansion of people's virtual social activity space, the problem of information asymmetry and network space discredit is highlighted. As a new form of social capital, the category of virtual social capital is also extending and expanding.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ost problem in virtual network transaction and the network reputation problem in virtual network communication activity, the paper analyzes the restriction and incentive mechanism of network credit behavior, and analyzes the cost problem in virtual network transaction activity and network reputation problem in virtual network communication activity. Further depicting the mechanism of virtual social capital's influence on network credit behavior, putting forward the network credit system of encouraging network credit behavior and constraining network discredit behavior, and constructing relevant strategies. Improve the overall credit level of cyberspace,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virtual society.
【作者单位】: 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南京大学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微博社区的网络信息传播机理及政策引导体系研究”(71303069)
【分类号】:F713.36;F83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黄荣贵;骆天珏;桂勇;;互联网对社会资本的影响:一项基于上网活动的实证研究[J];江海学刊;2013年01期
2 严成j;;社会资本、创新与长期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2012年11期
3 ;Regional Difference in Social Capital and Its Impact on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J];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2010年05期
4 金立印;;网络口碑信息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一个实验研究[J];经济管理;2007年22期
5 李宁宁;王爱娟;;网络社会的社会资本及其运作[J];学海;2006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宁;;中小企业社会资本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7年13期
2 张梁梁;杨俊;张华;;社会资本的经济增长效应[J];财经研究;2017年05期
3 马兆良;田淑英;王展祥;;生态资本与长期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7年05期
4 陈刚;吴蔚洋;;网络口碑营销对电影消费决策影响的实证研究[J];现代商业;2017年12期
5 曾克强;罗能生;;社会资本与产业结构调整:基于区域和结构效应的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7年04期
6 钟昌宝;钱康;;长江经济带物流产业集聚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的实证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7年05期
7 王轶;陈建伟;王琦;;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能提高失地农民就业水平吗——基于北京地区连续跟踪的调查数据[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7年04期
8 王博;张玉旺;;虚拟社会资本视角下网络信用体系的构建[J];学术交流;2017年04期
9 李静;楠玉;刘霞辉;;中国经济稳增长难题:人力资本错配及其解决途径[J];经济研究;2017年03期
10 余明桂;钟慧洁;范蕊;;分析师关注与企业创新——来自中国资本市场的经验证据[J];经济管理;2017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静怡;周晔馨;;社会资本转换与农民工收入——来自北京农民工调查的证据[J];管理世界;2010年10期
2 黄荣贵;桂勇;;社会网络规模的影响因素:不同估计方法的比较[J];社会学研究;2010年04期
3 杨宇;沈坤荣;;社会资本、制度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制度经济学研究;2010年02期
4 耿新;张体勤;;企业家社会资本对组织动态能力的影响——以组织宽裕为调节变量[J];管理世界;2010年06期
5 潘越;戴亦一;吴超鹏;刘建亮;;社会资本、政治关系与公司投资决策[J];经济研究;2009年11期
6 余慧;黄荣贵;桂勇;;社会资本对城市居民心理健康的影响:一项多层线性模型分析[J];世界经济文汇;2008年06期
7 黄瑞芹;杨云彦;;中国农村居民社会资本的经济回报[J];世界经济文汇;2008年06期
8 张玉利;杨俊;任兵;;社会资本、先前经验与创业机会——一个交互效应模型及其启示[J];管理世界;2008年07期
9 伍世代;王强;;中国东南沿海区域经济差异及经济增长因素分析[J];地理学报;2008年02期
10 卢燕平;;社会资本与我国经济和谐发展[J];统计研究;2007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辉祥;;努力提高对虚拟社会管理水平[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年10期
2 甄贞;吴明;杨凡;;论加强虚拟社会管理[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年17期
3 刘静;;创新虚拟社会管理研究[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4 王胜蓝;;虚拟社会的特征及哲学视角浅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年03期
5 郭先登;关于青岛市提高“虚拟社会”管理水平的思考[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6 布振琏;高尚;;试构建和谐虚拟社会[J];知识经济;2009年16期
7 本刊首席时政观察员;;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J];领导决策信息;2011年09期
8 徐云;司春杰;;东明社区创新“虚拟社会”管理新路子[J];浦东开发;2011年01期
9 王文会;;从微博看虚拟社会秩序管理[J];中国报业;2012年08期
10 张保文;;论虚拟社会的构建及管理规范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晴晴;;虚拟社会管理现状分析[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王卫祥;;如何加强虚拟社会的社会管理[A];江西省宜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征文活动论文集[C];2011年
3 陈峰;;如何加强虚拟社会的社会管理[A];江西省宜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征文活动论文集[C];2011年
4 王德芳;余林;;虚拟社会关系研究述评及展望摘要[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陶国根;;虚拟社会管理的困境及其治理策略[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卢志勇;王锋;;坚持互联网依法公开管理 共建宜春和谐“虚拟社会”[A];江西省宜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征文活动论文集[C];2011年
7 傅李琦;;如何加强虚拟社会的社会管理[A];江西省宜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征文活动论文集[C];2011年
8 胡献忠;;虚拟社会的秩序与管理——从微博谣言说起[A];社会管理创新与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七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11)[C];2011年
9 吴琳;;网络政治学视域下虚拟社会管理实践机制探索[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金文玲;;提高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要找准切入点[A];江西省宜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征文活动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卜松竹邋任珊珊 程雪超 严利 何颖思 张浩 通讯员 曾颖仪;“虚拟社会”首次写入党代会报告[N];广州日报;2007年
2 易京茶;虚拟社会管理纳入党务有积极意义[N];中国信息报;2007年
3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谢俊贵;虚拟社会建设需要“网络社工”助力[N];广州日报;2012年
4 叶慧;积极利用 加强管理 维护虚拟社会和谐稳定[N];丽水日报;2007年
5 上海市市长助理 公安局局长 张学兵;探索虚拟社会管理的社会化对接[N];人民公安报;2010年
6 记者 余东明;山东全方位创新虚拟社会管理[N];法制日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陆爱红;虚拟社会亟需加强管理[N];人民公安报;2011年
8 通讯员 马世忠;市委宣传部部署虚拟社会管理“系统化”工程建设工作[N];格尔木日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刘金良;信息网络安全:虚拟社会管理切入点[N];人民邮电;2011年
10 张慧;共同推动虚拟社会管理创新[N];太原日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蔡光明;虚拟社会伦理及其建构[D];福州大学;2005年
2 叶旭锋;政府对虚拟社会的战略性控制[D];厦门大学;2006年
3 董凤娟;我国虚拟社会的管理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4 张欣竹;我国虚拟社会管理研究[D];辽宁大学;2013年
5 江亚琳;虚拟社会越轨行为及其治理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6 赵聪聪;虚拟社会对人的价值观的影响及引导路径研究[D];中共山东省委党校;2016年
7 庞煜;系统论视角下虚拟社会资本生产的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6年
8 蓝海洋;虚拟社会治理中的网络安全监管问题研究[D];广西大学;2016年
9 曹海东;网络“虚拟社会”综合治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10 杨建民;虚拟社会伦理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5284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uobiyinxinglunwen/1528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