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银行论文 >

我国金融中心区位辐射潜力研究

发布时间:2019-07-17 11:24
【摘要】:我国金融中心的建设过于混乱,没有系统的指导体系。金融中心缺少层次上的区分,忽视了效率、潜力和其他系统的整体耦合性研究。而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劳动力的不足和人口老龄化等问题正逐渐暴露,加上经济一体化的政策,金融中心带动经济圈的扩张等都没有一个整体的指导框架,多重的金融、劳动力问题迫切需要解决。首先本文在DEA模型的帮助下将全国31个金融中心的金融效率测出,将金融效率分解为金融规模和金融创新支持的内在支持和经济基础、邮电设施等基础建设的外部环境冗余。利用SFA模型剔除外部环境松弛变量,结合为DEA三阶段模型得出的金融效率为内部真实金融效率,是金融效率中最为稳定且对金融中心的发展更为重要的部分。结合威尔逊模型将真实金融效率转化为金融辐射潜力,表示金融中心未来对周边的辐射力,也可以表示金融中心的增长潜能。其次将真实金融效率引入到衰减型重力模型中形成混合重力模型,数据覆盖31个中心城市和周边288个地级市检测各个金融中心间的相互联结性,在假设中提出经济圈衰减阈值观点,将武汉两小时经济圈列为经济圈假设的检验样本,以信息腹地和效率递减为理论依据设置多重衰减阈值,以此充分考虑距离对金融资源传递的衰减作用。得出结论:武汉两小时区域应该建设为长三角的二级附属经济圈;武汉作为区域金融中心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和金融腹地发展潜力;合肥是长三角与两小时的重要连接点,长沙和南昌的基础交通建设比单纯的金融建设更为重要。金融中心辐射潜力与联结力的综合就是金融中心区位金融辐射潜力。最后分析地区劳动力系统和金融经济系统间的耦合作用,并以两系统内部的金融辐射潜力、金融联结力、城乡二元差异、各个产业劳动力、城乡劳动力等指标构建灰色关联模型衡量各地区经济金融发展对劳动力规模的依赖性,加入对劳动力公平性和城乡二元结构的考虑,通过定性定量方法分析我国未来可能面临劳动力问题的解决方式,发现对劳动力数量的依赖是边际逐渐递减式的,通过高水平的人才和金融人口聚集效应代替人口红利和改革红利成为新的支撑增长极是可行的,政府在公平上多做努力,来防止循环式的劳动力迁移。
文内图片:技术路线图
图片说明:技术路线图
文内图片:我国diationradius国区域金融中softheregio中心辐射半径nalfinancial径centerinChiina
图片说明: 根取决于环境影区只受(如图加真实步规划根据因子得于金融资源影响的金融受金融自身图 5-1)。虽实的反映地划提供建议得分得到的是源的“质”,,融效率的乘积身的刺激而产虽然这种方地区该金融辐议。是综合金融也就是金融积。标准化后产生的金融方法得到的辐辐射的潜在融辐射半径。融的传递效后结合威尔融辐射的能力辐射半径不在实力,为国。金融辐射效率,因此尔逊模型得到力,为方便分不代表该地区国家建立金融射并不只取决F 取金融相到的金融辐分析称之为区的实际辐融先行试点决于金融规相关度与剔辐射半径表示为纯金融辐射辐射能力,却点和经济圈规模,还除外部示该地射半径却能更的进一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F83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凯风;张卓;;我国区域金融中心金融辐射力的金融效率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7年02期

2 李凯风;张卓;;基于真实金融辐射力视角的劳动力问题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6年05期

3 赫国胜;柳如眉;;人口老龄化、数字鸿沟与金融互联网[J];南方金融;2015年11期

4 张弥;周天勇;;自主到计划:人口生育和增长变迁——1950~2014年中国人口论纲要[J];经济研究参考;2015年32期

5 赵焘;;地域差别、区域金融差异与经济发展失衡——基于空间经济学视角的分析[J];湖北社会科学;2015年03期

6 纪玉俊;周素娟;;我国金融产业集聚的区域经济增长效应——基于门槛回归模型的实证研究[J];产业经济评论;2015年02期

7 周晓津;;人口新常态约束下特大城市的规模调控与转型升级[J];西部论坛;2015年02期

8 李建民;;中国的人口新常态与经济新常态[J];人口研究;2015年01期

9 王霞;;中国人口结构变动与老龄化问题研究[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2期

10 王宇;郭新强;干春晖;;关于金融集聚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理论研究——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系统和消息冲击的视角[J];经济学(季刊);2015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刘思峰;;根据地区差异科学选择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模式[N];光明日报;2014年

2 潘英丽;;经济转型的核心是金融转型[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蒋瑞波;中国区域金融创新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2 张晓燕;金融产业集聚及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3 王千六;基于城乡经济二元结构背景下的城乡金融二元结构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慧海;金融集聚及辐射效应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5154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uobiyinxinglunwen/25154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75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