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抗战初期美国对华贷款决策再探——以桐油贷款为中心
发布时间:2021-05-16 01:18
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为因应巨大的资金需求,展开了争取外国贷款的外交活动。面对中国的告贷努力,美国政府的反应从消极转向积极。1938年,在罗斯福总统多次指示下,美国财政部会同国务院、农业部等部门共商对华贷款问题。期间,由于国务卿赫尔、财政部部长摩根索和农业部部长华莱士之间在是否对华贷款以及贷款方式的问题上争论不已,加上美国军方在该问题上亦有自身的倾向性,美国决策层迟迟未能达成共识。贷款问题上的分歧,展现出美国政府内部不同主体对美国国家利益的认识与判断,而桐油贷款的最终达成则是美国决策层基于客观环境做出的理性抉择。
【文章来源】:抗日战争研究. 2020,(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4 页
【文章目录】:
一、 国民政府争取贷款,美国政府反应消极
二、 美国政府内部的积极变化
三、 中美贷款谈判开始前美国政府的内部分歧
四、 广州、武汉沦陷与美国对华贷款的顿挫
五、 排除国务院阻力,达成贷款协议
六、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1937—1940:美国财政援华关系探析——以桐油借款为中心[J]. 张凝. 西部学刊. 2020(04)
[2]摩根索与1940-1941年美国对华经济援助[J]. 邓晓欣.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 2012(01)
[3]蒋介石与战时美国对华财经援助[J]. 吴景平. 史学月刊. 2011(01)
[4]美国援华贷款与中国抗战[J]. 林宇梅. 民国档案. 2003(04)
[5]抗战时期中美间的五次借款[J]. 潘国琪,易继苍.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2(01)
[6]中美《桐油借款合约》与美国对华政策的初始变化[J]. 白涛.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04)
[7]陈光甫与中美桐油、滇锡贷款[J]. 张振江,任东来. 抗日战争研究. 1997(01)
[8]从《摩根索日记》看《华锡借款合约》[J]. 刘达永.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02)
[9]中美“桐油贷款”外交始末[J]. 任东来.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01)
[10]1937年孔祥熙出访欧美期间与国内各方往来电文选[J]. 潘涛,陈钢. 民国档案. 1992(01)
本文编号:3188683
【文章来源】:抗日战争研究. 2020,(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4 页
【文章目录】:
一、 国民政府争取贷款,美国政府反应消极
二、 美国政府内部的积极变化
三、 中美贷款谈判开始前美国政府的内部分歧
四、 广州、武汉沦陷与美国对华贷款的顿挫
五、 排除国务院阻力,达成贷款协议
六、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1937—1940:美国财政援华关系探析——以桐油借款为中心[J]. 张凝. 西部学刊. 2020(04)
[2]摩根索与1940-1941年美国对华经济援助[J]. 邓晓欣.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 2012(01)
[3]蒋介石与战时美国对华财经援助[J]. 吴景平. 史学月刊. 2011(01)
[4]美国援华贷款与中国抗战[J]. 林宇梅. 民国档案. 2003(04)
[5]抗战时期中美间的五次借款[J]. 潘国琪,易继苍.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2(01)
[6]中美《桐油借款合约》与美国对华政策的初始变化[J]. 白涛.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04)
[7]陈光甫与中美桐油、滇锡贷款[J]. 张振江,任东来. 抗日战争研究. 1997(01)
[8]从《摩根索日记》看《华锡借款合约》[J]. 刘达永.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02)
[9]中美“桐油贷款”外交始末[J]. 任东来.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01)
[10]1937年孔祥熙出访欧美期间与国内各方往来电文选[J]. 潘涛,陈钢. 民国档案. 1992(01)
本文编号:31886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uobiyinxinglunwen/3188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