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银行论文 >

现代奥地利学派的货币理论研究

发布时间:2019-09-11 10:54
【摘要】:在鲁滨逊的孤岛生活中,“货币”是一个不必要的概念。无论是前期一个人的生活,还是后期与星期五两个人的生活,象征间接交换的“货币”实物都没有存在的意义。对他们来说,简单的物物交换要比货币媒介更为方便、直接、实用,无需浪费额外的人力物力生产货币商品。但现实版的经济中,每个人都不是孤独的鲁滨逊,他们都生活在人类集体社会的大家庭里,直视着大于等于二的人群。在这里,每个人都掌握着不同的资源产品,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需求。自给自足远远不如相互交换更为便利,直接交换明显低于间接交换的正向效益。因此,人类社会直接交换的历史非常短暂,很快就过渡到了间接交换阶段,最具市场性的“货币”商品应运而生。“货币”产生之后,围绕货币与实体经济关系的话题便随之展开。20世纪之前,古典经济学家的货币理论占据了绝大多数经济学家的视野。他们以“两分法”的态度将货币和实体经济硬性分开,认为货币与实体经济本就是两条不相交的平行线,现实经济实际上只是被蒙上了一层货币面纱,货币是中性的,经济的发展最终由实体经济因素而非货币决定的。20世纪之后,古典经济学的货币理论遭到了严重挑战。维克塞尔、凯恩斯等一大批经济学都站到了古典经济学货币理论的对立面。他们批判古典经济学家货币中性的看法,并强调货币与经济是一体的,货币影响实体经济的运行。这一论断极大地促进了货币理论体系的完善,继货币数量论之后,货币的经济波动理论也被纳入货币理论体系之中。在重新定义货币与实体经济关系行为的背后,每个经济学家都抱着不尽相同的目的,为自己的货币政策铺路。凯恩斯以货币对实体经济存在巨大的影响为依据,为政府实施货币政策干预市场运行找到了很好的借口。弗里德曼则将经济不稳归咎于政府货币政策的肆意妄为,主张实施有规则的货币政策。奥地利学者则不然,他们非常尽职得充当自由主义的卫道士,极力痛斥政府对市场经济的介入,主张消除政府对货币的控制,从根本上消除货币政策的存在。但是,奥地利学派的政策主张并没有带来很大的社会反响。相反,凯恩斯主义者的政策主张却备受追捧。这种落差的形成,一方面可以从政府利益集团身上寻求原因,另一方面也与奥地利学派“另类”的方法论不无关系。其他经济学流派学者并不认可奥地利学派个人主义和主观主义的方法论,他们将其归类为哲学,而不是经济学。由此,国内奥地利学派货币理论研究的冷清也有迹可循。但其他经济学家的态度并没有迫使奥地利学派选择放弃。他们依旧坚守着自己独特的方法论基调不动摇,并以此指导着其货币理论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奥地利学派的货币理论已经发展到了第三代。从门格尔时代到米塞斯和哈耶克为代表的第二代,再到以罗斯巴德为首的现代奥地利学派,他们的货币理论之间彼此衔接紧密,并且越来越完善。其中,现代奥地利学派的货币理论,更是秉承着继承与与批判的精神,将奥地利学派的货币理论推向了新的高度。对内,它作为基础性理论支撑着整个奥地利学派的学术研究框架。对外,它变成了一把直指政府主义者和货币主义者的枪,结合政府干预一次次的惨败教训,努力刷新人们对政府干预危害的认知。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各国经济在很长时间内一蹶不振。截止到目前,大伤元气的世界经济也并未完全从经济危机中缓和出来。危机之后,各国政府纷纷出台货币政策干预经济,但均未取得较大成效。反倒是,货币的贬值程度较之前却有过之而无不及。在这期间,现代奥地利学派适时抓住机会,极力发声,在攻击其他经济学流派的基础上,再次抛出了他们对货币的独到见解,希望切断政府和货币之间的联系。虽然结果可想而知,但这一行为确实博得了部分经济学家的眼球,奥地利学派自产生以来人气不断下滑的颓势得以扭转。人们开始尝试深入了解现代奥地利学派,并试图从他们那里寻找解决经济危机的良方。为了满足人们对现代奥地利学派的求知欲望,本文旨在较为全面的诠释现代奥地利学派货币理论,着重强调其新发展和新内容,借以为当下经济的发展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为了更好的剖析现代奥地利学派的货币理论,本文从其理论渊源、理论内容、政策主张三方面着手论述。首先,关于现代奥地利学派的理论渊源,本文主要介绍了奥地利学派的方法论前提,创始人门格尔关于货币如何产生的观点,以米塞斯和哈耶克为代表人物的奥地利学派二代的货币理论,即米塞斯的回归定理和基于货币供需模型的价值理论、哈耶克货币非中性的看法。其次,在现代奥地利学派的货币理论展开过程中,本文以货币本身为切入点介绍了货币供给范围的界定,货币数量论及货币质量论,货币与经济周期、通货膨胀、经济衰退之间的关系。最后,在政策建议方面,现代奥地利学派将其货币理论研究落到实处,提出了货币私有化以及恢复纯粹金本位制的主张,并切实增加了这些政策主张的可操作性。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F82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志铭;奥地利学派与制度经济学:能否架起沟通的桥梁[J];学术月刊;2005年04期

