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银行论文 >

金融包容理念下的中国银行监管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11 00:13

  本文选题:金融包容 切入点:金融监管 出处:《经济问题》2016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金融包容作为后危机时代国际金融领域重要的新理念,是平衡金融体系安全、效率和公平的标准。以金融包容理念下当前中国银行监管变革所产生的影响和未来发展方向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面板模型,对中国14家上市银行2006年末至2014年末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监管标准的变化反而降低了全体样本银行和非系统重要性银行的安全,对系统重要性银行的影响不显著。因此,当前急需树立包容性监管理念,以金融包容理念来构建金融监管体系,将提高金融包容与维护银行体系稳定、保护存款人利益、增加贫困低收入人群多种金融包容服务为目标,大力发展非系统重要性银行,尤其是中小型银行等机构,并实行监管差异化,加强监管有效性等。
[Abstract]:Financial inclusion, as an important new concept in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field in the post-crisis era, is to balance the security of the financial system. The standard of efficiency and fairness. Taking the impact and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China's banking supervision reform under the concept of financial inclusio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rough the use of panel model, By analyzing the data of 14 listed banks in China from end of 2006 to end of 2014, it is found that the change of regulatory standards reduces the safety of all sample banks and non-systemically important banks, and has no significant impact on systemically important banks. It is urgent to set up the concept of inclusive supervision and establish a financial regulatory system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financial inclusion, which aims at enhancing financial inclusion and maintaining the stability of the banking system, protecting the interests of depositors, and 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financial inclusion services for poor and low-income people. We should develop non-systemically important banks, especially small and medium-sized banks, and implement the differentiation of supervision and strengthen the effectiveness of supervision and so on.
【作者单位】: 山西财经大学;太原科技大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新监管标准的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和流动性监管研究”(71173140) 山西省软科学研究项目“基于企业技术创新的科技金融耦合机制研究”(2015041012-4)
【分类号】:F83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晓虹,王利;金融经济中的金融创新与深化[J];财经科学;2002年S1期

2 ;论科学的金融发展观[J];中国金融家;2005年04期

3 贺建新;;心有千千结——写给《金融经济》出版300期[J];金融经济;2007年05期

4 公是问;;“点”击《金融经济》[J];金融经济;2007年11期

5 初晓英;;浅谈金融经济的风险及其防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年10期

6 张旭;;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分离探析[J];时代金融;2012年15期

7 韩飞龙;;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分离探析[J];中国外资;2013年18期

8 张晓燕;;现代金融经济中经济泡沫分析[J];商;2014年03期

9 韦力军;;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分离探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4年12期

10 祝恩民;金融经济国际化刍议[J];理论界;200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锡良;;论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金融与经济关系的总体考察[A];“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与中国金融的发展和创新”研讨会暨第二届中国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4年

2 杨涤;;“金融核心论”的经济学涵义[A];上海市社联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会议资料汇编[C];2004年

3 巩固;;后危机时代浙商发展的金融法律政策研究[A];浙商研究 2010[C];2011年

4 白钦先;;从传统金融观到现代金融观的变迁——百年金融变迁与金融理论创新的探索[A];第三届中国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4年

5 罗继东;;发挥地方政府主导作用 优化广东金融生态环境[A];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加快广东金融强省建设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白钦先;;论金融全球化和中国的战略目标与对策[A];“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与中国金融的发展和创新”研讨会暨第二届中国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4年

7 ;创新工作思路 推动全省金融工作繁荣发展[A];黑龙江省社科工作经验交流会材料汇编[C];2010年

8 孙翠兰;;“十二五”时期京津冀区域金融产业协同发展总体思路[A];2010年度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9 李爱君;;现代金融监管理念的重塑与构建[A];金融法学家(第一辑)[C];2009年

10 谢玉明;;中国正面临一场伟大的金融战争——这是经济全球化“你中有我与我中有你”搅和在一起对付世界严重经济危机的伟大战争[A];科技创辉煌——中国创新成果与学术精典[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西南政法大学 黄庆;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N];上海金融报;2003年

2 市委副书记 常务副市长 吴兴龙;加强信用环境建设 促进经济金融双赢双活[N];黄石日报;2006年

3 记者 张长江;努力开创金融工作新局面 实现金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N];铜川日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陈静;促进经济金融共兴共荣[N];湘潭日报;2008年

5 梁忻;从金融安全看我国金融改革[N];中国企业报;2003年

6 记者 潘永东;金融创新:回归实体经济需求并纳入金融监管[N];金融时报;2010年

7 ;金融稳定四大政策目标亟待明确[N];上海证券报;2005年

8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袁志刚;如何从“建设金融”过渡到“财富管理金融”[N];社会科学报;2012年

9 记者 朱晨晖;我市部署金融工作[N];张家口日报;2012年

10 唐双宁;把“金融街”打造成金融创新的新平台、新亮点[N];金融时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卫军;基于开发性金融的中小企业融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2 叶莉;金融全球化条件下的我国金融安全问题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8年

3 孙伍琴;不同金融结构下的金融功能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4 蔡则祥;中国金融结构优化问题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5 满海红;金融监管理论研究[D];辽宁大学;2008年

6 郗文泽;金融服务产业集聚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8年

7 李立华;基于相空间重构技术的金融混沌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8 蔡彬彬;金融分工与金融发展[D];武汉大学;2004年

9 司振强;会计准则与金融监管协调发展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9年

10 喻平;金融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鲁;金融对延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2 张博;基于马克思金融资本理论解析清代晋商金融运作[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3 孙楠;中国互联网金融监管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4 曾伟;邓小平的金融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5年

5 高薇;陕西地方金融业发展对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6 刘海龙;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金融市场道德风险的伦理防范[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7 赵晓燕;海尔财务公司产业链金融发展模式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8 曾林子;朱昒基金融改革思想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5年

9 高立志;我国CBD金融资源优化路径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10 刘广明;产业传导视角下的江西金融—经济关联度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5957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uobiyinxinglunwen/15957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807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