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银行论文 >

A信用评级机构发展战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1 03:53
【摘要】:随着中国融入全球经济发展的速度不断加快,美国的穆迪、标准普尔等国际大型信用评级机构经过了长期的准备,在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一举进入了中国信用评级市场。由于我国的信用评级行业发展时间较短,因此,在专业评级人才队伍建设、数据和信息积累、信用评级技术、国际公信力等方面与这些国际知名的信用评级机构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国内影响力较大的5家信用评级机构除大公国际外均与国际信用评级机构进行了股权合作,借此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与公信力建设,但是,这也使得国内的本土信用评级机构发展阻力变大。A信用评级机构作为立足于山东省的本土中小型信用评级机构,在国际化评级机构以及国内大型信用评级机构的包围中,如何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求得自身的发展是A信用评级机构不得不进行思考的一个问题。本文在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战略管理理论及PEST、SWOT等战略分析工具,以A信用评级机构为研究对象,对其所处的经济环境、政治和法律环境、技术环境以及社会文化环境进行了分析,并从组织结构、人力资源、财务能力以及技术能力这四个角度对A信用评级机构的内部环境进行了分析。通过对A信用评级机构内外部环境的分析,总结了其面临的外部机遇主要有:社会普遍对于信用越来越重视,信用评级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信用评级机构提供了更好的技术支持;面临的外部威胁主要有:监管法律的不确定性,国内外大型信用评级机构的竞争愈发激烈。而A信用评级机构的内部优势主要是:组织结构简单,决策链条短,员工平均贡献度高,现金流充足;其内部劣势主要是:知名度较低、尚未形成品牌效应,业务种类较为单一,评级体系涵盖范围较窄。结合A信用评级机构的企业愿景、企业使命及SWOT分析结论,A信用评级机构最终选择的发展战略是以产品开发为中心,积极申请新的资质牌照,不断丰富完善自身的评级体系涵盖范围,提升自身技术实力,加强核心竞争力,同时,紧抓发展机遇,提高潜在客户转化率,不断提高市场份额,以求得自身利润空间的持续扩张,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其发展战略的实施主要是从加快产品研发、保持市场份额、扩大市场份额三个渠道来进行,而其实施的保障则主要是组织机构保障、人力资源保障、信息技术保障以及企业文化保障。
【图文】:

基础设施建设,制造业,情况


进入下行轨道,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宏观经济形势不容乐观。而中国在全球经济普遍遭遇 寒冬 之时,依然保持着中高速的经济增长速2017 年 GDP 增速 6.9%,远超年初 6.5%的预期,成为了全球瞩目的焦点。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推进,中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低端产能逐被高端产能所取代,使得 GDP 的增长动力不断增加。同时,中国的宏观调控标也从过去的以GDP增长速度为主要目标转变为了以GDP的总体质量为主要标。这都使得中国的宏观经济环境逐渐向好的方面进行转变。2017 年的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总体呈现以下三大特点:(1)固定资产投资放缓,但房地产、基础设施建设、制造业的投资增长度逐渐回升。2017 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57.51 万亿元,与去年相比增长 7.2%但增长速度较去年下降 1.1 个百分点,主要是受到了第一产业、第三产业投资长放缓的影响,但房地产行业、基础设施建设与制造业的投资增长速度均高于年同期水平,为钢铁、有色金属等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潜在需求。如图 3-1 所示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832.3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尹晋祥;;我国信用评级机构发展问题浅析[J];全国流通经济;2018年20期

2 王嗣琦;;我国中小信用评级机构发展现状分析[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6年10期

3 王晓;罗龙飞;;信用评级机构监管的国际经验及政策建议[J];浙江金融;2016年12期

4 黄鹂;陈明端;;国外中小型信用评级机构发展经验及启示[J];北方金融;2016年03期

5 刘文宇;徐卫东;;设定信用评级机构专家责任的构想[J];东疆学刊;2013年02期

6 中国农业银行战略管理部课题组;胡新智;;加快建设我国民族信用评级机构的探讨与思考[J];农村金融研究;2011年02期

7 高翔;;我国信用评级机构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天津经济;2011年02期

8 易丹华;;后危机时代发展我国信用评级机构的探讨[J];中国商贸;2011年16期

9 肖瑞婷;;《欧盟信用评级机构监管法规》及对我国的启示[J];西部金融;2010年10期

10 唐建平;;我国信用评级机构规范发展问题研究[J];金融经济;2010年2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曲双石;;二.欧债危机[A];2012年国际金融大事简报[C];2013年

2 贾强;杨华;徐靖波;;后危机时代我国信用评级业发展的策略研究[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欧洲经济金融[A];2014年国际货币金融每日综述[C];2014年

4 曲双石;;一.欧债危机[A];2012年国际金融大事简报[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孟凡霞 李皓洁;2018年信用评级机构排座次 大公国际垫底[N];北京商报;2019年

2 骆沙;拿什么信你那些信用评级机构[N];中国青年报;2011年

3 证券时报记者 江聃;专家:强化信用评级机构统一监管[N];证券时报;2019年

4 记者 陈果静;境内外信用评级机构将一视同仁[N];经济日报;2018年

5 记者 陈燕青;信用评级机构迎来强监管[N];深圳商报;2018年

6 记者 王圣志 董雪 汤阳;业内人士:须加强信用评级机构前瞻性[N];经济参考报;2018年

7 记者 金嘉捷;信用评级机构整顿开启[N];上海证券报;2018年

8 陈婷婷;信用评级机构整体合规运营情况明显下滑[N];上海证券报;2018年

9 记者 刘梦雨 何玲;亚洲信用评级机构CEO峰会在京召开[N];中国改革报;2017年

10 本报记者 闫立良;央行:银行间债市信用评级机构实行分层分类管理[N];证券日报;201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马林影;金融危机中美国信用评级机构行为分析及监管改革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2 聂飞舟;信用评级机构法律监管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3 詹明君;中国信用评级机构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6年

4 戴莹;证券信用评级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5 黄鑫;信用评级的本质属性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6 刘晓剑;中国信用评级行业监管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东方;A信用评级机构发展战略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8年

2 王一婧;我国证券市场信用评级机构利益冲突问题的法律监管[D];山东大学;2018年

3 张翔宇;证券注册制下信用评级机构的民事责任[D];黑龙江大学;2017年

4 李茹斯;信用评级机构利益冲突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6年

5 彭一凡;我国信用评级机构法律责任制度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6 马丽;信用评级机构准入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3年

7 李佳禧;美国信用评级机构改革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8 马永海;民族信用评级机构国际影响力建设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9 普峰;基于金融危机防控的信用评级机构法律规制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2年

10 张筱玮;论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的治理及问责机制[D];安徽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5927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uobiyinxinglunwen/25927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416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