2 陈新岗;张秀娈;邱元东;;现代奥地利学派企业理论的最新进展[J];经济学动态;2011年10期

3 R·艾伯林,莫皆;奥地利学派在20世纪世界经济思想发展中的作用[J];国外财经;1994年01期

4 周游;;重谈奥地利学派的理论和方法——试析解释学转向给奥地利学派带来了什么?[J];政治经济学评论;2014年02期

5 贾根良;奥地利学派的演进:传统与突变[J];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03期

6 韦森;奥地利学派的方法论及其在当代经济科学中的意义及问题[J];学术月刊;2005年04期

7 周瑞峰;刘立门;;《经济学的哲学》中的芝加哥学派与奥地利学派[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1期

8 黄雄;;奥地利学派:时间与无知的经济学——评卡伦·沃恩的《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在美国》[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9 熊红星;;抛弃反垄断——奥地利学派垄断思想述评[J];产业经济评论;2009年04期

10 杨虎涛;;奥地利学派的演化特征及其进一步演化[J];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谢志刚;;奥地利学派的制度分析方法[A];外国经济学说与中国研究报告(2011)[C];2010年

2 黄春兴;;制度作为一种具有普遍接受性之概念[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冯梅;刘方;;试论在和谐社会条件下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和谐[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1次会议论文(2007)[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世界经济主管 高连奎;视现象为规律:奥地利学派的误区[N];上海证券报;2014年

2 秋风;薛兆丰与奥地利学派的影子[N];南方周末;2003年

3 叶敏;少数派立场的复兴[N];中华读书报;2009年

4 辛明 书评人;脱离主流的另一种经济学说[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5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 袁东;承认个人主义的集体[N];上海证券报;2011年

6 胡飞雪;奥地利学派理论对当今中国有特别意义[N];上海证券报;2013年

7 宫敬才 (本报书评人);“两兄弟打架”为哪般[N];中华读书报;2007年

8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冯兴元;柯兹纳:“请正视市场过程”[N];21世纪经济报道;2013年

9 信孚研究院研究员 秋风;我们需要经济学理论大转型[N];中国经营报;2011年

10 萧敢;难觅名译原创唯见拾遗补缺[N];上海证券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秦正云;基于奥地利学派市场过程理论的创业研究及其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2 杨日鹏;二十世纪上半期社会主义经济核算论战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刘志铭;微观经济干预:理论基础与制度边界[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明星;现代奥地利学派的货币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7年

2 李梦琦;现代奥地利学派方法论及对经济分析的意义[D];吉林大学;2011年

3 张桂萍;产业组织理论的奥地利学派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邱元东;现代奥地利学派的企业理论及其评述[D];山东大学;2011年

5 郑晓康;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现代奥地利学派经济学比较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2年

6 曹念祖;现代奥地利学派企业家理论研究[D];西北大学;2013年

7 王帅钊;奥地利学派的经济危机理论及其启示与借鉴意义[D];东北财经大学;2014年

8 王元飞;奥地利学派商业周期理论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9 郑洪龙;奥地利学派和芝加哥学派利润理论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4年

10 刘淇;货币政策与宏观经济波动[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5343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uobiyinxinglunwen/25343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5a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