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银行论文 >

银企关系对中小企业融资成本的敏感性分析

发布时间:2019-07-24 18:43
【摘要】: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中小企业仍然将银行贷款作为最佳的融资渠道。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规模的限制在信贷过程中会出现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银行为减少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信贷风险,银行会慎重考虑中小企业的贷款申请,或者提高其贷款利率。研究发现,在财务信息不透明的情况下,良好稳定的银企关系可以有助于中小企业获得银行贷款,并降低贷款成本。本文介绍了国内外现行的中小企业划分标准,明确了中小企业的基本情况,强调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之后对融资现状进行简要描述并解释原因。之后从文献综述的角度整理出关系型贷款的定义和特点,从理论研究和实证检验两方面对文献进行梳理总结。在研究主体部分,样本数据来自全国中小企业股权交易系统内企业2014年财务报告,选取银企关系时间、数量、企业高管背景三个指标来衡量银企关系,利用SPSS软件做多元线性回归,回归对象分别是企业贷款率和贷款利率,得出如下结论:银企关系长度与企业贷款可得性正相关,与融资成本负相关;银企关系数量与企业贷款可得性负相关,与融资成本正相关,企业高管的金融背景也有助于企业获得优惠的贷款资金。最后根据本文所得结论,从企业自身,银行机构、政府部门三个层次有针对性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并明确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76.3;F275;F83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金玲;论银企关系[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2 胡承德;浅谈如何构建新型的银企关系[J];经济师;2001年12期

3 杨宝云;试论市场经济的新型银企关系[J];内蒙古财会;2001年02期

4 雷虹;论网络经济时代的新型银企关系[J];武汉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2期

5 周脉伏;银企关系的国际模式化较与借鉴[J];理论学习;2001年02期

6 张洪玖;如何构建互信的银企关系[J];大庆社会科学;2002年04期

7 ;《经济日报》载文指出——信用不足造成县域银企关系扭曲[J];领导决策信息;2002年25期

8 华红梅;现阶段中国银企关系模式选择[J];经济师;2002年07期

9 董艳芬;浅谈银企关系的结合点[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2年09期

10 李忠,任文举;试论我国银企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全一;;关于建立新型银企关系的思考[A];新世纪 新思考[C];1999年

2 李一鸣;;中国银企关系合约的非市场化性质分析[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农贵国;;银企关系“三部曲”[A];新世纪 新思考[C];1999年

4 李鸿昌;;构建“和谐、共生、双赢”的市场型银企关系[A];企业管理创新探索与实践——2010年河南省企业管理创新论文集[C];2010年

5 林海;;金融全球化、现代合约与银企关系[A];“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与中国金融的发展和创新”研讨会暨第二届中国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4年

6 何韧;王维诚;;银企关系与中小企业成长[A];中国经济60年 道路、模式与发展: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9年

7 杨宜;徐鲲;;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银企关系与发展中小企业关系型融资研究——兼论新中国成立60年来银企关系的演进历程[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8 中国建设银行海南省分行课题组;麦仲山;;构建新型银企关系[A];银行与投资——中国投资学会2005—2006年度获奖科研课题选编[C];2005年

9 田利辉;;制度变迁、银企关系和扭曲的杠杆治理[A];经济学(季刊)第4卷增刊(总第18期)[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付后裕;市直金融联席会议提出发挥政府优势 建立银企关系平台[N];黄冈日报;2007年

2 记者 邓帆;为企业发展搭建平台[N];焦作日报;2009年

3 记者 付凌;构建新型银政银企关系[N];酒泉日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柏晶伟;新型银企关系正在形成[N];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

5 本报评论员;构建新型和谐银企关系[N];经济视点报;2005年

6 刘黄;关注银企关系新变化[N];中华工商时报;2004年

7 郭家春 林尧君 姜金平;构建新型银企关系的五个原则[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2年

8 汾阳市政府副市长 庞有文 汾阳市经委主任 任彦全;优化银企关系的策略取向[N];发展导报;2001年

9 杨慧敏;构筑新型银企关系的几点思考[N];粮油市场报;2001年

10 尚鸣;再造银企关系 促进市场成熟[N];经理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罗松江;市场经济条件下银企关系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严启发;转型期的银企关系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1997年

3 尹庆民;基于博弈论的中国转轨时期银企关系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洁;银企关系、债务融资与非效率投资[D];东北财经大学;2015年

2 邹民;银企关系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D];安徽财经大学;2015年

3 周慧慧;银企关系对企业投资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6年

4 李璇;银企关系与企业成本费用“粘性”的实证研究[D];南京大学;2016年

5 苏牧;银企关系对中小企业融资成本的敏感性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6年

6 李卉;论我国国有经济中的银企关系[D];黑龙江大学;2002年

7 高宝安;美日银企关系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8 李静;中国转型时期的银企关系分析[D];河南大学;2002年

9 吕雅娜;银企关系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3年

10 高帆;我国转轨时期的银企关系:一个金融产权的分析视角[D];西北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25188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uobiyinxinglunwen/25188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d58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