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银行论文 >

中国外汇市场区间干预的非对称偏好研究

发布时间:2018-02-26 21:48

  本文关键词: 非对称 外汇市场 区间干预 名义汇率 名义有效汇率 出处:《经济问题探索》2017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运用区间二次偏好损失函数和非线性外汇市场干预模型,估计了2005年7月到2015年12月及以2010年6月新一轮汇率制度改革为分界点的两个子样本时期内中国中央银行外汇市场干预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上采用区间目标干预,而且该干预是不对称的,中央银行对目标区间外的汇率变化率比对目标区间内的汇率变化率进行更强烈的外汇市场干预,对人民币升值比对贬值进行更强烈的外汇市场干预。此外,中央银行对人民币名义汇率比对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实施更强烈的外汇市场干预,但是,中央银行在2010年6月汇率制度改革后扩大了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区间并进一步降低了对人民币汇率的干预程度。
[Abstract]:Using the interval two preference loss function and the nonlinear model of intervention in the foreign exchange market, estimated in July 2005 to December 2015 and in June 2010 a new round of reform of exchange rate system for central bank intervention in the foreign exchange market China demarcation point of two sub sample peri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entral bank uses the target range of intervention in the foreign exchange market, and the intervention is asymmetric the central bank foreign exchange rate changes on the target range of rate of exchange rate changes on the target interval rate of the intervention in the foreign exchange market is more intense, the appreciation of the RMB devaluation ratio of foreign exchange market intervention is more intense. In addition, the Central Bank of RMB nominal exchange rate of RMB nominal effective exchange rate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tervention in the foreign exchange market, more intense but the central bank in June 2010 after the reform of exchange rate system to expand the range of RMB exchange rate fluctuation and further The degree of intervention in the RMB exchange rate has been reduced.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东北地区城市低碳化转型的政策模拟研究”(41171447),项目负责人:李秀敏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规划基金项目“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区域政策评价与优化研究”(09YJA790031),项目负责人:李秀敏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际资本流动与中国货币政策优化研究”(14ZZ2109),项目负责人:王艳真
【分类号】:F83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王艳真;李秀敏;;中国外汇市场干预的非对称偏好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6年05期

2 王晋斌;李南;孙涛;;论人民币汇率防御性管理策略[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3 马杰;辛星;钱劲宇;;持续贸易顺差背景下中国外汇储备的增长模式研究[J];管理科学;2010年06期

4 杜晓蓉;黄忠强;王燕娜;;中国外汇储备积累与中央银行非对称外汇市场干预[J];国际经济合作;2010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王艳真;李秀敏;;中国外汇市场干预的区间和非对称偏好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16年10期

2 王艳真;李秀敏;;中国外汇市场干预的非对称偏好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6年05期

3 崔连标;孙欣;宋马林;;贸易自由化视角下新丝绸之路战略经济影响评估[J];管理科学;2016年01期

4 任玉津;;外汇资金流入管理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J];生产力研究;2016年01期

5 王晋斌;;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的政治经济学[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3年09期

6 王福重;;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和归属性质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7 杨雪峰;;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实证研究(2006~2011)[J];世界经济研究;2012年09期

8 牛瑞芳;;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和结构管理研究[J];商业时代;2011年33期

9 高璐;;非均衡背景下我国外汇资源配置效率分析[J];中国外资;2011年14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伊楠;李婧;;人民币盯住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演变的实证分析——基于BP检验和非参数估计方法[J];国际金融研究;2014年07期

2 杨雪峰;;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实证研究(2006~2011)[J];世界经济研究;2012年09期

3 王晋斌;李南;孙涛;;论人民币汇率防御性管理策略[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4 马杰;辛星;钱劲宇;;持续贸易顺差背景下中国外汇储备的增长模式研究[J];管理科学;2010年06期

5 杜晓蓉;黄忠强;王燕娜;;中国外汇储备积累与中央银行非对称外汇市场干预[J];国际经济合作;2010年11期

6 王晋斌;;论国际货币体系演变特点及现实启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7 黄寿峰;陈浪南;;外汇储备增长影响因素的比较分析[J];上海金融;2009年09期

8 王晋斌;李南;;中国汇率传递效应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9年04期

9 卜永祥;;中国外汇市场压力和官方干预的测度[J];金融研究;2009年01期

10 巴曙松;朱元倩;;基于可加模型的外汇储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2007年1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耘;我国期货市场的非对称性分析[J];重庆商学院学报;1994年02期

2 郑少华;赵少钦;;农产品价格垂直传递的非对称问题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2年09期

3 丁宁,吕士伟;对县域经济发展与金融非对称性的理性思考[J];济南金融;2003年06期

4 巴利;;非对称思维在产品设计中的运用[J];安徽科技;2006年01期

5 杨昆;李士昌;方英;;非对称角度公差下的质量控制模拟[J];统计与决策;2006年15期

6 佚名;;中小企业应对非对称竞争的四大战略[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0年11期

7 王琨;滕建州;;基于结构变化的相对产出收敛性及非对称调整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2年07期

8 刘煜辉;;未来降息依然是“非对称”[J];经济研究参考;2012年71期

9 缥缈;;市场是非对称的[J];新理财;2008年10期

10 王海平;;会计信息外部非对称原因及解决思路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田大成;;非对称遗传现象的研究与进展[A];“基因、进化与生理功能多样性”海内外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生理学会第七届比较生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9年

2 柳思思;;身份错位与非对称冲突[A];国际关系研究:新领域与新理论——2010年博士论坛[C];2010年

3 郝志峰;曹庆杰;;非对称非线性支撑振子的复杂动力学[A];第十四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十一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摘要集与会议议程[C];2013年

4 韩式方;;各向异性粘弹液体非对称本构理论及其流体动力行为研究进展[A];中国化学会、中国力学学会第九届全国流变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8年

5 范召林;王元靖;侯跃龙;贺中;;可压缩流中声激励对细长体大迎角流动非对称性的影响研究[A];首届全国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力学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6 郝孟丽;;非对称非高斯噪声对肿瘤细胞动力学行为的影响[A];第二届全国随机动力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与会议议程[C];2013年

7 吴恒煜;朱福敏;;中国股票市场资产收益的非对称无穷纯跳跃行为研究[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8 胡汉东;邓学蓥;杨其德;;旋成体长度对大攻角非对称背涡的影响研究[A];首届全国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力学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9 李爽;石磊;;初始实力非对称对实验者博弈策略选择的影响[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3卷)[C];2012年

10 马如宝;刘宗华;;时间延迟和非对称对耦合振子嵌入态的影响[A];第五届全国复杂网络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鲜红星邋谢平文 赵荣春;非对称作战中的非对称因子[N];中国国防报;2007年

2 朱磊 石红梅 南京陆军指挥学院;镇江船艇学院;谋略运用中注重形成“非对称性”优势[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3 杨罡;非对称:蕴藏战法创新奥秘[N];解放军报;2013年

4 张,

本文编号:15398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uobiyinxinglunwen/15398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0c1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