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银行论文 >

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陕西省107家农村信用社全机构数据的经验考察

发布时间:2019-06-22 14:38
【摘要】:本文基于2008~2014年陕西省107家农村信用社全机构调查数据,在构建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Cov-AHP方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并借助Oaxaca-Blinder分解方法,深入探讨了不同地区和不同产权形式的农村信用社所提供的普惠金融服务水平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分析发现:中间业务交易金额与当地生产总值之比、农户拥有农村信用社银行卡数量、存款加权利率水平和贷款加权利率水平是评价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最重要的4个指标;陕西省农村信用社普惠金融服务水平总体较低,不同地区和不同产权形式农村信用社所提供的普惠金融服务水平差异较大,并呈现出分化格局;投资环境、产业结构、竞争环境、政府财政支出、城乡收入差距对农村信用社普惠金融服务总体水平有显著影响。
[Abstract]:Based on the survey data of 107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in Shaanxi Province in 2014, and on the basis of constructing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rural inclusive financial development level, this paper uses Cov-AHP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weight of each index, and with the help of Oaxaca-Blinder decomposition method, probes into the main reasons for the differences in the level of inclusive financial services provided by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in different regions and different forms of property rights. It is found that the ratio of intermediate business transaction amount to local 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 the number of bank cards owned by farmers, the level of deposit weighted interest rate and the level of loan weighted interest rate are the four most important indexes to evaluate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rural inclusive finance. The level of inclusive financial services provided by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in Shaanxi Province is generally low, and the level of inclusive financial services provided by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in different regions and different forms of property rights is quite different, and presents a differentiated pattern. Investment environment, industrial structure, competitive environment, government financial expenditure and incom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overall level of inclusive financial services of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作者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村金融研究所;长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基金】: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项目“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市场配置效率、供求均衡与产权抵押融资模式研究”(编号:IRT117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试点效果评价、运作模式与支持政策研究”(编号:7157321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软科学研究项目“农村普惠金融与支持政策”(编号:2016RKX02) 基本科研业务费人文社科项目“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融资效果评价、运作模式与支持政策研究”(编号:2014RWZD01)资助
【分类号】:F832.3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再清;略论农村信用社的风险及防范[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0年02期

2 李建建;关于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发展的思考[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0年11期

3 陈燕添,陈伟波;谈谈提高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水平的策略及建议[J];南方金融;2000年03期

4 史永安,王春生;关于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发展的思考[J];南方金融;2000年05期

5 蓝波,丘海民;改革创新是农村信用社走出困境的唯一选择[J];南方金融;2000年12期

6 人民银行新野县支行课题组;归并后农村信用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7 刘改勤,聂喜旺;农村信用社要加强支农服务[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6期

8 魏敏,李瑞军;农村信用社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J];经济师;2000年01期

9 许正超;对高风险农村信用社的治理建议[J];经济师;2000年02期

10 陈平;提高农村信用社效益的思考[J];经济师;200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脉伏;;农村信用社产生的制度经济学分析[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19次年会暨外国经济学说与国内外经济发展新格局(会议文集)[C];2011年

2 刘颖;;深化我国西部地区农村信用社改革的若干思考[A];首届湖湘三农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3 侯文阁;;转型期的农村信用社的改革[A];陕西省经济学学会第24次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王国力;环佳燕;郦书松;;组建地市级农村合作银行的可行性研究[A];江苏省农村金融学会第二十次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张建忠;;力促农民增收 实现农村信用社可持续发展[A];江苏省农村金融学会第二十次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宋磊;;构建农村信用社新型产权组织模式与运行机制的探讨[A];2005年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李斌;阮红新;郑艺;吴莹;;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的选择与变迁——基于控制权转移的视角[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8 李波;;湖北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发展研究[A];湖北新农村建设的思路与对策——'2006湖北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6年

9 宋文tD;;农村信用社要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贡献[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金融支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王红玲;;我国农村信用社组织形式多样化的探讨[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金融支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罗小兰;农村信用社的现状及改革方向[N];中国审计报;2004年

2 张建平 戴灿涛;我州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平稳推进[N];大理日报(汉);2005年

3 沈赤兵;积极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 努力提高为“三农”服务水平[N];贵州日报;2004年

4 正言;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增强服务功能[N];甘肃日报;2004年

5 杨世智;全省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会议召开[N];甘肃日报;2004年

6 本报记者 邓萍;农村信用社增资扩股工作稳步推进[N];广西日报;2005年

7 记者 邓萍 实习生 余宗飞;采取果断措施清收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N];广西日报;2005年

8 记者 周卫国;农村信用社改革开放始试点[N];湖南日报;2004年

9 石素坤;城区农村信用社的现状与对策[N];经理日报;2003年

10 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副行长 杨家才;当前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的若干问题〈下〉[N];金融时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双伦;农村信用社改革问题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5年

2 孟晓霞;我国农村信用社多元化经营绩效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3 刘健;我国农村信用社发展的制度与实证分析[D];山东大学;2008年

4 刘文丽;中国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系统问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9年

5 于富海;农村信用社治理机制及治理效率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6 王俊芹;河北省农村信用社发展问题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9年

7 方金兵;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评价与预警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8 张志勇;我国转型期农村信用社制度变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9 赵伟;农村信用社运行风险监测与预警系统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6年

10 张兰;农村信用社公司治理改革与效率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艳;新疆农村信用社改革研究[D];新疆大学;2008年

2 夏品俭;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模式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3 张宁;我国农村信用社法律规制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4 禹宗颜;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村信用社制度变迁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5 林楠;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与内部治理结构模式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8年

6 赵汉卿;河北省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发展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0年

7 王鲁;对我国农村信用社的制度分析[D];河北大学;2008年

8 谢云峰;浙江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问题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9 王海力;内蒙古农村信用社发展战略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10 杨瑞芳;我国农村信用社体制再造问题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5046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uobiyinxinglunwen/25046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125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