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金融危机形成的机理及监管制度改进研究
本文选题:碳金融危机 + 形成机理 ; 参考:《宏观经济研究》2017年11期
【摘要】:"发展绿色金融,设立绿色发展基金"被写入"十三五"规划,成为国家战略布局的重要部分。但是,现行的金融监管机制能否适配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结构并施之以有效监控等仍存疑问。因此,本文分别从初级、次级两级市场角度分析了碳金融危机形成机理,从基础资产实际质量空虚、碳衍生品证券化链条太长、过度创新使碳衍生品体系头重脚轻、过度投机使风险层层累积和分业监管导致监管漏洞五个方面分析了碳金融危机形成原因,由此分析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s)及其衍生品领域发生碳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并从敦促投资者以CCERs项目实际碳减排能力为依据评估基础资产、以投资和消费者保护为导向强化CCERs金融创新风险监管、实行动态监管机制以使CCERs衍生品的监管制度与时俱进和在CCERs市场实行综合监管模式以提高监管能力四个方面提出危机化解的监管制度改进建议。
[Abstract]:"developing green finance and setting up green development fund" has been written into the "Thirteenth five-year Plan" and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national strategic layout. However, whether the current financial regulatory mechanism can adapt to the structure of the carbon emissions trading market and effectively monitor, etc. Therefor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e carbon financial cris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markets respectively. From the emptiness of the actual quality of the basic assets, the long chain of carbon derivatives securitization, excessive innovation makes the carbon derivatives system top-heavy. Excessive speculation makes the risk accumulate layer by layer and separate supervision leads to regulatory loophole. It analyzes the causes of the carbon financial crisis in five aspects, and analyzes the possibility of a carbon financial crisis in the field of China's certified voluntary emission reduction (CCERs) and its derivatives. And from urging investors to evaluate basic assets on the basis of the actual carbon abatement capacity of CCERs projects, and to strengthen CCERs financial innovation risk supervision based on investment and consumer protection. In order to make the supervision system of CCERs derivatives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 and implement the comprehensive supervision mode in CCERs market t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supervision, the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how to improve the supervision system in order to resolve the crisis.
【作者单位】: 黄淮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基金】: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进一步完善河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财政政策研究”(编号:2016BC325) 河南省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会计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黄淮学院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黄淮学院ERP协同创新中心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832.5;X19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昱洋;;河南碳金融发展研究[J];区域经济评论;2013年03期
2 李晓鹏;;我国碳金融发展中的问题及其对策[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7期
3 谢伟杰;;中国碳金融的发展对策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9期
4 康晓虹;;我国碳金融发展困境之出路——构建全方位碳金融体系[J];生态经济(学术版);2013年02期
5 王朝晖;;碳金融发展制约因素及政策启示[J];中国市场;2014年15期
6 李瑞红;;对我国发展碳金融的几点思考[J];天津经济;2010年05期
7 凌楼凤;;构建我国碳金融发展体系[J];中国商界(下半月);2010年07期
8 颜海轶;郁璇;;我国碳金融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J];华北金融;2011年01期
9 王明;;中国碳金融组织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1年06期
10 田璇;;碳金融在我国的发展对策探析[J];商业会计;2011年1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杨艳;;碳金融助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研究[A];科学发展·生态文明——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九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C];2013年
2 刘丽伟;;世界碳金融的区域效应及制约因素分析[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3 王鲁娜;;内外环境下碳金融发展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A];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防灾减灾——2012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12年
4 曾少军;杨丽;;国际气候合作与我国碳金融创新[A];国际经济分析与展望(2010-2011)[C];2011年
5 李晓鹏;;天津滨海新区碳金融发展的优势、问题及路径选择[A];科学发展·生态文明——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九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C];2013年
6 邵伟;;论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发展策略[A];2010’第五届绿色财富(中国)论坛会刊[C];2010年
7 邵伟;;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探析[A];2010’第五届绿色财富(中国)论坛会刊[C];2010年
8 李光谱;;中国碳金融下的清洁发展机制(CDM)分析——基于SWOT的角度[A];第四届中部地区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见习记者 喻妙;碳金融有突破[N];中国环境报;2014年
2 ;碳金融四大功能与四大问题[N];上海证券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李飞 通讯员 李新龙 孙朝;武汉将打造碳金融中心[N];中国环境报;2010年
4 秦池江;揭开碳金融神秘面纱[N];金融时报;2011年
5 王遥 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院;以低碳经济为基础发展国际碳金融中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6 吉林大学副校长 教授 博士生导师 杜莉 张云 王凤奎;构建碳金融体系应充分发挥开发性金融作用[N];中国能源报;2014年
7 CUBN记者 刘末;激活湖北碳市 打造全国碳金融中心[N];中国联合商报;2014年
8 本报记者 陈湘静;没有碳金融支撑就没有定价权[N];中国环境报;2009年
9 张野;碳金融助推低碳发展[N];中国环境报;2010年
10 CUBN记者 李帅;“碳金融”演绎新版“货币战争”?[N];中国联合商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郑宇花;碳金融市场的定价与价格运行机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6年
2 冯金辉;碳金融与资源型产业低碳化发展的联动效应研究[D];新疆大学;2017年
3 孙兆东;中国碳金融交易市场的风险及防控[D];吉林大学;2015年
4 张云;中国碳金融交易价格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5 程炜博;碳金融市场参与主体和交易客体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吉林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鹏;碳金融对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研究[D];兰州财经大学;2015年
2 崔燕燕;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碳金融市场发展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3 龚晓宇;我国新能源企业创新性碳金融工具应用分析[D];暨南大学;2015年
4 易巍;我国碳金融市场制度的非均衡分析[D];集美大学;2015年
5 章淑威;欧盟碳金融衍生品EUA与CER关联度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5年
6 陶沁;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发展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6年
7 张鸥;碳金融在我国发展的研究与建议[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6年
8 陈伟杰;中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风险研究[D];广东财经大学;2016年
9 汪福强;中国碳金融市场业务模式探索[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10 卢灿;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风险管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8340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uobiyinxinglunwen/1834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