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银行论文 >

P2P网贷市场中虚拟社会资本对个人信用的引致影响

发布时间:2018-06-17 07:52

  本文选题:虚拟社会资本 + 信息不对称 ; 参考:《求是学刊》2017年01期


【摘要】:P2P网贷市场的迅速发展,在有效缓解民间借贷供求紧张状态的同时,也存在着严重的信用风险。虚拟社会资本作为一种在互联网环境下重构的社会资本形式,具有虚拟性、寄存性、多源性等主要特征,存在着独特的表现形式。其可在P2P网贷活动当中,对参与主体的行为选择产生积极的影响。虚拟社会资本的存在,能够通过提供更多的决策信息来有效防范信用风险,能够通过进一步完善信用测度的内容体系来实现个人信用风险的度量,能够通过对借款人的监督和激励来提升个人信用水平。但同时,也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化解其负面作用。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P2P network loan market, there are also serious credit risks while effectively alleviating the shortage of private loan supply and demand. Virtual social capital, as a form of social capital reconstructed in the Internet environment, has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fictitious, depository and multi-source, and has its unique manifestation. It can exert a positive influence on the behavior choice of the participants in P2P network lending activities. The existence of virtual social capital can effectively guard against credit risk by providing more decision information, and can realize the measurement of personal credit risk by further perfecting the content system of credit measure.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personal credit through the supervision and encouragement of borrowers. But at the same time, we also need to take practical measures to resolve its negative effects.
【作者单位】: 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微博社区的网络信息传播机理及政策引导体系研究”,项目编号:71303069
【分类号】:F832.4;F724.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辉祥;;努力提高对虚拟社会管理水平[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年10期

2 甄贞;吴明;杨凡;;论加强虚拟社会管理[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年17期

3 刘静;;创新虚拟社会管理研究[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4 王胜蓝;;虚拟社会的特征及哲学视角浅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年03期

5 郭先登;关于青岛市提高“虚拟社会”管理水平的思考[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6 布振琏;高尚;;试构建和谐虚拟社会[J];知识经济;2009年16期

7 本刊首席时政观察员;;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J];领导决策信息;2011年09期

8 徐云;司春杰;;东明社区创新“虚拟社会”管理新路子[J];浦东开发;2011年01期

9 王文会;;从微博看虚拟社会秩序管理[J];中国报业;2012年08期

10 张保文;;论虚拟社会的构建及管理规范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晴晴;;虚拟社会管理现状分析[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王卫祥;;如何加强虚拟社会的社会管理[A];江西省宜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征文活动论文集[C];2011年

3 陈峰;;如何加强虚拟社会的社会管理[A];江西省宜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征文活动论文集[C];2011年

4 王德芳;余林;;虚拟社会关系研究述评及展望摘要[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陶国根;;虚拟社会管理的困境及其治理策略[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卢志勇;王锋;;坚持互联网依法公开管理 共建宜春和谐“虚拟社会”[A];江西省宜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征文活动论文集[C];2011年

7 傅李琦;;如何加强虚拟社会的社会管理[A];江西省宜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征文活动论文集[C];2011年

8 胡献忠;;虚拟社会的秩序与管理——从微博谣言说起[A];社会管理创新与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七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11)[C];2011年

9 吴琳;;网络政治学视域下虚拟社会管理实践机制探索[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金文玲;;提高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要找准切入点[A];江西省宜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征文活动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卜松竹邋任珊珊 程雪超 严利 何颖思 张浩 通讯员 曾颖仪;“虚拟社会”首次写入党代会报告[N];广州日报;2007年

2 易京茶;虚拟社会管理纳入党务有积极意义[N];中国信息报;2007年

3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谢俊贵;虚拟社会建设需要“网络社工”助力[N];广州日报;2012年

4 叶慧;积极利用 加强管理 维护虚拟社会和谐稳定[N];丽水日报;2007年

5 上海市市长助理 公安局局长 张学兵;探索虚拟社会管理的社会化对接[N];人民公安报;2010年

6 记者 余东明;山东全方位创新虚拟社会管理[N];法制日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陆爱红;虚拟社会亟需加强管理[N];人民公安报;2011年

8 通讯员 马世忠;市委宣传部部署虚拟社会管理“系统化”工程建设工作[N];格尔木日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刘金良;信息网络安全:虚拟社会管理切入点[N];人民邮电;2011年

10 张慧;共同推动虚拟社会管理创新[N];太原日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蔡光明;虚拟社会伦理及其建构[D];福州大学;2005年

2 叶旭锋;政府对虚拟社会的战略性控制[D];厦门大学;2006年

3 董凤娟;我国虚拟社会的管理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4 张欣竹;我国虚拟社会管理研究[D];辽宁大学;2013年

5 江亚琳;虚拟社会越轨行为及其治理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6 赵聪聪;虚拟社会对人的价值观的影响及引导路径研究[D];中共山东省委党校;2016年

7 曹海东;网络“虚拟社会”综合治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8 杨建民;虚拟社会伦理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2年

9 蔡振磊;虚拟社会网络监管体制的创新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10 王鹏程;构建和谐“虚拟社会”的哲学思考[D];沈阳工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0302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uobiyinxinglunwen/20302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2e8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