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量与增量:银行不良贷款的反思与化解
本文选题:风险管理 + 不良贷款 ; 参考:《新金融》2017年01期
【摘要】:受经济"三期叠加"的影响,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连续19个季度增加,防范和化解不良贷款风险的任务十分艰巨。不良贷款的成因宏观方面看是"三期叠加"的结果,微观层面看是银行信贷管理失范的结果。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本文认为我国银行普遍存在"粉饰"资产质量的现象,由此导致新增不良贷款大部分是由不良贷款历史存量转化而来。这样,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从存量贷款中的隐性不良贷款入手解决增量不良贷款。解决方法有两种,即,剥离存量隐性不良贷款与自我消化存量隐性不良贷款。
[Abstract]:Influenced by the superposition of three periods of economy, the balance of non-performing loans in China's banking industry has increased for 19 consecutive quarters, so the task of preventing and defusing the risk of non-performing loans is very arduous. The causes of non-performing loans are the result of "three periods superposition" in macro aspect, and the result of bank credit management irregularity in micro level. Through the data collation and analysis, this paper thinks that the phenomenon of "whitewash" asset quality exists in the banks of our country, which leads to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new non-performing loans from the historical stock of the non-performing loans. In this way, the key to solve the problem lies in how to solve the incremental non-performing loans from the recessive non-performing loans in stock loans. There are two ways to solve this problem, that is, to divest the stock of recessive non-performing loans and to self-digest the stock of implicit non-performing loans.
【作者单位】: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总行;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吉林省债务管理服务中心;
【分类号】:F83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晖;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新增不良贷款质量真实性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J];海南金融;2001年01期
2 于雷;银行刚性清收不良贷款的负面效应[J];济南金融;2001年11期
3 刘兴扬,刘强,李波;建行南充市分行2001年压缩不良贷款情况调查[J];西南金融;2002年03期
4 降如何,王卫东;从不良贷款的成因谈盘活对策[J];经济师;2003年06期
5 姜春,吴勇 ,姜进强;当前银行化解不良贷款的四大难题探究[J];济南金融;2003年06期
6 张若平;浅析不良贷款的解决对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7 吕延新;浅析防范和化解农发行不良贷款的途径[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8 冯建强;论金融结构的调整和不良贷款下降的关系[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4年03期
9 张伟;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成因分析及其对策[J];市场周刊(商务);2004年09期
10 黄俊;不良贷款未能真实体现的成因与对策[J];福建金融;2005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东浩;万显明;刘小芳;杨晓光;;数据挖掘在不良贷款处置中的应用[A];中国企业运筹学[2010(1)][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胡剑平;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不良贷款形成中的经理人行为视角[D];复旦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嵩;交易服务商在中国不良贷款市场中的作用与实践[D];暨南大学;2005年
2 曹金宏;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贷款类债权定价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3 林晨草;I银行F省分行不良贷款防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4 刘赫;中国农业发展银行X分行商业性不良贷款案例分析[D];辽宁大学;2015年
5 徐雅情;银行分类不良贷款与其特征因素关系的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4年
6 蒋瑶瑶;个人不良贷款形成机理及控制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5年
7 谈雅萍;A县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的处置与防范[D];湘潭大学;2015年
8 张志华;关于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治理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9 王俊;中国银行云南省分行小企业不良贷款成因及对策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5年
10 薛钊;黑龙江省A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成因及对策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9879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uobiyinxinglunwen/1987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