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银行论文 >

民间金融服务机构向民营银行转变的模式与路径——以民间金融制度创新下的并轨发展为背景

发布时间:2018-11-14 20:03
【摘要】:近些年,以民间金融服务机构与民营银行作为典型代表的民间资本参与金融市场活动的积极性和广泛性日益加深,这为我国民间金融制度创新下市场主体的多元发展提供了成熟的市场背景。然而从实践上看,发展成熟的民间金融主体之间的转型发展并未取得良好效果。以民间金融服务机构向民营银行的转型为例,在总结域外民间金融服务机构向民营银行转型路径的基础上,立足本国实际情况,提出并分析我国民间金融服务机构向民营银行转型中应当明确转型条件的适用,从主体确立、市场选择、危机应急、监管主体、市场约束等角度明确转型内外部保障机制,注重业务转型过程中法制化的作用。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private capital, which is represented by private financial service institutions and private banks,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active and extensive in participating in financial market activities. This provides a mature market background for the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of market subject under the innovation of folk financial system. However, from the practical point of view, th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between the mature private financial subjects has not achieved good results. Taking the transition from private financial service institution to private bank as an example, based on the summary of the transition path from non-government financial service institution to private bank, the paper bases itself on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our countr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nd analyze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ransition conditions in the transition from the private financial service institutions to the private banks, and clarifies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guarantee mechanism of the transi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main body, the choice of the market, the emergency of the crisis, the subject of supervision and the restriction of the market. Pay attention to the role of legalization in the process of business transformation.
【作者单位】: 安徽财经大学商学院;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向交易和服务过程的民营中小型银行经营模式及相关政策研究”(71403001)的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F83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德理;;中国民营银行逆境求生[J];新经济;2001年02期

2 徐滇庆;;开放民营银行的前车之鉴[J];新经济;2001年06期

3 郑泽华;中国民营银行发展的战略思考[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4 郑泽华;试析中国民营银行的生存空间与风险防范[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5 王莉芳;我国民营银行的产生及未来经营探讨[J];现代企业;2001年07期

6 宝象;民营银行能拯救中国金融业吗?[J];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01年02期

7 徐滇庆;听得楼梯响,盼望人下来──民营银行问世临近突破[J];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01年06期

8 ;民营银行看上去很美[J];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01年07期

9 张炜;民营银行:拯救中国银行业?[J];浙江金融;2001年01期

10 刘慧玲;民营银行不堪承受之重[J];商务周刊;200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邱兆祥;;对在我国发展民营银行问题的若干思考[A];第三届中国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4年

2 祝健;;准入民营银行是民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A];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热点问题探讨[C];2003年

3 徐诺金;;关于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问题[A];第三届中国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4年

4 纪尽善;;论发展民营银行及其制度障碍与供给[A];第三届中国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特约记者 李鹏;五家试点民营银行将申请“市场准入”[N];中国改革报;2003年

2 黄纯忠 陈丽芳(作者单位:人民银行永州市中心支行);民营银行发展需跨越“三大”法律障碍[N];中国改革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李nInI;我市筹建民营银行计划搁浅[N];重庆日报;2005年

4 寇建平;民营银行缘何“难产”[N];中国企业报;2003年

5 杨晓平;民营银行的优势在于“草根金融”[N];法制日报;2003年

6 张吉光 郭凌凌;民营银行八大疑惑[N];国际金融报;2003年

7 张望;理性看待民营银行道德风险[N];国际金融报;2003年

8 邓聿文;发展民营银行重在制度创新[N];国际金融报;2004年

9 信文;大规模开放民营银行为时尚早[N];经济参考报;2001年

10 浙江大学 赵生仙;关于民营银行的学术争鸣[N];上海金融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周楠;我国发展民营银行的现实路径选择[D];厦门大学;2004年

2 高菲;我国民营银行准入—退出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王闯;中国民营银行发展与经济增长:1985~2012年[D];辽宁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振;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2 韦瑶瑶;试论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及其策略选择[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3 曹芬;论我国发展民营银行的模式选择[D];河北大学;2008年

4 周世进;论民营银行发展的必要性与策略[D];天津财经学院;2005年

5 宋红卫;我国民营银行发展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6 李莎;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7 苏发金;我国民营银行发展问题探究[D];湘潭大学;2005年

8 徐洁;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路径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9 李建华;我国发展民营银行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10 仲伟华;中国民营银行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3321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uobiyinxinglunwen/23321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03a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