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送转的投资策略设计
本文选题:高送转 + logit回归 ; 参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在A股市场中,投资者往往将上市公司实行送股、转增股的股利政策视为利好,“高送转”的股票尤其受到广大投资者的亲睐。然而从会计的角度来看,无论是送红股亦或是资本公积转增股本,都只是上市公司对所有者权益科目进行的内部调整,既不对资产方和负债方造成影响,也不增加股东的财富,所以公司的价值并不受到高送转这一行为的影响。然而现实中,我国投资者的非理性特征十分明显,“高送转概念炒作”的观点甚嚣尘上。本文将研究高送转股票的特征,基于这些特征筛选出具有投资价值的股票构建投资组合,再结合科学的投资手段,以期获得稳定的超额收益。“高送转”炒作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高送转预期”阶段,“抢权”阶段和“填权”阶段,本文的策略设计将着重考虑第一和第三个阶段。针对“预期”阶段,本文从公司有能力“高送转”和有动机“高送转”两个维度来筛选具有高送转潜力的股票,其中用基准因子(每股资本公积和每股未分配利润)以及成长性因子(EPS、每股营业收入、每股净资产和每股现金流)作为衡量公司有能力高送转的标准,选用股本、股价、上市时间长短、是否有解禁股以及基金持股等因子作为公司有意愿高送转的测量手段。运用插入统计法确定了基准因子、股本、股价、上市时间长短以及每股现金流等5大因子能用于预测高送转的股票,同时统计结果证明了11月和12月是高送转预期炒作阶段最佳的操作时间段。然后基于这5大因子利用logit回归模型预测每只股票高送转的概率,选取概率最高的20只股票构成一个组合,本文选取了2011年至2015年的全样本数据进行样本内的测试。对于填权阶段,使用事件分析法研究“高送转”股票在实施方案前后的市场反应,结果显示滞涨的高送转股票在除权除息日后20个交易日有显著的超额收益。基于以上大数据的分析,针对不同的炒作时间段,设计出了两套包含选股以及持仓的投资策略。最后用2012年至2016年的数据对该套投资策略进行了样本外测试并取得了不错的超额收益。本文设计的整套“高送转”投资策略对投资者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Abstract]:In the A-share market, investors tend to take the dividend policy of the listed company as a positive policy, and the stocks with a "high transmission" are especially favored by the majority of investors. However, from an accounting point of view, whether it is a bonus stock or a capital stock transfer, it is only an internal adjustment of the owner's equity account by a listed company. It does not affect the asset side and the liability side, nor does it increase the wealth of the shareholders. So the value of the company is not affected by the high transfer behavior. However, in reality, the irra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investors are very obvious. In this paper, we will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transfer stocks. Based on these characteristics, we will screen out the investment portfolio of stocks with investment value, and then combine scientific investment means in order to obtain stable excess returns. The hype of "high sending to turn" is generally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namely, "high sending to expect", "grabbing power" and "filling right". The strategy design of this paper will focus on the first and third stages. In view of the "expected" stage, this paper selects the stocks with high turnover potential from the two dimensions of "high turnover" and "high turnover" of motivation. The benchmark factors (capital reserves per share and undistributed profits per share) and the growth factor EPSs, operating income per share, net assets per share and cash flow per share) are used as the criteria for measuring the ability of the company to make a high turnover. The length of the listing, whether there are such factors as the release of stocks and fund holdings as a measure of the company's willingness to send high. By means of insertion statistics, five factors, such as benchmark factor, equity, stock price, length of listing time and cash flow per share, can be used to predict the high turnover of stocks. At the same time, the statistical results show that November and December are the best operating time period in the expected speculation stage. Then, based on these five factors, the probability of high turnover of each stock is predicted by using logit regression model, and 20 stocks with the highest probability are selected to form a combination. In this paper, the total sample data from 2011 to 2015 are selected to carry out the test in the sample. For the filling stage, the market reaction before and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cheme is studied by the event analysis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agflation high transmission stock has a remarkable excess return after 20 trading days after the dividend dat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big data above, two investment strategies including stock selection and holding positions are designed for different speculation periods. In the end, the investment strategy was tested out of the sample using data from 2012 to 2016 and achieved a good excess return. The whole investment strategy designed in this paper has certain reference function to investors.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F832.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龚唯平;广东台商投资策略上的转变[J];海峡科技与产业;2001年06期
