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机构尾部系统风险与行业风险关联效应研究——基于尾部相依性视角
发布时间:2021-08-14 07:11
本文采用基于极值理论的尾部系统风险测度指标(Tail-β),从静态、动态两个角度研究不同类型金融机构尾部系统风险异质性,并分析行业间尾部风险关联效应。研究表明:(1)银行体系中,城商行对于不利冲击反应较为敏感,应对风险能力明显不足。(2)证券部门在极端情形下表现出更强的脆弱性,存在明显的金融风险隐患。(3)部门间尾部风险关联程度随极端金融事件的发生显著上升;其中,银行和保险部门风险关联最强,证券部门与其他部门具有普遍的风险关联效应。(4)房地产部门在股市动荡时期也是金融风险的主要输出者。
【文章来源】:金融论坛. 2020,25(1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2 页
【部分图文】:
各行业指数Tail-β滚动估计结果
滚动估计结果进一步证实了不同行业机构尾部系统风险的异质性。纵观各行业,指标均值表现明显的时变特征,变动趋势高度一致。在2013年6月钱荒事件发生时期,各行业尾部系统风险均受到一定冲击向上攀升,更验证了机构间的风险依赖性与传染特征。且银行业在此次危机中占据风险的主导地位,究其本源,金融体系形成的由资产负债表相互关联的网络,使得整个银行业呈现出休戚相关的密切关联特征,钱荒事件的冲击令银行外部性成本无法彻底的内部化,各类银行被迫承担风险,形成了风险传播的网络效应。而在2015年6月股市异常波动时期,各行业的Tail-β指标更急剧攀升,达到历史峰值,银行、证券、保险行业均在此次危机中表现出更高的尾部系统风险,此次股灾与之前的多次局部金融市场大跌不同,整个金融系统表现出巨大的系统风险。其中,证券行业尾部系统风险攀升幅度最大,并持续成为四个行业中风险较高的部门。危机时期,证券行业存在明显的金融风险隐患,股灾的极端金融事件对证券部门的冲击更易使其与市场共同暴跌。其次,保险行业在股市大幅动荡时期亦表现出明显的尾部风险,仅次于证券部门。中国保险行业虽然发展历史较短,但产品创新及其与资本市场的融合度不断攀升,其投资业绩易受整个资本市场环境的冲击,近年来的风险隐患日益凸显。房地产行业尾部系统风险相对其他三部门较低,但由于与其他金融机构的深度融合,亦使其对极端金融冲击表现出较高的敏感性。此后,各行业尾部系统风险开始逐渐走低,并呈现平缓收敛的态势,于2019年有小幅度回升。四、行业间尾部风险关联效应研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Lasso-Expectile行业系统性风险测度[J]. 杨文华,卢露,周凯. 统计与决策. 2019(16)
[2]中国银行间风险核心传递中介与系统性风险[J]. 佟孟华,邢秉昆,于洪涛. 金融论坛. 2019(07)
[3]共同冲击对中国系统性风险的影响效应[J]. 赵宁,皓星,秦品,吴若池. 金融论坛. 2019(06)
[4]微观层面系统性金融风险指标的比较与适用性分析——基于中国金融系统的研究[J]. 陈湘鹏,周皓,金涛,王正位. 金融研究. 2019(05)
[5]危机时期政府直接干预与尾部系统风险——来自2015年股灾期间“国家队”持股的证据[J]. 李志生,金凌,张知宸. 经济研究. 2019(04)
[6]中国金融部门间系统性风险溢出的监测预警研究——基于下行和上行ΔCoES指标的实现与优化[J]. 李政,梁琪,方意. 金融研究. 2019(02)
[7]中国宏观审慎监管有效性检验——基于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贡献度视角[J]. 刘志洋. 金融论坛. 2018(12)
[8]波动预测建模与尾部风险测量方法[J]. 陈声利,李一军,关涛. 管理科学. 2018(06)
