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农村信用联社创新转型模式及选择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01 11:57
吉林省作为我国最为重要的农业省份之一,当前其农村金融服务供给尚不能够满足本身农业经济发展的金融需求。吉林省现以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供给的主要力量,承担吉林省“三农”问题与农业发展金融服务的主要任务。由于设立较早,吉林省农信联社积累了很多的历史遗留问题。在新时期金融市场竞争环境下,服务主体界定不清、市场化发展不完善等问题的存在,使得吉林亟需对农信联社进行改革,通过清晰的农村金融服务定位以及市场化运作来为吉林农业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金融服务保障。因此深入分析吉林省农信联社改革与转型问题,不仅有助于提升吉林省农村金融的服务理论水平,也有助于化解农村金融的服务难题,促进吉林农业更好更快的发展。首先,本文从吉林省农信联社发展的现状与当前主要经营问题入手,探索其未来的改革方向;其次,借鉴各地农信联社改革与转型经验,总结对比四种转型模式的优劣之处,并指出当前适合吉林省农信联社转型的最优模式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模式;然后,文章进一步说明设立一家农联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可行性,并指出构建吉林省农联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机遇与挑战;最后,为了更好地实现改革转型,本文从多方面提出一系列的政策建议。
【文章来源】:吉林财经大学吉林省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创新点与不足
1.4 相关文献综述
第二章 吉林省农村信用联社创新转型主要基础理论
2.1 法人结构理论
2.1.1 超产权理论
2.1.2 两权分离理论
2.1.3 利益相关者理论
2.2 产权制度理论
2.3 规模经济理论
第三章 吉林省农村信用联社发展现状与面临的主要问题
3.1 吉林省农村信用联社的发展概述与现状
3.1.1 吉林省农信联社发展概述
3.1.2 吉林省农信联社发展现状
3.2 吉林省农村信用联社存在的问题
3.3 吉林省农信社转型的必要性分析
第四章 吉林省农村信用联社的转型模式选择
4.1 金融控股公司模式
4.1.1 金融控股公司模式的性质与功能定位
4.1.2 运行金融控股公司模式的利弊分析
4.2 金融服务公司模式
4.2.1 金融服务公司模式的性质与功能定位
4.2.2 运行金融服务公司模式的利弊分析
4.3 农村合作银行模式
4.3.1 农村合作银行的性质与功能作用定位
4.3.2 运行农村合作银行模式的利弊分析
4.4 资产管理公司模式
4.4.1 资产管理公司的性质和功能作用定位
4.4.2 运行资产管理公司的利弊分析
4.5 各个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4.5.1 金融控股公司模式的适应性分析
4.5.2 金融服务公司模式的适应性分析
4.5.3 农村合作银行模式的适应性分析
4.5.4 资产管理公司模式的适应性分析
第五章 构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是转型的最佳选择
5.1 构建吉林省农联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可行性分析
5.1.1 资金来源设想
5.1.2 职能定位
5.1.3 意义与作用展望
5.2 构建吉林省农联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机遇与挑战
5.2.1 构建吉林省农联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机遇
5.2.2 构建吉林省农联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挑战
5.3 构建吉林省农联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政策建议
5.3.1 清晰界定吉林省农联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产权制度
5.3.2 确立独立法人地位
5.3.3 建立金融沟通与协调机制
5.3.4 强化三农服务支持效力
5.3.5 加强风险管理和引导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于推进吉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 朱艳丽. 行政与法. 2015(09)
[2]当前农村信用社风险问题研究——以吉林省为例[J]. 陈岩. 吉林金融研究. 2015(03)
[3]浅谈农村信用社之现状与改革发展方向[J]. 王彦辉. 时代金融. 2013(36)
[4]农村信用社省级联社发展模式研究[J]. 唐忠民. 吉林金融研究. 2013(12)
[5]吉林省农村信用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 李琪. 时代金融. 2013(33)
[6]中国农村信用社产权模式改革的法律分析[J]. 王化雨. 经济研究导刊. 2013(24)
[7]农村信用社改革模式选择影响机制研究[J]. 童元保. 农业经济问题. 2013(06)
