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隐含风险回避系数测定及影响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21-06-09 16:48
随着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和居民财富的快速增长,考察居民风险回避程度对于研究居民家庭投资决策、金融机构的产品设计和管理,以及相关市场政策福利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使用居民家庭投资组合的微观调查数据,对我国居民的风险回避水平进行了测定,并对其潜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首先,本文根据居民风险回避测度的理论基础和国内外学者在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构建了居民相对风险回避程度的Pratt-Arrow测度模型。由于该测度方法是基于居民的最优投资组合情况推导而得,因而本文将该测度定义为居民隐含风险回避系数。同时,本文选取了影响居民隐含风险回避系数的主要变量,从客观风险承受能力和主观风险态度两个角度出发,设计了回归模型。其次,本文基于居民微观调查数据和市场数据,通过对相关参数的合理估测,对居民隐含风险回避系数进行了实证测定。结果表明,我国居民的相对风险回避系数的值大致介于2-9之间,且表现出非常明显的右偏的分布特点,即有相当一部分居民几乎不参与风险资产投资,其隐含风险回避系数在20以上。最后,本文对居民隐含风险回避系数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影响居民客观风险承受能力的因素中,净财富...
【文章来源】: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近似几朗运动的证券价格变化的二叉模型
图 4-2 沪深 300 作为风险资产时居民隐含风险回避系数的分Fig.4-2 Distribution of implicit risk aversion when using CSI300 as risky asset表 4-4 沪深 300 作为风险资产时居民隐含风险回避系数的描 性统计Table 4-4 Summary statistics of implicit risk aversion when using CSI300 as risky asset均值 中位数 最大值 最小值 标准差隐含风险回避系数 6.7508 4.5709 27.426 0.53208 6.4027值得说明的是,若受访居民被访时为空仓,即 的情况下,依据公隐含风险回避系数为 。为了便于后文在分析居民风险回避系数的影响本数据的完整性,本文根据统计学上的 准则,以 进行替代。但小于样本中 的最大值,因此以 =46.6341 进行替代。 居民隐含风险回避系数影响因素分析本文采用的统计分析软件是 SAS 9.4。在对回归模型进行分析时,采用 Wt 检验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异方差性,结果表明模型 1-3 均通过检验。此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风险态度、金融教育与家庭金融资产选择[J]. 胡振,臧日宏.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16(08)
[2]风险态度与居民财富——来自中国微观调查的新探究[J]. 张琳琬,吴卫星. 金融研究. 2016(04)
[3]居民风险偏好水平对家庭资产结构的影响——基于中国家庭问卷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J]. 王渊,杨朝军,蔡明超.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6(05)
[4]医疗保险对中国城市和农村家庭资产选择的影响研究[J]. 周钦,袁燕,臧文斌. 经济学(季刊). 2015(03)
[5]健康对城市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中国的微观证据[J]. 胡振,何婧,臧日宏.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2)
[6]居民风险态度与社会保险参与:来自CHFS的经验证据[J]. 杨娜,苏梽芳.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2)
[7]风险态度、消费者金融教育与家庭金融市场参与[J]. 周弘. 经济科学. 2015(01)
[8]中国居民个体风险态度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城镇居民、农民工和农村居民的对比研究[J]. 陈其进,陈华. 上海经济研究. 2014(12)
[9]健康与家庭资产选择[J]. 吴卫星,荣苹果,徐芊. 经济研究. 2011(S1)
[10]中国居民风险厌恶系数测定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中国居民投资行为数据的实证研究[J]. 王晟,蔡明超. 金融研究. 2011(08)
本文编号:3220950
【文章来源】: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近似几朗运动的证券价格变化的二叉模型
图 4-2 沪深 300 作为风险资产时居民隐含风险回避系数的分Fig.4-2 Distribution of implicit risk aversion when using CSI300 as risky asset表 4-4 沪深 300 作为风险资产时居民隐含风险回避系数的描 性统计Table 4-4 Summary statistics of implicit risk aversion when using CSI300 as risky asset均值 中位数 最大值 最小值 标准差隐含风险回避系数 6.7508 4.5709 27.426 0.53208 6.4027值得说明的是,若受访居民被访时为空仓,即 的情况下,依据公隐含风险回避系数为 。为了便于后文在分析居民风险回避系数的影响本数据的完整性,本文根据统计学上的 准则,以 进行替代。但小于样本中 的最大值,因此以 =46.6341 进行替代。 居民隐含风险回避系数影响因素分析本文采用的统计分析软件是 SAS 9.4。在对回归模型进行分析时,采用 Wt 检验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异方差性,结果表明模型 1-3 均通过检验。此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风险态度、金融教育与家庭金融资产选择[J]. 胡振,臧日宏.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16(08)
[2]风险态度与居民财富——来自中国微观调查的新探究[J]. 张琳琬,吴卫星. 金融研究. 2016(04)
[3]居民风险偏好水平对家庭资产结构的影响——基于中国家庭问卷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J]. 王渊,杨朝军,蔡明超.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6(05)
[4]医疗保险对中国城市和农村家庭资产选择的影响研究[J]. 周钦,袁燕,臧文斌. 经济学(季刊). 2015(03)
[5]健康对城市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中国的微观证据[J]. 胡振,何婧,臧日宏.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2)
[6]居民风险态度与社会保险参与:来自CHFS的经验证据[J]. 杨娜,苏梽芳.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2)
[7]风险态度、消费者金融教育与家庭金融市场参与[J]. 周弘. 经济科学. 2015(01)
[8]中国居民个体风险态度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城镇居民、农民工和农村居民的对比研究[J]. 陈其进,陈华. 上海经济研究. 2014(12)
[9]健康与家庭资产选择[J]. 吴卫星,荣苹果,徐芊. 经济研究. 2011(S1)
[10]中国居民风险厌恶系数测定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中国居民投资行为数据的实证研究[J]. 王晟,蔡明超. 金融研究. 2011(08)
本文编号:32209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uobiyinxinglunwen/3220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