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充足准备金框架下的流动性冲击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14 15:36
流动性危机会在各种条件下爆发,在充足准备金框架下,2019年9月美国回购市场出现动荡就是典型事例。为此,文章构建了一个简洁模型,理论解释了美联储充足准备金框架下流动性危机的形成机理,解析了美国回购市场动荡的成因,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准备金供需特征和流动性现状,给出了中国流动性危机预防的一些对策和建议。文章认为,在充足准备金框架下,央行仍需每日监测金融市场利率变化,争取第一时间干预,确保央行法定利率有效性,避免流动性冲击,维护央行信誉。
【文章来源】:世界经济研究. 2020,(1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部分图文】:
联邦基金利率
图3 联邦基金利率关于这次充足准备金下的流动性冲击,金融学界和业界人士给出了一些解释,即回购市场动荡是多种因素叠加和共振的结果(如Karl和Brian(2020)以及益言(2019)等)。本文试图在银行准备金供求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构建准备金冲击分析框架来解释回购市场动荡成因。
准备金供给不仅受到央行资产负债表收缩(扩张)的影响,而且一些自发性因素也会对准备金供给产生扰动。这些自发性因素主要包括流通中货币、逆回购和财政部一般账户存款余额。图5显示,出于交易需求,美国流通中货币始终处于稳步增长趋势。逆回购和财政部一般存款账户余额虽具有增长趋势,但是呈现出较大波动性。三者增加的总额对应的是银行准备金降低,我们看到,2019年9月中旬同2018年年初相比,三者累计增加了3300亿美元,同时,国外央行的美联储存款和其他负债大约减少了1200亿美元,也就是说,自发性因素的扰动导致银行准备金降低约2100亿美元。准备金需求端:美国银行法定准备金极低,因而超额准备金决定了银行准备金需求,特别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接近于零的联邦基金利率导致美国银行持有超大规模的准备金。如图6所示,2014年银行超额准备金最高接近2.7万亿美元,此后虽有所反弹,但基本处于下降态势。从2018年年初的2.19万亿美元降低到2019年9月的1.82万亿美元,银行超额准备金总体降低了8000多亿美元。如上文所示,美联储资产负债表收缩不到6000亿美元,加上自发性因素扰动,最终导致银行准备金收缩被放大到8000多亿美元。
本文编号:3342727
【文章来源】:世界经济研究. 2020,(1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部分图文】:
联邦基金利率
图3 联邦基金利率关于这次充足准备金下的流动性冲击,金融学界和业界人士给出了一些解释,即回购市场动荡是多种因素叠加和共振的结果(如Karl和Brian(2020)以及益言(2019)等)。本文试图在银行准备金供求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构建准备金冲击分析框架来解释回购市场动荡成因。
准备金供给不仅受到央行资产负债表收缩(扩张)的影响,而且一些自发性因素也会对准备金供给产生扰动。这些自发性因素主要包括流通中货币、逆回购和财政部一般账户存款余额。图5显示,出于交易需求,美国流通中货币始终处于稳步增长趋势。逆回购和财政部一般存款账户余额虽具有增长趋势,但是呈现出较大波动性。三者增加的总额对应的是银行准备金降低,我们看到,2019年9月中旬同2018年年初相比,三者累计增加了3300亿美元,同时,国外央行的美联储存款和其他负债大约减少了1200亿美元,也就是说,自发性因素的扰动导致银行准备金降低约2100亿美元。准备金需求端:美国银行法定准备金极低,因而超额准备金决定了银行准备金需求,特别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接近于零的联邦基金利率导致美国银行持有超大规模的准备金。如图6所示,2014年银行超额准备金最高接近2.7万亿美元,此后虽有所反弹,但基本处于下降态势。从2018年年初的2.19万亿美元降低到2019年9月的1.82万亿美元,银行超额准备金总体降低了8000多亿美元。如上文所示,美联储资产负债表收缩不到6000亿美元,加上自发性因素扰动,最终导致银行准备金收缩被放大到8000多亿美元。
本文编号:33427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uobiyinxinglunwen/3342727.html