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银行论文 >

中央银行沟通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6-22 00:48

  本文选题:中央银行沟通 + 汇率波动 ; 参考:《金融研究》2016年11期


【摘要】:本文首先在开放经济环境下基于传统非套补利率平价理论,将中央银行沟通指示器引入理论模型进行研究。然后以2006年10月-2014年12月期间中国人民银行沟通频数和人民币汇率数据为样本,采用EGARCH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央银行沟通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总体影响、不同沟通渠道以及口头沟通的不同主体、不同内容和不同货币政策取向沟通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影响程度。实证结果显示:(1)中央银行沟通对人民币汇率波动有较为显著的影响;(2)书面沟通的作用效果优于口头沟通;(3)口头沟通中行长沟通与他人沟通相比更有效;(4)口头沟通中关于货币政策取向沟通的效果优于宏观经济展望;(5)宽松意图沟通的效果优于紧缩意图。本文的研究表明,中央银行沟通可在汇率的预期管理中发挥积极作用,促进汇率平稳波动;在沟通策略上,应注重发展口头沟通,并重视宽松意图沟通的运用。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central bank communication indicator is introduced into the theoretical model 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non-complementary interest rate parity theory in the open economy environment. Based on the data of the communication frequency of 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 and the RMB exchange rate from October 2006 to December 2014, the paper empirically analyzes the overall impact of the communication of the central bank on the RMB exchange rate fluctuation by using EGARCH model. Different communication channels as well as different subjects, different content and different monetary policy orientation of communication on the impact of RMB exchange rate fluctuations.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1) the central bank communication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RMB exchange rate fluctuations; (2) the effect of written communication is better than oral communication; (3) the communication of governor in oral communication is more effective than that of others; (4) oral communication is more effective than other communication. The effect of monetary policy orientation communication in China is better than that of macroeconomic outlook; (5) the effect of loose intention communication is better than that of austerity intention. The research in this paper shows that central bank communication can play an active role in the management of exchange rate expectation and promote stable exchange rate fluctuation. In the communication strategy,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oral communication and the use of loose intention communication.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商学院;中央财经大学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473275)的资助和支持
【分类号】:F832.31;F832.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席长庚;漫话中央银行[J];经济师;2000年02期

2 刘慧宇;孔祥熙与中央银行的发展[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0年05期

3 ;戴相龙表示:中央银行要集中精力做好十项工作[J];金融经济;2000年01期

4 席长庚;中央银行简论[J];金融科学;2000年01期

5 安希来;;中央银行金融执法责任制的内容[J];金融与市场;2000年02期

6 周升业;《中央银行学》评介[J];中国高等教育;2000年02期

7 徐洪水;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经济学分析[J];上海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1期

8 朱红云;;试论新体制下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管[J];云南金融;2001年02期

9 杜恂诚;天生的畸形儿——记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中央银行[J];银行家;2003年05期

10 范宏伟,迈夫;中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探索[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山;;完善基层中央银行专业技术人才管理机制的探索[A];《武汉金融》2010年第12期[C];2010年

2 丁剑平;周建芳;;中央银行的单方干预、联合干预和未来的中国汇市多方博弈格局[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中)[C];2004年

3 程绪正;严广乐;刘建香;朱礼庆;陆曙东;;中央银行金融调控的系统动力学模型[A];系统工程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1998年

4 曹龙骐;郭茂佳;;论我国中央银行宏观调控机制的重构[A];2004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的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陆磊;;非均衡博弈、央行的微观独立性与最优金融稳定政策[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6 韦宇红;;进一步提高中央银行金融宏观调控能力[A];《提高驾驭市场经济能力 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论文集[C];2005年

7 谌争勇;;中央银行风险管理框架:构建与运行[A];财会工作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第三辑)[C];2012年

8 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金融研究处课题组;代金奎;王兆旭;郭琪;王媛;王震;;宏观审慎原则下差别化调控框架理论构建——基于中央银行宏观调控视角[A];金融发展理论与实践(2010)[C];2011年

9 刘社芳;;美国次贷危机处置中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制度创新研究[A];金融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作用——陕西省金融学会第十九届金融征文获奖论文集[C];2011年

10 王宇;;以色列退出:汇率改革在经济金融改革的基础上启动——从“钉住汇率制度”退出的路径选择和经验教训(七)[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艳梅;俄中央银行下调再融资利率[N];远东经贸导报;2010年

2 东北财经大学 寇楠;构建有效的中央银行抵押品制度框架[N];金融时报;2013年

3 魏革军;中央银行的行为哲学[N];金融时报;2004年

4 张健华 博士;中央银行与我国的金融稳定[N];金融时报;2004年

5 杨贵芳;增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N];上海金融报;2003年

6 ;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6年

7 主持人:本报记者  章永哲     特邀嘉宾:社科院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 王松奇          西南财大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主任 刘锡良;维护金融稳定是中央银行天职[N];金融时报;2006年

8 Kenneth Rogoff(肯尼斯·鲁格夫);“合谋”的亚洲中央银行?[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9 徐以升;从横向、纵向看中央银行的私有问题[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10 原文作者 Matthew Keen 德意志银行,全球商品部董事 翻译 杨明;中央银行——恶棍还是英雄?(上)[N];中国黄金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石涛;南京国民政府中央银行研究(1928-1937年)[D];复旦大学;2010年

2 李昌宝;中国近代中央银行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3 谢杰斌;中央银行沟通: 理论与实践[D];厦门大学;2009年

4 陈斌;财政对中央银行的责任转嫁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5 刘俊;我国中央银行内部控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6 齐稚平;中央银行金融危机救助的成本与收益[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7 何林峰;中央银行在金融稳定中的作用[D];四川大学;2007年

8 李世宏;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制度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9 赵尚梅;利率政策效应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琪;中央银行沟通对货币市场影响的有效性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16年

2 胡滨;央行沟通、市场预期与实际货币政策干预工具组合的效果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16年

3 周丽萍;中央银行沟通对利率的影响[D];暨南大学;2016年

4 王曼洁;中央银行再贷款的范围和标准[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5 张广见;我国中央银行文化建设模式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6 张龙;中央银行基层单位全面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7 毕文靖;后危机时代中央银行在宏观审慎管理的作用[D];山东大学;2012年

8 维提(Fatimetou Mint Ely);毛里塔尼亚的银行体系改革与中央银行的作用[D];吉林大学;2010年

9 彭莹;我国中央银行内部控制框架构建设想[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10 李乐旋;中央银行的冲销干预政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0507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uobiyinxinglunwen/20507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e8b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