2 何望;长期投资——开放式基金的最佳投资策略[J];江西审计与财务;2002年10期
3 碧雪;巴菲特四大投资策略[J];思维与智慧;2002年10期
4 刘泽辉;;如何发现投资中的“鲨鱼苗”?[J];中国经济周刊;2010年47期
5 杨德龙;;二季度投资策略——下跌敢买 上涨敢卖[J];股市动态分析;2013年14期
6 杜杰,熊强;浅谈证券投资策略[J];四川金融;1991年09期
7 樊志杰;“复关”与我国投资策略选择[J];浙江经专学报;1994年02期
8 万洁平;增长投资策略[J];投资研究;1999年10期
9 全球证券及经济研究组;全球产业投资策略[J];中国外汇管理;1999年09期
10 小青;;投资策略 老少有别[J];中国商界;199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郑亚男;欧阳辉;刘震;Bas van der Reijt;罗军;高子剑;陈定;黄邵隆;;衍生工具与机构投资策略[A];创新·服务·提升——与企业共成长——2012第六届中国期货分析师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成微;邱菀华;刘善存;;投资策略的演化博弈与价格形成研究[A];第十四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2年
3 石正方;;台湾集团企业大陆投资浅析[A];2006海峡两岸发展论坛文集[C];2006年
4 孙克任;;西方现代投资组合理论与我们当前的投资策略[A];2001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5 方德英;;IT投资悖论与解决方案[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2007年
6 胡睿华;;云南省农村电网改造升级规划技术重点及投资策略研究[A];2012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文摘部分)[C];2012年
7 张曾莲;曾益雄;;复制型与增强型指数基金的实证比较分析与投资策略选择[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第25届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8 王咏梅;王劲松;;开放基金Beta系数及投资组合——投资策略匹配性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9 韩光华;王丽榕;胡斌;;保险资金海外投资浅析[A];2004年全国保险行业协会秘书长联席会议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国际期货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王红英;景气经济周期预期背景下的投资策略与系统风险的防范[N];第一财经日报;2013年
2 中国国际期货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王红英;如何制定投资策略(上)[N];第一财经日报;2013年
3 阿琪;四季度投资策略应回归防御[N];上海证券报;2013年
4 大摩多因子策略基金经理 刘钊;影响投资策略的“锚”[N];经济日报;2014年
5 阎岳;放弃积极投资策略 中国经济将会怎样[N];证券日报;2014年
6 《网络世界》 柴莎莎 编译;如何制定最优闪存投资策略?[N];网络世界;2014年
7 张强;投资理财的几点感受[N];上海金融报;2002年
8 马全祥 郝冬 采写;本期话题:老年人该怎样投资理财?[N];北京社会报;2006年
9 王晶;投资丹麦,印度比中国更快[N];中国经营报;2006年
10 李锦;大升浪下的投资策略[N];证券时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莉;股票投资组合构建与优化实证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2 余臻;基于高频数据的股指期货微观结构与投资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3 李启才;复杂金融模型下的保险公司最优再保险和投资策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4 刘帅;量化投资:若干金融衍生品的定价模型及投资策略研究[D];上海大学;2016年
5 吴利娟;不确定环境下R&D投资与公司金融[D];重庆大学;2016年
6 于良;我国保险资金股权投资动因及风险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6年
7 胡娟;金融决策中的模糊现象与模糊测度及其在投资策略中的应用[D];中央财经大学;2016年
8 肖军;中国股票市场价值反转投资策略有效性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9 霍跃;中国民间投资国际拓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鹿长余;Ⅰ.实用的数量化证券投资策略研究 Ⅱ.Some Comments on Several Matrix Inequalities with Applications to Canonical Correlations[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忱;基于高送转的投资策略设计[D];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7年
2 柴家周;低碳经济约束下企业投资策略选择的博弈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5年
3 梁艳清;基于高管增持的事件驱动投资策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4 卢静;中国风险资本投资网络及绩效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5 韩正婷;社交媒体中表达的投资策略有效性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6 胡亮;我国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投资风格漂移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7 王敬敏;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优化投资组合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5年
8 林政伯;利用PEG估值思维投资中国股市策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9 路帅;创业板推出后我国风险投资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10 杨发琳;对机构投资者价值投资的分析与认识[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9626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uobiyinxinglunwen/1962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