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银行论文 >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增信:制度优化与绩效提升

发布时间:2018-06-26 20:19

  本文选题:农村金融 +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参考:《南方金融》2017年05期


【摘要】:本文运用状态——结构——绩效(SSP)理论框架,从融资增信的内在特性出发,揭示融资增信制度选择的机理,分析其对资源配置的影响,并以山东省章丘市为个案进行案例分析。研究表明:第一,以共保基金为担保物的信贷安排内含较高的交易成本,主要体现为较高的契约成本、信息成本和控制成本;第二,基于融资增信的内在性质,"选择赢家"的边界规则、清晰的程序和退出规则以及严格的监督和分级制裁规则可以作为融资增信制度安排的有机组成部分;第三,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总体层面来考察,融资增信边界规则、贷款短期化以及利率优惠等制度安排,容易造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间的资源配置扭曲。为此,要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体系建设,完善信用评级体系,创造良好的信用环境,降低融资增信过程中的交易成本,特别是信息搜寻成本;要完善制度结构,适度放宽增信对象的准入条件,搭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平等准入平台,避免由于准入歧视而造成财政、信贷资源分配不合理;要健全财政资金扶持政策体系,营造公平竞争的财政资金扶持政策环境,提高财政、信贷支农的绩效。
[Abstract]:Based on the framework of state-structure-performance (SSP) theory, this paper reveals the mechanism of financing credit enhancement system selection, analyzes its influence on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takes Zhangqiu City, Shandong Province as a case study.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first, the credit arrangements with co-guarantee fund as collateral contain higher transaction costs, mainly reflected in higher contract costs, information costs and control costs; second, Based on the intrinsic nature of financing credit enhancement, the "choose winners" boundary rules, clear procedures and exit rules, as well as strict monitoring and hierarchical sanctions rules can be an integral part of financing credit enhancement system arrangements. From the overall level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new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the rules of margin of financing and credit enhancement, the short-term loan and the preferential interest rate and other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can easily lead to the distortion of the resource allocation among the new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subjects.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redit system of the new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subject, perfect the credit rating system, create a good credit environment, reduce the transaction cost in the process of financing and credit enhancement, especially the cost of information searching, and perfect the system structure. Appropriate relaxation of access conditions for credit-enhancing objects, setting up a platform for equal access of new agricultural operators, avoiding unreasonable allocation of financial and credit resources due to discrimination in access, improving the policy system of financial support and fund support, Create a fair competition of financial funds support policy environment,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finance and credit to support agriculture.
【作者单位】: 泰山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资源错配视角下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及政策调适研究》(项目编号:15YJC790104)的资助
【分类号】:F324;F832.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江维国;;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管理创新的战略构想[J];农业经济;2014年03期

2 张赞;王彦玲;;对周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专业大户的研究初探[J];河南农业;2014年01期

3 沈玉萍;;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3年23期

4 藏金锁;巴康;彭浩轩;才梦;王田宇;马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建设[J];科技经济市场;2014年02期

5 张晓山;;关于农业经营主体发育的几个问题[J];小康(财智);2013年02期

6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育不良”[J];南阳市人民政府公报;2013年04期

7 赵西华;;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与科技对策[J];江苏农业学报;2010年06期

8 李薇;陈秉谱;;甘肃省农业经营主体演变特点及制约因素初探[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年10期

9 钱视忠;张彦荣;韩敏;;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开辟农民增收新渠道[J];江苏农村经济;2012年11期

10 ;江苏 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J];农村工作通讯;201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祝鹏飞;张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困境及对策研究——以湖南省为例[A];湖南财政与三农获奖论文[C];2014年

2 耿强;;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A];建设现代农业的理论与实践——“发展科学技术,,建设现代农业”征文选[C];2007年

3 李明贤;樊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功能定位及整合研究[A];湖南财政与三农获奖论文[C];2014年

4 易可君;郑楠;;基于成本收益理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组织形式比较分析[A];“深化农村改革”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5 吴金明;吴双;朱锐;;如何支持培育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A];湖南财政与三农获奖论文[C];2014年

6 ;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推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A];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道路——2013全国农村改革与发展座谈会论文集[C];2013年

7 潘学峰;陈通;;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推动现代农业发展[A];农业农村人才工作的理论与实践[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农民为主[N];经济日报;2013年

2 记者 余向东;浙江: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N];农民日报;2012年

3 记者 沈建华;江苏培育“龙头”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N];农民日报;2013年

4 记者 李川 魏_g 马波 米哲;推进城镇化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N];天津日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顾鑫;农业部: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N];中国证券报;2013年

6 通讯员 宗禾 本报记者 潘卫平;市领导到桓台县调研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情况[N];淄博日报;2013年

7 记者 余小乔;市工商局多措帮扶农业经营主体[N];蚌埠日报;2013年

8 山东东平农村合作银行董事长 田汝会;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策略之战[N];中华合作时报;2013年

9 记者 刘伟林;黑龙江加快培育农业经营主体[N];农民日报;2013年

10 杨凤伦 农行黑龙江齐齐哈尔分行行长;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注入活力[N];中国城乡金融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公泽;基于农业经营主体土地利用行为的村域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2 张鸿川;吉林市地区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问题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3 周丹;论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4 李金晓;云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研究[D];云南农业大学;2015年

5 商一星;贵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研究[D];贵州大学;2015年

6 郑丽莉;安徽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4年

7 张瑞;安徽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问题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4年

8 杨叶峰;浙江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4年

9 江飞;甘肃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水平评价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6年

10 王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0712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uobiyinxinglunwen/20712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091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