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皖江区域金融市场紊乱与经济波动
本文选题:金融市场 + 经济波动 ; 参考:《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04期
【摘要】:在近代中国,各种官私机构滥发、兑汇各种货币、票据,追逐套利,造成金融市场紊乱、加剧民生困苦,皖江区域自不例外。皖江区域作为全国重要稻米输出以及工业品输入市场,波动频繁本身是其经济显著特征,在紊乱的金融市场作用下,两者更是相互推波助澜。因而需要政府采取有效的经济政策,稳定金融市场、平复经济波动,来维护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但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政府正是造成这种紊乱和波动的最重要主体。
[Abstract]:In modern China, various government and private organizations issued indiscriminately, exchanged various currencies, bills, and pursued arbitrage, which caused financial market disorder and aggravated people's livelihood difficulties, and the Anhui River region was no exception. As an important rice export and industrial input market in China, the region of Anhui River is obviously characterized by frequent fluctuations, and they contribute to each other under the action of the disordered financial market.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for the government to adopt effective economic policies, stabilize the financial market and smooth down the economic fluctuations in order to maintain the sustained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However, in semi-colonial and semi-feudal China, the government is the most important subject causing this disorder and fluctuation.
【作者单位】: 安徽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SK2016A0104) 安徽省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人才国(境)外访学研修重点项目(gxfxZD2016112)
【分类号】:F129;F832.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方前移;;浅析钱业与商品贸易互动关系——以芜湖中转市场为例[J];中国农史;2012年03期
2 寇尚民;;安徽安庆造币厂所造银币探究[J];收藏;2012年17期
3 汪昌桥;;对清末安徽铜元几个问题的探讨[J];钱币文论特辑;2006年02期
4 王玉茹;;中国近代的经济增长和中长周期波动[J];经济学(季刊);2005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前移;;近代皖江区域金融市场紊乱与经济波动[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04期
2 罗畅;李启航;方意;;清乾隆至宣统年间的经济周期——以开封、太原粮价数据为中心[J];经济学(季刊);2016年02期
3 余治国;;安徽工业化进程的迟滞与原因考察——以芜湖为例[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6期
4 张昱;倪坤;;经济史还原与分析过程中的经济学逻辑——近代中国货币金融研究文献选读之管见[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5年02期
5 孙文娜;赵建春;;世界各国征信机构的兴起原因探析[J];未来与发展;2014年08期
6 薛伟强;;往事如烟须明辨——范福潮先生六篇新年史论质疑[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年S4期
7 蒋清宏;;货币供给水平与中国近代经济周期的契合和背离——货币数量论的解释[J];江海学刊;2012年02期
8 赵劲松;;法律还是政治变迁?——以1904—1940年的投资者保护和金融发展为例[J];经济学(季刊);2012年02期
9 胡建绩;祁杭峰;;基于经济长周期耦合的中国产业发展——以江苏无锡为例的研究[J];经济管理;2010年09期
10 薛伟强;高景龙;;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学术研究与中学历史教学[J];历史教学(中学版);2010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郑备军;陈铨亚;;中国最早的金融投资市场:宁波钱庄的空盘交易(1860—1920)[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朱荫贵;;论抗战时期的杭州钱庄业[J];安徽史学;2010年01期
3 马俊亚;近代国内钱业市场的运营与农副产品贸易[J];近代史研究;2001年02期
4 林地焕;论20世纪前期天津钱庄业的繁荣[J];史学月刊;2000年01期
5 张福运;1927~1937年南京钱庄业的兴衰[J];民国档案;2000年01期
6 姚会元;;近代汉口钱庄研究[J];历史研究;1990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可侠;张亨明;;安徽省“皖江开发开放”战略的实施与对策[J];铜陵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2 本刊编辑部;王运宝;徐浩程;邱积敏;;皖江点晴——打造产业转移“新特区”[J];决策;2010年04期
3 ;《江淮》:高端聚焦“皖江示范区”[J];江淮;2010年04期
4 张晓彤;;安徽崛起看皖江[J];中国报道;2011年04期
5 秦柳;;皖江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及对策[J];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03期
6 秦柳;;皖江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及对策[J];北方经济;2011年17期
7 张娟娟;;活力皖江声名鹊起[J];江淮;2012年02期
8 王云平;李秋淮;;皖江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新突破[J];中国经贸;2013年08期
9 卢荣景;;发挥优势 强化自身——谈谈皖江开发开放[J];学术界;1990年05期
10 傅锡寿;;开发皖江是一项长期的宏大工程[J];学术界;199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孙都光;;“东向发展”的助推器——浅析在融入长三角中加快构建皖江产业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暨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许成宽;“皖江潮”涌动2012[N];安徽经济报;2013年
2 记者 陆列嘉;皖江示范区打造五大品牌新优势[N];安徽日报;2013年
3 CUBN 记者 王强;皖江示范区建成三年成效显著[N];中国联合商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胡旭 本报见习记者 夏海军;产业集聚,,皖江凸显“软实力”[N];安徽日报;2013年
5 苏晓琼;皖江示范区合肥“吸金力”最强[N];合肥日报;2013年
6 ;看合肥好“风景” 助皖江再崛起[N];合肥晚报;2014年
7 汪富贵;加快皖江开发开放[N];安庆日报;2005年
8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 孔令刚;构筑支撑安徽崛起的皖江产业带[N];中国信息报;2005年
9 记者 胡旭 陆列嘉;“对话皖江”专题访谈活动举行[N];安徽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张小伍;省经信委提升工作效能服务皖江示范区建设[N];安徽经济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黎剑飞;民国时期皖江流域的工商业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2 秦晨;皖江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政策有效性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4年
3 房利敏;皖江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的金融支持研究[D];安徽大学;2013年
4 李德孝;皖江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主导产业选择[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5 张阳;唐代皖江流域经济地理研究[D];安徽大学;2014年
6 李俊峰;皖江城镇带可持续发展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3年
7 宗素姚;皖江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相关性分析研究[D];东华大学;2012年
8 朱庆雨;外商直接投资与皖江示范区经济增长研究[D];辽宁大学;2013年
9 罗兰;关于东部产业转移背景下的皖江示范区产业升级战略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4年
10 刘遇洲;皖江地区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8080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uobiyinxinglunwen/1808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