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定向降准”货币政策的商业银行信贷资源配置行为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定向降准”货币政策的商业银行信贷资源配置行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中国经济在经历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之后,传统的粗放式的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复杂市场环境中,正步入“新的常态”。2013年“钱荒事件”发生后,我国货币政策操作框架开始从倚重基准利率和信贷数量的调控方式开始向倚重资产负债表的调控方式变革。以定向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以下简称“定向降准”)为代表的系列定向调控货币政策表明了货币政策操作框架新的发展方向。国内学术界目前关于此类货币政策深层次的研究较为匮乏。本文将定向降准作为代表性定向货币政策,从其主要发挥作用的主体(即商业银行)切入,通过理论建模及计算机模拟实验等方法,研究了定向降准对商业银行在信贷资源配置上的影响,以期能够进一步剖析定向降准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并完善其配套机制。在理论建模方面,本文在对已有相关理论研究的回顾与总结的基础上,首先建立了一个存在信贷配给环境中的、针对三类贷款(农业类、小微企业及其他类)的、横跨两期的商业银行效用函数,并将定向降准的要求作为约束条件引入了效用函数;其次对此效用函数进行了特征分析,研究发现商业银行的贷款收益与其在权衡风险收益关系及内外部限制条件后能够设置的贷款利率上限密切相关;最后基于本文构建的效用函数,对商业银行是否会考虑调整信贷资源配置以满足定向降准要求以及会调整哪类贷款的信贷资源配置的各种情况进行了讨论,并给出了实现每种情况的约束条件。在计算机模拟实验方面,本文利用MATLAB编程模拟了商业银行效用函数并绘制了相应的函数图像,首先验证了前文理论推导部分得出的关于商业银行贷款收益与贷款利率的相关结论;其次具体讨论了定向降准对于商业银行信贷资源配置行为影响的几种情况并求解除了近似的边界值。最后,本文结合相关理论推导结论及计算机模拟结果,指出了本文所研究问题及结论的理论意义,并结合本文的结论为定向降准货币政策的制定及实施提供了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定向降准 商业银行效用函数 信贷资源配置 计算机模拟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822.0;F832.4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第一章 绪论11-22
- 1.1 研究背景11-14
- 1.1.1 经济转向“新常态”,货币政策操作框架革新11-12
- 1.1.2 央行定向降准操作频繁,但政策实施效果并不稳定12-13
- 1.1.3 定向货币政策研究处于起步阶段,理论与实证研究均较为匮乏13-14
- 1.2 研究意义14-15
- 1.3 关键概念的界定与介绍15-19
- 1.3.1 定向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15-17
- 1.3.2 定向再贷款17
- 1.3.3 常备借贷便利17-18
- 1.3.4 中期借贷便利18-19
- 1.3.5 抵押补充贷款19
- 1.4 论文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19-21
- 1.4.1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19-20
- 1.4.2 文章结构安排20-21
- 1.5 文章的创新之处21-22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研究分析22-33
- 2.1 商业银行信贷决策行为的相关研究22-24
- 2.2 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信贷决策行为影响研究24-29
- 2.2.1 货币政策商业银行信贷渠道传导机制的相关研究24-26
- 2.2.2 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对商业银行信贷决策行为的影响26-29
- 2.3 定向货币政策的相关研究29-31
- 2.4 文献评述31-33
- 第三章 定向降准政策背景下的商业银行跨期效用模型33-46
- 3.1 基于定向降准货币政策的商业银行跨期效用函数设计33-41
- 3.1.1 商业银行跨期效用函数的构建33-38
- 3.1.2 商业银行跨期效用函数的主要特征38-41
- 3.2 关于商业银行信贷资源配置行为的研究41-46
- 3.2.1 商业银行会考虑定向降准货币政策的情况42-45
- 3.2.2 商业银行不会考虑定向降准货币政策的情况45-46
- 第四章 基于商业银行跨期效用函数的仿真模拟分析46-63
- 4.1 模型主要参数修正46-48
- 4.1.1 利率分布及利率区间46-47
- 4.1.2 货币乘数及可贷规模扩张倍数47-48
- 4.1.3 折现系数48
- 4.2 仿真模拟的结果与分析48-63
- 4.2.1 商业银行贷款规模与贷款利率的变化关系48-50
- 4.2.2 商业银行贷款收益与贷款利率的变化关系50-51
- 4.2.3 商业银行总贷款收益与贷款利率上限的变化关系51-53
- 4.2.4 定向降准货币政策背景下商业银行的资源配置选择53-63
- 第五章 论文总结与展望63-68
- 5.1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63-64
- 5.2 关于提升定向降准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建议64-66
- 5.2.1 适当降低对小微企业及农业类贷款的资本充足率要求65
- 5.2.2 继续加强对小微企业及农业类企业的政策倾斜65-66
- 5.2.3 酌情下调农业类企业抵质押贷款的放贷标准66
- 5.3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66-68
- 致谢68-70
- 参考文献70-7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阙方平,李明理;论金融监管对货币政策的支撑与抑制[J];财贸经济;2000年07期
2 乔清彦;论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及对策[J];工业技术经济;2000年01期
3 郭中海,李利英;制约我国货币政策的因素及对策建议[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0年02期
4 王自力;论改革与发展中的有效货币政策[J];南方经济;2000年11期
5 王明津;用邓小平的金融观点看我国目前的货币政策[J];上海金融;2000年05期
6 王锦煜,徐宏;实施货币政策央行基层行大有可为[J];上海金融;2000年07期
7 戴相龙;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J];中国金融;2000年10期
8 陈永明;推行区域货币政策是实施西北大开发战略的现实选择[J];甘肃金融;2000年05期
9 ;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J];黑龙江金融;2000年08期
10 陈炳才;对我国货币政策一些问题的思考[J];海南金融;2000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帅;徐长生;;货币状况指数:我国货币政策的信息指示器[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高珂;时光;;2008年我国货币政策出现倒‘V’型转变原因浅析[A];中国会计学会审计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许晋波;;新时期我国的货币政策[A];论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C];2002年
4 徐洪才;;2012年货币政策及金融改革展望[A];中国经济年会(2011-2012)会刊[C];2012年
5 李
本文编号:2822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uobiyinxinglunwen/282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