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银行论文 >

银行业顺周期性的特征、原因与传导机制:一个文献综述

发布时间:2018-05-01 14:16

  本文选题:金融周期 + 顺周期性 ; 参考:《南方金融》2017年11期


【摘要】: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表明,银行业顺周期性是导致金融领域重大风险的深层次微观原因。顺周期性是银行业固有的特征,银行业顺周期行为是对有效市场假说的背离,阻碍了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加剧了经济波动。在商业银行顺周期性形成机制中,信贷投放是核心推动力,贷款损失准备计提、资本充足率、公允价值计量、评级机构和银行内部评级等也具有显著的顺周期性,基于风险管理的某些微观审慎监管规则有可能进一步加剧商业银行的顺周期性。以整个金融体系健康为目标的宏观审慎政策能够有效缓解银行业顺周期性。只有将银行业过度顺周期性问题纳入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之中,才能进一步提高金融系统的稳定性。以往文献对于银行业顺周期性产生原因的研究大多是从供给角度切入的,下一步研究可从需求角度入手进行探讨。
[Abstract]: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broke out in 2008 shows that banking procyclicality is the deep microcosmic cause of the major risks in the financial field. The pro-cyclical behavior of banking is an inherent characteristic of banking, which deviates from the 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 hinders the efficient allocation of financial resources and intensifies economic fluctuations. In the pro-cyclical formation mechanism of commercial banks, credit lending is the core driving force. The reserve for loan losses, capital adequacy ratio, fair value measurement, rating agencies and internal ratings of banks are also significantly pro-cyclical. Some microprudential regulations based on risk management may further aggravate the procyclicality of commercial banks. Macro-prudential policies aimed at the health of the entire financial system can effectively mitigate the banking procyclicality. The stability of the financial system can only be further enhanced by integrating the excessive pro-cyclical problems of banking into the macro-prudential policy framework. The previous studies on the causes of banking procyclicality are mostly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supply, and the next step can be discussed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demand.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内涵、特征及其演变逻辑研究》(15JZD011)的资助
【分类号】:F83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军华;;银行体系的顺周期性和系统性风险[J];金融论坛;2011年07期

2 毕家新;;金融体系顺周期性研究述评[J];区域金融研究;2012年11期

3 刁峰;;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顺周期性的实证分析[J];金融经济;2013年12期

4 周小川;;关于改变宏观和微观顺周期性的进一步探讨[J];中国金融;2009年08期

5 季伟杰;过新伟;;我国银行业顺周期性的实证研究[J];中国物价;2012年05期

6 董盈厚;;会计准则、金融监管与顺周期性矫正[J];江淮论坛;2014年02期

7 谈俊;;银行顺周期性文献述评[J];金融评论;2012年03期

8 何建勇;;顺周期性效应的金融加速器机制解析[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9 刘训敏;;浅议金融监管顺周期性[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年04期

10 曾刚;万志宏;;巴塞尔新协议顺周期性特征研究评述[J];经济学动态;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货币信贷管理处课题组;孙华荣;向珂;平晓冬;孙欣华;王浩宇;王林立;费磊;孙丽华;;我国金融机构顺周期性的实证研究[A];金融发展理论与实践(2010)[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郭茹 李纯存;苏宁:探索新政策工具矫正“顺周期性”[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2 贾壮;易纲:熨平经济周期波动 减少金融体系顺周期性[N];证券时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育峰;商业银行顺周期特征与逆周期资本缓冲政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2 朱元倩;顺周期性下的银行风险管理与监管[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坤;金融加速器:商业银行的视角[D];山东大学;2015年

2 钱芸;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顺周期性的实证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5年

3 蒋晓蓉;我国商业银行杠杆率的顺周期性的实证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5年

4 梁婧;我国商业银行顺周期性及监管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5 陈静;市场竞争、经济波动与商业银行风险行为关系的研究[D];暨南大学;2016年

6 陈力;我国商业银行的顺周期性行为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7 李珊珊;我国商业银行顺周期性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15年

8 韩冬遥;中国信贷市场的顺周期性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9 雷建花;商业银行顺周期性与监管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10 范佳t,

本文编号:18297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uobiyinxinglunwen/18297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e49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