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银行论文 >

信息不对称下逆周期缓冲资本对银行投融资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2-02 04:19
  本文将信息不对称引入到包含逆周期缓冲资本的分析框架,应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信号传递理论,建立动态博弈模型,计算证券的风险中性价格,给出银行应用投资水平传递类型信号的单交叉条件,并研究了逆周期缓冲资本对银行投融资决策的影响。数值分析表明:逆周期缓冲资本能显著降低投资者的逆向选择成本,缓解银行投资扭曲程度,提升银行运营稳健性并导致银行提前投资。更为重要的是,只要设计合适的转股率,逆周期缓冲资本可以完全消除逆向选择成本。同时,结果进一步表明低成本银行更倾向于发行逆周期缓冲资本。 

【文章来源】:中国管理科学. 2020,28(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部分图文】:

信息不对称下逆周期缓冲资本对银行投融资的影响


低成本银行的投资水平变化规律

成本,逆向选择,银行,分离均衡


最后,图2(d)描述了逆向选择成本随转股率β的变化规律。首先需要说明的是,为保证经济合理性,需有 X k,c < X ˉ k,c 成立。等价地,在本文基本参数条件下有β>0.3,即图2(d)横坐标β取值范围为 ( 0.3,1 ] 。从该图可以看出:逆向选择成本呈U型,即随着转股率β的增加,逆向选择成本表现出先减后增的变化。其原因是:β越大,投资水平越小且转换率意味对原始股权的稀释,较大的β对原股东是一种惩罚,因此当β越大时,高成本银行模仿受益越小,其为模仿所作出的努力会越少。但是当β大到一定程度后,转股点变小,转股前长期的股利能够弥补转股后损失的股权价值,所以此时,高成本银行原股东会尽力模仿低成本银行以误导外部投资者的判断获得较高的股权价值。重要的是,如果设置β=0.79,逆向选择成本可以完全消除,即为零。这表明CCC在降低逆向选择成本方面相较于普通债而言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也就是说,只要证券合约条款中设置合适的转股率,可以完全消除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市场无效性,使得低成本银行为传递真实信号而承担的扭曲投资成本降为零。3.3 异常回报率

回报率,分离均衡,成本,银行


从图3发现:银行采用CCC融资产生的异常回报率小于SB情形。主要原因是,采用SB作为融资工具时,银行为传递真实信号所产生的投资扭曲程度及股东价值的损失远大于CCC,从而致使投资实施后外部投资者对银行质量的判断有较大改变,银行股价波动较大,异常回报率较高。同时,图3还描述了AR随各参数的变化规律。具体地,异常回报率随波动率σ、税率τ以及运营成本差异fl/fh的增大而减小,也就是说,现金流波动越大、税收越大、两类银行的运营成本相差越小时,低成本银行发展更稳健。如在基本参数条件下,银行发行CCC的异常回报率比发行SB降低大约10%。4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考虑引入渠道竞争的双渠道信号传递策略[J]. 周建亨,赵瑞娟.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8(02)
[2]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供应链企业质量信号传递博弈[J]. 李余辉,倪得兵,唐小我.  中国管理科学. 2017(07)
[3]不对称信息下基于委托代理模型的地沟油监管政策研究[J]. 吴军,毕研林,李健,袁文燕.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6(10)
[4]基于或有可转换证券的投资和融资决策[J]. 赵志明,杨招军,王淼.  中国管理科学. 2016(07)
[5]含股权回售与赎回条款的或有可转债定价研究[J]. 秦学志,胡友群,石玉山.  管理科学学报. 2016(07)
[6]非对称信息下供应链减排投资策略及激励机制[J]. 楼高翔,张洁琼,范体军,周炜星.  管理科学学报. 2016(02)



本文编号:30140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uobiyinxinglunwen/30140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4af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