[8]巧应对:亮出“接招”组合拳——新资本管理办法给地方法人银行带来的经营压力及应对建议[J]. 职家红. 中国农村金融. 2013(02)
[9]农信社转型中的战略思考[J]. 吴耀祥. 中国农村金融. 2013(02)
[10]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发展问题研究[J]. 周正林. 现代商业. 2012(21)
硕士论文
[1]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改革与发展研究[D]. 杜西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315482
【文章来源】:吉林财经大学吉林省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创新点与不足
1.4 相关文献综述
第二章 吉林省农村信用联社创新转型主要基础理论
2.1 法人结构理论
2.1.1 超产权理论
2.1.2 两权分离理论
2.1.3 利益相关者理论
2.2 产权制度理论
2.3 规模经济理论
第三章 吉林省农村信用联社发展现状与面临的主要问题
3.1 吉林省农村信用联社的发展概述与现状
3.1.1 吉林省农信联社发展概述
3.1.2 吉林省农信联社发展现状
3.2 吉林省农村信用联社存在的问题
3.3 吉林省农信社转型的必要性分析
第四章 吉林省农村信用联社的转型模式选择
4.1 金融控股公司模式
4.1.1 金融控股公司模式的性质与功能定位
4.1.2 运行金融控股公司模式的利弊分析
4.2 金融服务公司模式
4.2.1 金融服务公司模式的性质与功能定位
4.2.2 运行金融服务公司模式的利弊分析
4.3 农村合作银行模式
4.3.1 农村合作银行的性质与功能作用定位
4.3.2 运行农村合作银行模式的利弊分析
4.4 资产管理公司模式
4.4.1 资产管理公司的性质和功能作用定位
4.4.2 运行资产管理公司的利弊分析
4.5 各个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4.5.1 金融控股公司模式的适应性分析
4.5.2 金融服务公司模式的适应性分析
4.5.3 农村合作银行模式的适应性分析
4.5.4 资产管理公司模式的适应性分析
第五章 构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是转型的最佳选择
5.1 构建吉林省农联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可行性分析
5.1.1 资金来源设想
5.1.2 职能定位
5.1.3 意义与作用展望
5.2 构建吉林省农联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机遇与挑战
5.2.1 构建吉林省农联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机遇
5.2.2 构建吉林省农联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挑战
5.3 构建吉林省农联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政策建议
5.3.1 清晰界定吉林省农联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产权制度
5.3.2 确立独立法人地位
5.3.3 建立金融沟通与协调机制
5.3.4 强化三农服务支持效力
5.3.5 加强风险管理和引导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于推进吉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 朱艳丽. 行政与法. 2015(09)
[2]当前农村信用社风险问题研究——以吉林省为例[J]. 陈岩. 吉林金融研究. 2015(03)
[3]浅谈农村信用社之现状与改革发展方向[J]. 王彦辉. 时代金融. 2013(36)
[4]农村信用社省级联社发展模式研究[J]. 唐忠民. 吉林金融研究. 2013(12)
[5]吉林省农村信用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 李琪. 时代金融. 2013(33)
[6]中国农村信用社产权模式改革的法律分析[J]. 王化雨. 经济研究导刊. 2013(24)
[7]农村信用社改革模式选择影响机制研究[J]. 童元保. 农业经济问题. 2013(06)
[8]巧应对:亮出“接招”组合拳——新资本管理办法给地方法人银行带来的经营压力及应对建议[J]. 职家红. 中国农村金融. 2013(02)
[9]农信社转型中的战略思考[J]. 吴耀祥. 中国农村金融. 2013(02)
[10]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发展问题研究[J]. 周正林. 现代商业. 2012(21)
硕士论文
[1]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改革与发展研究[D]. 杜西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3154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uobiyinxinglunwen/3315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