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银行论文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域下资本金融化的内在逻辑——基于资本在流通中的限制与超越

发布时间:2021-07-23 19:15
  马克思基于唯物史观的方法论指出信用作为本质的、发达的生产关系只有在以资本为基础的流通中才会历史地出现。当代资本的金融化是信用制度高度发达的体现,是资本在超越自身限制的过程中生成的。马克思认为资本在流通中面临三重限制:(1)消费;(2)现有等价物;(3)市场范围。金融在流通中的嵌入缘起于资本对这些限制的超越,信用基础的扩大使金融能够与技术和制度相互协调,打造新的运行机制,从而形塑了以金融规则为约束的制度安排。然而,流通中的限制根源于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方式,资本的金融化并不能彻底解决流通中的限制,但其仍然具有相对强劲的发展趋势,因为金融的社会性能够跨越制度的属性组合资源,从形式上调和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但会导向一个虚拟化的经济模式,实质加剧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 

【文章来源】:经济学家. 2020,(09)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引言
一、缘起:资本在流通中的三重限制
    (一)消费
    (二)现有等价物的限制
    (三)市场范围的限制
二、资本的金融化对流通中限制的超越
    (一)打造以信用为基础的消费模式
    (二)信用交易对等价物限制的突破
    (三)金融全球化对市场空间的开拓
三、实质与趋势:资本金融化能真正超越流通中的限制吗
    (一)资本的金融化不能从根本上超越流通中的限制
    (二)资本金融化的发展趋势
四、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数字资本时代货币的幽灵化与资本逻辑颠覆的可能性方式[J]. 夏莹,黄竞欧.  江海学刊. 2020(01)
[2]金融逻辑主导下的资本运行机制及其批判[J]. 任瑞敏.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17(06)



本文编号:32998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uobiyinxinglunwen/32998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4e2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