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业垄断福利损失的估计研究
本文选题:银行业 + 垄断 ; 参考:《湘潭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如今我国进入经济新常态时期,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我国银行业也进入自身发展的新常态,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而我国银行业改革始终没有突破国有产权制度的框架,这使得我国银行业资源配置的效率极低,经济效益不高。因此使我国经济从旧有的要素投入模式向效率驱动模式转换,优化金融领域资源配置,将有效提高我国社会福利水平,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以垄断对社会福利损失的影响的基本理论为基础,通过两个指标测度我国银行业的垄断程度:市场集中率CRn、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并实证测度了我国银行业的垄断程度。其次,利用2007-2015年14家全国性商业银行年报数据,通过SFA模型对这14家全国性商业银行的X-效率水平进行测算,再次,推算出垄断福利损失下限估计方法,并通过分析了各个全国性商业银行每年的X-非效率损失程度,构建了由垄断导致的社会福利损失上限估计方法,以及通过莱本斯坦方法得出的间接福利损失估计方法。最后利用我国14家全国性商业银行2007—2015年的数据,实证测量了我国银行业垄断导致的直接福利损失上下限和间接福利损失,并对实证结果进行了分析。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研究结论如下:2007-2015年我国银行业在存款、贷款、资产和负债方面都存在垄断势力,但垄断程度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利用市场集中率CRn、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两种指标进行测度均可得出:我国银行业属于中下集中寡占型行业。同时,在2007—2015年间的每一年,每个全国性商业银行由垄断导致的直接福利损失都为正数,我国银行业由垄断势力导致的直接福利损失下限占GDP比例达0.4%--0.6%,直接福利损失上限占GDP比重约0.7%,表明我国银行业垄断导致的直接福利损失十分显著;国有商业银行垄断导致的直接福利损失上下限占GDP的百分比都高于股份制银行。同时,由于商业银行向下游行业贷款,从而导致下游行业生产成本上升,最终由我国银行业垄断导致的2008年7个行业的间接福利损失也占GDP百分比的2%以上,是直接福利损失的3倍,对社会福利造成的负面效应尤为明显。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以下4个政策建议:第一,放宽市场准入,逐步引入竞争。第二,防控贷款风险,优化贷款结构。第三,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优化利率形成机制。第四,完善银行业协会,引导银行有序发展。
[Abstract]:Now our country enters the new normal period of economy, the speed of economic growth slows down, the banking industry of our country has also entered the new normal of its own development. In the important strategic opportunity period of.2013 in 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8th CPC Central Committee, it put forward "make the market play a decisive role in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The efficiency of our country's banking resources allocation is very low and the economic benefit is not high. Therefore, the transformation of our country's economy from the old factor input mode to the efficiency driven model and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in the financial field will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ocial welfare level of our country, and have an important impetus to the growth of our country's economy. On the basis of the basic theory of the impact of welfare loss, we measure the monopoly degree of China's banking industry by two indexes: the market concentration rate CRn, the herfen Dahl Seaman index, and the empirical measure of the degree of monopoly in China's banking industry. Secondly, using the data of the annual reports of 14 national commercial banks in 2007-2015 years and the SFA model to these nationals. The X- efficiency level of commercial banks is calculated. Again, the estimation method of the lower limit of the monopoly welfare loss is calculated. By analyzing the annual X- inefficiency loss degree of each national commercial bank, the upper limit estimation method of social welfare loss caused by monopoly is constructed, and the indirect welfare loss estimated by the lainstein method is estimated. In the end, using the data of 14 national commercial banks in China from 2007 to 2015, the paper empirically measured the upper and lower losses of direct welfare loss and indirect welfare loss caused by China's banking monopoly, and analyzed the empirical results. The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the banking industry in China is in deposits, loans and assets in 2007-2015 years. There are monopolies in both debt and debt, but the degree of monopoly is declining year by year. Using the market concentration rate CRn and the two indexes of the herfen Dahl Seaman index, we can conclude that China's banking industry belongs to the middle and lower centralized oligopoly industry. At the same time, every national commercial bank is monopolized in every year from 2007 to 2015. The direct welfare loss caused by the direct welfare loss in China's banking industry is GDP 0.4%--0.6%, the upper limit of direct welfare loss accounts for about 0.7% of GDP,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direct welfare loss caused by the monopoly of China's banking industry is very significant; the direct welfare losses caused by the monopoly of 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s are limited to the