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银行论文 >

我国民营银行改革问题分析——基于制度变迁的视角

发布时间:2018-07-31 07:28
【摘要】:我国民营银行改革是银行业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一环,也是金融制度变迁的一项重要内容。文章运用制度变迁和制度创新理论对民营银行改革动因、改革形式、变迁成本及路径进行研究,主要采用理论论述的方法,用制度变迁中交易费用分析这个方法阐释我国民营银行改革的现状和问题,得出主要结论:从总量上来讲,民营银行改革是金融制度供给不均衡的结果;从形式上来讲,民营银行改革是诱致性制度变迁为因、强制性制度变迁为果的过程;从结构上来讲,民营银行改革是降低交易费用的过程,但其改革本身也具有相当成本,必须着眼于修正制度变迁过程,进一步从基础保障、重点措施和外部环境等方面进行创新,从而稳步推进民营银行改革发展。
[Abstract]:The reform of private banks in China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reform of banking marketization and the vicissitude of financial system. This paper applies the theory of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to study the causes, forms, costs and paths of the reform of private banks. Using the method of transaction cost analysis in institutional changes to explai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the reform of private banks in China, the main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in terms of total amount, the reform of private banks is the result of unbalanced supply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nd in form, the reform of private banks is the result of imbalance in the supply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 The reform of private banks is a process of inducing institutional changes and compulsory institutional changes as a result. From a structural point of view, the reform of private banks is a process of reducing transaction costs, but the reform itself also has considerable costs. We must focus on the revision of the process of institutional change, further innovation from the basic protection, key measures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so as to steadily promote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private banks.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
【分类号】:F830

【相似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邱兆祥;;对在我国发展民营银行问题的若干思考[A];第三届中国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4年

2 祝健;;准入民营银行是民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A];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热点问题探讨[C];2003年

3 徐诺金;;关于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问题[A];第三届中国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4年

4 纪尽善;;论发展民营银行及其制度障碍与供给[A];第三届中国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特约记者 李鹏;五家试点民营银行将申请“市场准入”[N];中国改革报;2003年

2 黄纯忠 陈丽芳(作者单位:人民银行永州市中心支行);民营银行发展需跨越“三大”法律障碍[N];中国改革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李nInI;我市筹建民营银行计划搁浅[N];重庆日报;2005年

4 寇建平;民营银行缘何“难产”[N];中国企业报;2003年

5 杨晓平;民营银行的优势在于“草根金融”[N];法制日报;2003年

6 张吉光 郭凌凌;民营银行八大疑惑[N];国际金融报;2003年

7 张望;理性看待民营银行道德风险[N];国际金融报;2003年

8 邓聿文;发展民营银行重在制度创新[N];国际金融报;2004年

9 信文;大规模开放民营银行为时尚早[N];经济参考报;2001年

10 浙江大学 赵生仙;关于民营银行的学术争鸣[N];上海金融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周楠;我国发展民营银行的现实路径选择[D];厦门大学;2004年

2 高菲;我国民营银行准入—退出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王闯;中国民营银行发展与经济增长:1985~2012年[D];辽宁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振;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2 韦瑶瑶;试论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及其策略选择[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3 曹芬;论我国发展民营银行的模式选择[D];河北大学;2008年

4 周世进;论民营银行发展的必要性与策略[D];天津财经学院;2005年

5 宋红卫;我国民营银行发展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6 李莎;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7 苏发金;我国民营银行发展问题探究[D];湘潭大学;2005年

8 沈飞;民营银行道德风险的法律防范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9 徐洁;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路径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10 李建华;我国发展民营银行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1548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uobiyinxinglunwen/21548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ce4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