[9]我国金融机构系统性金融风险度量与跨部门风险溢出效应研究[J]. 杨子晖,陈雨恬,谢锐楷. 金融研究. 2018(10)
[10]我国银行系统性金融风险研究——基于“去一法”的应用分析[J]. 杨子晖,李东承. 经济研究. 2018(08)
本文编号:3342026
【文章来源】:金融论坛. 2020,25(1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2 页
【部分图文】:
各行业指数Tail-β滚动估计结果
滚动估计结果进一步证实了不同行业机构尾部系统风险的异质性。纵观各行业,指标均值表现明显的时变特征,变动趋势高度一致。在2013年6月钱荒事件发生时期,各行业尾部系统风险均受到一定冲击向上攀升,更验证了机构间的风险依赖性与传染特征。且银行业在此次危机中占据风险的主导地位,究其本源,金融体系形成的由资产负债表相互关联的网络,使得整个银行业呈现出休戚相关的密切关联特征,钱荒事件的冲击令银行外部性成本无法彻底的内部化,各类银行被迫承担风险,形成了风险传播的网络效应。而在2015年6月股市异常波动时期,各行业的Tail-β指标更急剧攀升,达到历史峰值,银行、证券、保险行业均在此次危机中表现出更高的尾部系统风险,此次股灾与之前的多次局部金融市场大跌不同,整个金融系统表现出巨大的系统风险。其中,证券行业尾部系统风险攀升幅度最大,并持续成为四个行业中风险较高的部门。危机时期,证券行业存在明显的金融风险隐患,股灾的极端金融事件对证券部门的冲击更易使其与市场共同暴跌。其次,保险行业在股市大幅动荡时期亦表现出明显的尾部风险,仅次于证券部门。中国保险行业虽然发展历史较短,但产品创新及其与资本市场的融合度不断攀升,其投资业绩易受整个资本市场环境的冲击,近年来的风险隐患日益凸显。房地产行业尾部系统风险相对其他三部门较低,但由于与其他金融机构的深度融合,亦使其对极端金融冲击表现出较高的敏感性。此后,各行业尾部系统风险开始逐渐走低,并呈现平缓收敛的态势,于2019年有小幅度回升。四、行业间尾部风险关联效应研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Lasso-Expectile行业系统性风险测度[J]. 杨文华,卢露,周凯. 统计与决策. 2019(16)
[2]中国银行间风险核心传递中介与系统性风险[J]. 佟孟华,邢秉昆,于洪涛. 金融论坛. 2019(07)
[3]共同冲击对中国系统性风险的影响效应[J]. 赵宁,皓星,秦品,吴若池. 金融论坛. 2019(06)
[4]微观层面系统性金融风险指标的比较与适用性分析——基于中国金融系统的研究[J]. 陈湘鹏,周皓,金涛,王正位. 金融研究. 2019(05)
[5]危机时期政府直接干预与尾部系统风险——来自2015年股灾期间“国家队”持股的证据[J]. 李志生,金凌,张知宸. 经济研究. 2019(04)
[6]中国金融部门间系统性风险溢出的监测预警研究——基于下行和上行ΔCoES指标的实现与优化[J]. 李政,梁琪,方意. 金融研究. 2019(02)
[7]中国宏观审慎监管有效性检验——基于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贡献度视角[J]. 刘志洋. 金融论坛. 2018(12)
[8]波动预测建模与尾部风险测量方法[J]. 陈声利,李一军,关涛. 管理科学. 2018(06)
[9]我国金融机构系统性金融风险度量与跨部门风险溢出效应研究[J]. 杨子晖,陈雨恬,谢锐楷. 金融研究. 2018(10)
[10]我国银行系统性金融风险研究——基于“去一法”的应用分析[J]. 杨子晖,李东承. 经济研究. 2018(08)
本文编号:33420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uobiyinxinglunwen/3342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