upper and lower limits. The percentage of GDP is higher than that of joint-stock banks. At the same time, owing to the commercial banks' lending to the downstream industry, the cost of production in the downstream industry is rising. The indirect welfare loss of the 7 industries in 2008, resulting from the monopoly of China's banking industry, is also more than 2% of the percentage of GDP, which is 3 times the loss of direct welfare and the negative effect on social welfare. The effect is particularly obvious. On the basis of the research conclusions, the following 4 policy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first, relax market access, gradually introduce competition. Second, prevent and control loan risks, optimize the loan structure. Third, deepen the reform of interest rate marketization, optimize the mechanism of interest rate formation. Fourth, perfect the banking association and guide the orderly development of the bank.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F83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真;;IASB预计信用损失的最新进展及其评价[J];商业会计;2013年15期
2 李玉红;;我国金融工具减值会计计量模型研究[J];商;2012年06期
3 ;贷款质量五级分类办法[J];宏观经济管理;2000年01期
4 王永红;我国银行贷款质量低下的成因与解决对策[J];经济界;2000年02期
5 彦儒,庆彬,建忠;小额贷款进农家[J];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1年04期
6 谢成,谢冰;浅析我国贷款质量分类管理——现存问题及完善途径[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7 倪彩霞;实施贷款五级分类的建议[J];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5年01期
8 ;中国必须提高新增贷款的质量[J];金融博览;2006年04期
9 李晓东;曲世权;贺大勇;;解开到期贷款难收回之“结”[J];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8年05期
10 王晓忠;荣冶;刘勇;;对小额贷款公司发展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吉林金融研究;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韩松华;;浅谈社会福利档案的综合管理[A];齐鲁档案论坛——山东省档案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会刊[C];2009年
2 苏东斌;;走向“有限福利”——兼评香港社会福利中的体制性障碍[A];2002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现代化建设中的体制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陈微;;浙江农村社会福利发展状况调查与分析[A];秩序与进步:中国社会变迁与浙江发展经验——浙江省社会学学会2006年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古金卓;;关于澳大利亚的社会福利和养老政策以及对商洛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思考[A];陕西老年学通讯·2011年第2期(总第86期)[C];2011年
5 周芳华;;宜兴市社会福利中心创新发展服务新模式[A];江苏老龄问题研究论文选集[C];2010年
6 苏振芳;;构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的社会福利模式[A];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30年:回顾与前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梁祖彬;;社会救助在中国城市的发展:补救性的社会福利[A];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30年:回顾与前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刘祖云;王丹凤;;2011年澳门社会结构与社会福利研究回顾[A];当代港澳研究·第6辑[C];2012年
9 金娈;;我国城乡居民福利制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A];《资本论》与贫困问题研究——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郝彩虹;;民办养老机构发展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贵阳市养老机构的调查与思考[A];“和谐发展与贵州小康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强;到期贷款监控在贷后管理中的实践应用[N];中国城乡金融报;2012年
2 张杰;长远谋划确保农户贷款质量[N];中国城乡金融报;2013年
3 尹延刚 赵曙光;加快农户贷款节奏 积极支持“三秋”生产[N];金融时报;2013年
4 柴克炎 张振逊;潜江支行中小企业贷款五年无“不良”[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5年
5 张焱;提高银行贷款质量需要全社会的支持[N];金融时报;2002年
6 驻站记者 邱静;左旗信用社200多万元小额贷款助推再就业[N];赤峰日报;2006年
7 FN记者 周闯 通讯员 王峰 孙宗伟;借新还旧贷款链为何一直在循环?[N];金融时报;2006年
8 姜建鹏 刘敏;阳光办贷惠农户 夫妻承诺还贷款[N];陕西科技报;2008年
9 纪学;世行贷款总量降 质量升[N];中国财经报;2000年
10 本报通讯员 彭宽胜 毛志鹏;丁现胜 小额贷款“拓荒者”的苦辣酸甜[N];中国邮政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包海花;区域社会福利协调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2 杨勇刚;中国农村社会福利的发展与模式转换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3 毕天云;社会福利场域的惯习[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4 万国威;社会福利转型下的福利多元建构:兴文县留守儿童的实证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春婵;中国银行业垄断福利损失的估计研究[D];湘潭大学;2017年
2 曹诗亮;A商业银行同业业务转型研究[D];广东财经大学;2017年
3 朱庆;政府持股对我国商业银行前沿效率的影响研究[D];湘潭大学;2017年
4 陈高静梓;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对其风险的影响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7年
5 霍道伟;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发展的影响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7年
6 周云;商业银行服务创新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7年
7 吴维宁;大数据时代商业银行营销策略分析[D];南昌大学;2017年
8 王俊霞;商业银行收入多元化对经营效率的影响研究[D];湘潭大学;2017年
9 张晶;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7年
10 吴江聿;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18056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uobiyinxinglunwen/1805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